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词多义文言文

 我来答
华源网络
2022-10-04 · TA获得超过560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8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48万
展开全部

1. 文言文中“以”的一词多义

1、因为,由于: 例: ⑴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⑵臣是以无请也。 ⑶惟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⑷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⑹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⑺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⑻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⑼不赂者以赂者丧。 ⑽以心中有足乐者。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用来 例: ⑴有好事者船以入。 ⑵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

(以:以便) ⑶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⑷卷石底以出。

⑸而托于柑以讽耶? ⑹以啮人,无御之者。(以:这里有如果的意思) ⑺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⑻属予作文以记之。 ⑼杀之以应陈涉。

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1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导致) (12)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1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1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5)操悉浮以沿江。

(16)樊哙侧其盾以撞。 (17)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18)忽魂悸以魄动。 (19)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20)各各竦立以听。 (21)以致天下之士。

(22)然而隐忍以行。 (23)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24)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25)遂拔以击荆河。

(26)遂自投汨罗以死。 (27)其责已也重以周。

(28)以一物以与物物争。 3、把,拿,用。

例: 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⑵以钱覆其口。 ⑶屠惧,投以骨。

⑷具以情告。 ⑸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⑹ 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 ⑺何以为计? ⑻将以攻宋。

⑼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⑽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1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13)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4)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15)具告以事。 (1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17)以我应他人。 (18)以虞待不虞者胜。

(19)国胡以相恤。 (20)将以衅钟。

(21)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 (22)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

4、以为,认为。 例: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⑵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⑶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⑷皆以美于徐公。 ⑸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5、凭,靠。 例: ⑴以我酌油知之。

⑵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⑷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篆体⑸以勇气闻于诸侯。

⑹以攻则取。 ⑺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⑻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6、按照,依照。

例: ⑴策之不以其道。 ⑵今以实校之。

⑶余船以次俱进。 ⑷何必更以多寡为差? ⑸盖以律非故杀。

⑹以次进。 ⑺则又 法从事。

7、根据。 例: ⑴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以:一说拿。) ⑵贵以近知远。

8、通“已”,已经。 例: ⑴固以怪之矣。

⑵日以尽矣。 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例: 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 ⑵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方位) ⑶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10、在。

例: ⑴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⑵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⑶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例: 逆以煎我怀。 12、为。

例: ⑴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做) ⑵要以不能免。(以:是) 13、通“已”,止。

例: 无以,则王乎? 14、任用。 例: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2. 一词多义

A 安 (1)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2)衣食所安(养) B 卑 (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备 (1)前人之述备矣。

(周全、详尽)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具备) (3)犹得备晨炊(准备) 比 (1)其两膝相比者(靠近,挨着) (2)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等到) 鄙 (1)蜀之鄙有二僧(边境) (2)肉食者鄙(鄙陋、目光短浅) (3)先帝不以臣卑鄙(出身鄙野) 毕 (1)毕力平险(尽) (2)群响毕绝(全部) 兵 (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武器) (2)上使外将兵(军队) 薄 (1)不宜妄自菲薄(轻视) (2)薄暮冥冥(迫近) C 长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 (2)北市买长鞭(与“短”相对) (3)但愿人长久(长久,健康) (4)死者长已矣(永远) (5)木兰无长兄(排行最大) (6)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头领) 策 (1)策之不以其道(驱使) (2)执策而临之(鞭子,马鞭) (3)策勋十二传(记录) 诚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实在,的确) (2)帝感其诚(诚心) (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 称(1)称其气之小大(相称,适合) (2)不以千里称也(著称) (3)流辈皆称其贤(称赞) 辞 (1)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 (2)未尝稍降辞色(语言) 驰 (1)愿驰千里足(骑) (2)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出 (1)方其出海门(发、起) (2)出则方叔、召虎(在边疆打仗) (3)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来到) (4)计将安出(产生) 从 (1)木兰从军(参加) (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跟从) (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听从,顺从) (4)便舍船,从口入(沿着,顺着) D 大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壮观,雄伟) (2)又一大儿醒(年纪大) (3)定伯曰"大善"(很,非常) 当 (1)木兰当户织(对) (2)当是时,妇手拍儿声(正在……的时候) (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应当) (4)锐不可当(抵挡) 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2)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3)伐无道,诛暴秦(正道,封建社会认为好的政治局面) (4)得道者多助(仁政) (5)不足为外人道也(说,告诉) 得 (1)既出得其船(寻到,找到)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体会)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看到) (5)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6)二者不能得兼(能够) (7)余因得遍观群书(得以,能够) (8)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度 (1)不教胡马度阴山(度过) (2)度已失期(揣测,估计) (3)崔九堂前几度闻(次) 端 (1)东坡右手执卷端正(端头) (2)不能指其一端(项目) (3)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端正) 等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同样) (2)公等遇雨(诸位,表多数) E 日 (1)不知日之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太阳) (2)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 (3)于是与亮 情好日密(一天天) F 凡 (1)则凡数州之土壤(凡是) (2)凡三往(总共) 方 (1)方七百里(见方) (2)方以长(长方形) (3)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当……时候) 发 (1)野芳发而幽香(开) (2)一时齐发(发出) (3)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迹) (4)发闾左谪(征发) (5)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发动) 霏 (1)日出而林霏开(雾气) (2)若夫淫雨霏霏(雨雪盛大的样子) 分 (1)今天下三分(划分,分开) (2)必以分人(分配,分给) (3)长约八分有奇(长度单位) (4)忠陛下之职分也(fèn,职分,本分) 奉 (1)为妻妾之奉(通“俸”侍奉) (2)奉命于危难之间(接受、奉行) (3)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供养) 赋 (1)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写)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文章) G 顾 (1)顾野有麦场(看)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望,拜访) (3)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 故 (1)公问其故(原因,原故) (2)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 (3)故余虽愚(所以) (4)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 (5)两狼之并驱如故(原来的样子) (6)广故数言欲亡(故意) 更 (1)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2)醉则更相枕以卧(进而) (3)更相庆(互相) (4)更上一层楼(再、又) (5)举杯销愁愁更愁(更加) 固 (1)君子固穷(安于) (2)齐人固善盗乎?(本来) (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4)汝心之固(顽固) 观 (1)予观夫巴陵胜状(看,观看)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观赏) 广 (1)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宽广) (2)无高山大野可登临以自广(扩大) 苟 (1)苟富贵,毋相忘(如果,假使) (2)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 (3)苟无饥渴(或许,表希望) 光 (1)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2)仿佛若有光(光线) 归 (1)云归而岩石暝(聚拢) (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3)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 过 (1)过秦汉之故都(经过) (2)及鲁肃过寻阳(到) (3)人恒(过犯过失) (4)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超过。

3. 一词多义详细

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

(“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

(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 古代文言文一词多义

兵1。

兵器,武器 兵,械也。--《说文》2。

军队 举兵伐徐,遂灭之。--《韩非子·五蠹》3。

士卒 瑜得精兵五万。--《资治通鉴》4。

军事;武力;战争 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计篇》5。

用兵策略,战略 故兵无常势。--《孙子·虚实》6。

用兵器攻击,刺杀 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乘:1。

读shèng,计量单位,一车四匹马拉叫"一乘" 千乘之国2。车兵 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

《左传》3。凭持;依仗 因利乘便。

汉·贾谊《过秦论》4。趁;利用(机会等) 乘今之时,因无之助。

汉·贾谊《治安策》5。驱马驾车;驾驭 乘肥马,衣轻裘。

《论语·雍也》6。冒着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至于泰安。

清·姚鼐《登泰山记》7。交错(出现)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

--汉·贾谊《论积贮疏》从:1。跟从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2。

顺从,听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3。顺着,随着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4。

依从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5。介词,由 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6。

介词,向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当:1。承当,承受 当之无愧2。

应当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 今当远离《出师表》4。

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 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

抵挡 锐不可当 故1。旧的,原来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2。

原因,缘故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两小儿辩日》)3。特意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4。

所以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1。解体,离散 恐天下解也。

《汉书》2。分解,熔化 冰皮始解。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3。解除,解围 解燕国之围。

《战国策·燕策》4。解开 解带为城。

《墨子·公输》5。解释,说明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唐·韩愈《师说》6。晓悟;明白 终不解矣。

唐·韩愈《师说》7。缓解 太后之色少解。

《战国策·赵策》8。见解,见识 融玄义无师法,而神解过人。

《南史》9。剖开 庖丁解牛10。

调和 排忧解难 绝:1。停,没有 群响毕绝2。

没有出路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极 以为妙绝4。

非常 佛印绝类弥勒5。断 往来而不绝者 属:1。

类 忠之属也《曹亏论战》2。侪、辈 徒属皆曰《陈涉世家》3。

管辖 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4。相同、相类 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5。

通“嘱”,嘱托 属于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遗:1。丢失的,遗失之物 道不拾遗。

--《史记·商君列传》2。死去的人留下的 深追先帝遗诏3。

读wei(四声)留给,给予 是以先帝简拔以为陛下4。遗漏,因疏忽而漏掉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5。不自主地排泄 朔尝醉入殿中,小遗殿上。

--《汉书》6。遗忘 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

--《史记》7。遗留 因遗策。

--汉·贾谊《过秦论》族:1。家族,氏族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书·尧典》。2。

箭头 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

《说文》。3。

品类,种类 士大夫之族。--唐·韩愈《师说》4。

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庄子·养生主》5。

灭族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唐·杜牧《阿房宫赋》6。

丛聚 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庄子》7。

众多 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韩非子·喻老》何:1。什么 子何恃而往?--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2。

怎么样 问女何所思。--《乐府诗集·木兰诗》3。

通"荷"。背,扛,担。

4。副词 开国何茫然《蜀道难》5。

哪里,什么地方 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贺知章《回乡偶书》6。

谁 不知何氏之女。--《后汉书·列女传》7。

哪样,哪点 何有于我哉?《论语》8。盘问,诘问 陈列兵而谁何。

--《史记·秦皇纪》9。通诃(呵)”谴责;呵斥 又下令不何止夜行;使民自便,境内以安。

《新唐书》10。甚;多么 水何澹澹。

曹操《步出夏门行》11。句中语气词,相当于“啊” 隐隐何甸甸。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乎:1。表示疑问或反诘 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2。

相当于“吗” 可乎。--《列子·汤问》3。

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4。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

相当于啊”、呀” 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5。表示推测语气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

--《左传》6。表示肯定语气 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

《韩非子》7。于;在 今虽死乎此。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8。从 叫嚣乎东西。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9。因为;由于 不动乎众人之非誉。

--《荀子》10。按照;根据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

--《礼记》11。用在形容词后面,单独不能翻译 宜乎众矣。

--宋·周敦颐《爱莲说》12。文言助词,表示疑问 汝识之乎 呼,终于完了~。

5. 文言文中,以、固、因、焉、其的一词多义.最好完整点啦谢谢

【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固】gù (1)动词 ①坚守,安守 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军多次打败赵国的军队,赵军坚守营寨不肯出战. ⑥巩固,安定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天时不如地利》) ——巩固国防不必靠山河的险要.(2)形容词 ②固执,顽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你的思想这样顽固,顽固到不能通达事理的程度. ③坚决,坚持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坚决制止他们.增加:坚固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赤壁之战》) ——荆州和我国邻近接壤,江山险要坚固.(3)名词,险要的地势 ⑤秦孝公据肴函之固.(《过秦论》) ——秦孝公占据着肴山和函谷关的险要地势.(4)副词 ④表本来,原来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生在我的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要早. ⑦表确然,确实,实在 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这实在是百世难得的际遇啊!增加:表让步,固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人固然有一死,只是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

6. 文言文《秋水》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特殊句型急

【秋水 文言现象整理】一、通假字 泾 同 径 直 泾流之大 辩 同 辨 辨识 不辩牛马 虚 同 墟 所居之处 拘于虚也大 同 太 大的 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卒 同 萃 聚集 人卒九州豪 同 毫 动物身上的细毛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二、词性活用 1.名作动面 名作动,面向 东面而视2.名作状时 名作状,按时 秋水时至 东 名作状,向东 顺流而东行东 名作状,向东 东面而视3.形作动少 形作意动,认为。

少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轻 形作意动,认为。轻 而轻伯夷之义者穷 形作动,走到尽头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多 形作意动,认为。

多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少 形作意动,认为。少 方寸乎见少4.形作名美 形作名,美景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三.一词多义1.之结构助词,提宾标志 我之谓也结构助词,的 仲尼之闻 代词,指天下 伯夷辞之以为名2.于动词,到达 吾非至于子之门介词,被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比 莫大于海介词,由于 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3.以动词,认为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动词,凭借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连词,来 伯夷辞之以为名4.为动词,认为 以为莫己若'者介词,用 不可为量数动词,取得 伯夷辞之以为名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我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2.省略句顺流而东行 (省略主语)东面而视 (省略主语)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省略主语)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省略主语)3.被动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方存乎见少拘于虚也笃于时也束于教也4.定语后置句闻道百5.宾语前置句以为莫己若'者 宾语前置句 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句又奚以自多 介词宾语前置句6.介词结构后置句今尔出于涯涘,观于大海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自以比行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