会计中的“借”,“贷”表示什么意思

 我来答
股城网客服
2023-01-07 · 专注科普财经基础知识
股城网客服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会计里的借和贷可以粗略的理解为“增加”和“减少”但根据会计科目的不同,有的时候借和贷表示的增减方向是相反的。

具体如下:

1、资产类科目: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

2、负债类科目:借表示减少,贷表示增加。

3、权益类科目:贷表示增加,借表示减少。

4、损益类科目:贷表示增加,借表示减少。

5、成本类科目:贷表示减少,借表示增加。

扩展资料

会计的借和贷的产生,源于”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

基本要求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第一,在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时,对每项经济业务,既要记录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又必然要记录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即“有借必有贷”;账户借方记录的金额必然等于账户贷方的金额,即“借贷必相等”。

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

第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

主要原理

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发生相应变动。但无论发生任何经济业务,它们对资产和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不外乎是以下的几种类型。即:

1、资产和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金总额增加。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贷方。

2、资产和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金总额减少。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资产类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借方。

3、发生经营收入,一般会导致资产和收入同时增加,资金总额增加。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入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收入账户的贷方。

4、发生经营费用,一般会导致资产减少与费用增加,资金总额不变。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资产类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费用账户的借方。

5、资产内部项目互相转化,即两个项目一增一减,资金总额不变。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某一资产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另一资产账户的贷方。

6、负债或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资金总额不变。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某一负债或所有者权益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另一负债或所有者权益账户的借方。

参考资料:借贷记账法-百度百科

运流丽银知
2019-02-11 · TA获得超过3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万
采纳率:30%
帮助的人:520万
展开全部
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借贷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那个科目就用贷或哪个科目就用借,具体问题需具体分析,至于借贷的起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对象由简单到复杂,其内容不断扩展,借贷的含义也经过了几次变化:由直观到抽象,由浅显到深刻。本文试对此作一些探索。

一、借贷符号具有经济意义

1.记账符号的本质:由数学意义到经济意义。在借贷记账法之前,人们曾广泛使用过“入出”、“收付”等记账符号,这些记账符号的含义是很简单、直观、浅显的,无非就是增加和减少的意思。十多年前还盛行于我国的增减记账法的记账符号也是如此。也就是说,这些记账符号只有单纯的数学含义而没有经济意义。与此截然不同的是,借贷记账法一开始就是作为一种经济意义出现的。借贷的本义是:“借”,就是“借给他”的意思,反映债权增加;“贷”,就是“他借给我”的意思,即债务增加。

2.借贷符号:经济意义抽象化。早期的借贷符号,仅仅表示银行发放贷款和吸收存款等业务而已。但随着企业经济业务的越来越复杂和借贷记账法的推广,借贷记账法不仅要核算债权债务,而且要把现金、商品、产品、设备等纳入会计对象。为了使借贷记账法能有效地核算会计的全部对象,借贷的含义必须进一步扩展和深化。这就需要对日益复杂的会计对象的各个特殊部分的共同本质进行抽象。这种抽象分为两个方面:①借贷,由表示债权的增减扩展到表示各种资产的增减。这是因为债权和各种货币、货物等资产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都具有价值,都作为经济资源而对企业有用,都属于企业的资产。②债权和债务这两个对象性质不同,但在中世纪意大利的商业银行里,并没有把他们分开核算。当时意大利商业银行一般是按人名设置账户。也就是说,他们把债权和债务记到了同一个账户中。这一做法意味着他们已经承认了这样一个事实:债权和债务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财富的组成部分。这一认识(或抽象)对借贷记账法的形成起了关键的作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2020-04-17 · TA获得超过768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4万
采纳率:1%
帮助的人:4045万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