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释“克己复礼为仁”?

 我来答
抛下思念17
2022-05-31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197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45万
展开全部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这历来是“亲亲,爱人”者津津乐道的地方.并释之为“克制自己,服从周礼”的意思.其实不然——
在孔子众多的学生中,颜渊是最好学,理解程度最高的一个(“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也是最为高尚的一个(“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并已肯定“回心三月不违仁”.象这样优秀的学生还让他克制自己什么呢?再克制不就更早地克制到死神那里去了吗?(颜渊身体历来不好,死得就够早的了,看把孔子悲伤那样),在这样聪颖与心爱的学生面前,孔子岂能说出那样漫无意义而又随随便便的废话?他应该,也一定是在教导颜回一些更为深刻,更为高远的东西.
孔子,永远是孔子!在这里,他是在极为凝重与严肃地劝告颜回:摒弃一切一般性的事物和生活目标,而唯独以恢复与创建一个周礼式的理想社会来作为自己此生的终生使命!一改目前“八佾舞于庭”的混乱状态.这是“临终授命”式的神圣赋予,而绝非刻板,教条的礼教说教!的确,在众多的学生中,也唯有颜渊才可堪承配这样的重大使命!
一切的“非礼勿×”都是对那个理想社会的描述,而绝不是对颜渊的礼教要求及对“仁”的解答.真是可笑,竟会有人说“你颜渊一天克制自己了,全天下也就跟着变仁了”?(在承认针对个人指导的前提下,传统的解释必得如此)不!逻辑学只在说:“一旦建成周礼式的社会了,天下就美好了”!
一个“复”字,更是说明一切,并支撑上述观点的证据.孔子是“述而不著”的.这句话也一定是由谈话的过程记录下来的.而孔子当时也一定发成了“复(fu4)”音.不然,一般的学生按照一般的理解也一定会记成“服(fu2)字的.而“服”字及“服从”的用意,当时不仅有,孔子还使用过,并恰恰是用在“服从”的意义上.见《泰伯》末尾处:“三分天下有二,以服事殷,……”由此可见,孔子的读音及本意确是“恢复”而非“服从”了.而如果孔子生前确曾审阅过《论语》的某些部分,并确定此处是“复”,那就更什么也不用说了.
从“回心三月不违仁”这句看来,孔子认为颜回还没有达到绝对的仁,还有更进一步指导,更进一步努力的必要.什么是绝对的“仁”?可以参看孔子认定的管仲的“仁”——霸诸侯一匡天下!做一番改变现实的巨大事业!或者具有这样的坚定目标与日常行为习惯……由此也算获得了对上述解释的一种间接证明.“克制自己”,离题万里!——摘自《吾臆“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