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小学阶段古诗文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 我来答
远景教育17
2022-07-15 · TA获得超过520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2.2万
展开全部
【摘要】统编语文教材中,一共选编了126篇古诗文。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要明确为什么学习古诗文,了解古诗文的教学现状,有教师现状和教学现状两个方面,还要去探寻古诗文教学现状背后的原因,结合经验谈谈自己的改进措施,期待古诗文的教学能够焕发出活力。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现状;教学措施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一共选编了112首古诗词,14篇文言文,古诗文一共是126篇。主要体现在两个板块中,一是课文,二是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从数量上看,古诗词方面,“日积月累”编排了40首,课文中则一共编排了72首(其中1首是课后题材料)。文言文方面,14篇都编排在课文中。

从体裁上看,小学阶段,古诗以短小精炼的五绝、七绝为主体,随着年段的上升逐渐出现词、律诗、乐府诗等。文言文则以简短的叙事性文本为开端,逐渐上升到不仅有故事、还带有一定议论性的作品。从体例上看,一方面是课文的编排,考虑到古诗文的特殊性,编排课文时主要是关注与单元人文主题的配合,而不是完全紧密结合单元语文要素,教学中如果遇到一些不能和语文要素完全契合的,就不必强行去寻找联系。另一方面是注释的编排,低年段的古诗文课文是没有注释的,从三年级开始提供注释,而“日积月累”板块则是一至六年级均没有注释,这一安排也是与不同年段、不同板块的教学目标相关联的。

关于古诗文的教学,依据这几年的教学经历,简要谈谈我的思考。

一、为什么学习古诗文

语言可以塑造我们的心灵。古诗文同时也是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学习古诗文,就是学习精简而高雅的“文言”,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获得心灵上的成长。诗句中蕴含的许多道理,哪怕让孩子粗浅懂得一些,也能让其眼界、胸怀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古诗文教学的现状

1.教师现状,教师没有多的积累储备。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古诗结构严谨,抽象难懂,而且情景交融,含义深奥。

我是一名教学22年的语文教师,在初中教过十年,在小学也有十多年了。以我对身边同事、朋友的了解。教师对古诗文的储备量就不多。很多教师,很多时候,对古诗文的诗意不能很好的理解,诗文表达的意境更不用提。在古诗教学中,教师更多地是关注自己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古诗教学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首先得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古诗,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简单、易操作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可是,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教师一字一句念着翻译,学生在下面一字一句记着翻译,然后再让学生读几遍,最后讲讲诗歌表达的感情。这样一首古诗就学完了。

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体会不到古诗文的意境和美感。学生当然也越来越不喜欢读古诗。

2.教学现状

(1)古诗歌教学趋向功利化。教师教学古诗文时只是为了考试而教,在古诗词教学时有重课内、轻课外的现象。不注重利用古诗文对学生进行素养的培养。在教学时教师念着翻译让学生逐字逐句记下古诗的意思,学生不了解背景,也没有做到知人论世,课下教师再让学生把古诗文的意思会背。课堂上体会不了理解古诗文的意境和感受不到诗文的语言美。

当然还存在教师往往以解读古诗文为主,淡化古诗词的意境、扩写成文,稀释意韵、以画解诗,稀释真情、重背诵,轻默读等现象,大大破坏了教学的美感。

(2)学生学习古诗词缺乏兴趣。古诗文的创作大都离现在年代久远,学生没有那么多的体验去感受古人的生活经历,对古诗文的理解就比较有难度。还有古诗文的语言又不是现在白话文,学生不容易理解或者根本理解不了。学生就对古诗文的学习不感兴趣。

三、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1.教师的底蕴贫乏

古诗有三类,乐府诗,古体诗,近体诗,古体诗,有四字、五字、七字的,如曹操《短歌行》就是四字的。律诗一般压平声韵,像杜甫是律诗的鼻祖,所以杜甫的诗一般都压平声韵。这样文学知识、文化知识有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或者刚入职的都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多,他们自然也不能很明白的讲给学生。

2.教师相关文学素养的匮乏,决定了古诗文教学的高度。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诗词分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如黄河象征着时间和情愁的意境,或者说是诗词的符码。如讲解苏轼的诗,不去了解苏轼的背景宋朝的时代特征,就无法通晓苏轼诗词的境界,当然也就是使诗词的教学少了一点文学的味道。

3.传统的考试导向,决定了教师平时教学古诗文的方向。教师有意无意的将学习目标主要集中在理解、记忆、应用这三个阶段,并且他们可能会长期处于记忆这个阶段,对意义的理解会明显滞后于普通学生。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尤其重视对字、词、句的反复重现,让学生认识、熟悉、记住、积累语言材料。把这当成古诗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四、古诗文到底怎么教

1.准确理解诗词内容

教师要能够通过备课理解诗词的意象和用典。比如《登鹳雀楼》这首诗中白日和黄河都是意象,白日象征着“太阳”,通常我们认为傍晚时的太阳应该是红日,查找大量资料后,你会发现“白日”在唐代以后就成了一种意象了。什么是意象?象是看得见的事物,比如八月十五的一轮圆月。意,是内心的情感。

那我们平时教学中,可以学着收集古诗中的意象,看到月亮,想到“思念、家乡、亲人”等,看到“杨柳”就想到“留”,想到送别,“杨柳岸,晓风残月”,离别之情浓浓;看见了水,就是时间情愁,滚滚长江东逝水;看见夕阳就是苍茫沉郁;看见酒催人亢进,催人情怀,酒是豪放豪迈,“葡萄美酒夜光杯。”

了解诗词的意象,能够帮助我们准确理解诗词内容。

2.不妨让孩子猜诗词的意思。

如五年级古文《杨氏之子》,可以让孩子猜“夫子家禽、君家果”等,让孩子猜猜词语的意思,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通过猜意思,学生也会理解为什么说杨氏子是聪明、机智的。

3.理解诗文中蕴含的情感

理解诗文中的感情,再如《杨氏之子》中,客人到主人家,应该客客气气等待他的父亲,但是文中却出现了几句对话。如:此为君家果,让孩子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对话。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族家庭,魏晋风度,思想解放,崇尚自由,喜欢辩论。无论长辈,无论尊卑,都会辩论。

再有张志和《渔歌子》归不仅是回家,还是回归朝廷的深刻含义。了解诗歌创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诗歌中的感情,如《元日》中的旧符,旧制度,新符,新制度等。

4.创新教学方法,如雅读,吟诵等。

叶圣陶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这样谈到吟诵的好处——

语文学科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的时候,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特别重视理解和分析,也重视朗读,课堂教学中缺乏带学生吟诵的经历,很多教师自己就不会引导学生运用画画的形式,将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色和包含的意境细致、形象地描绘出来,让学生产生创作的冲动,满足创作的欲望,通过吟诵,我们可以从声音当中去感受诗人的情感,以及他在创作诗歌时,声音和意义的关联。

雅读环节,是朗读方式的创新,学生习惯,不知不觉读了一遍又一遍,口干舌燥的,带着欣赏去读。如《守株待兔》教学时,可以收集《守株待兔》小篆体、楷体、繁体字的文本,让学生带着欣赏来读,

总之,古诗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富有挑战性,核心素养下古诗文教学方法的探索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摸索,改进,虚心学习,总结经验,努力探索新颖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才能增强学生学习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益,就一定会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古诗文焕发青春活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