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楼梦》

1.宝黛初会是有相似之感,它照应了那个传说2.“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的三种理解3.凤姐“辣”的一个故事情节4.简述“诉肺腑心迷活宝玉”5.史湘云等人劝宝玉要走仕... 1.宝黛初会是有相似之感,它照应了那个传说
2.“玉在椟中求善价 钗于奁内待时飞”的三种理解
3.凤姐“辣”的一个故事情节
4.简述“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5.史湘云等人劝宝玉要走仕途经济之路,宝玉说:林妹妹不说这样的混账话~让为什么林黛玉知道了~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
6.严父责打不肖子,宝玉挨打的原因~
7.简述“晴雯撕伞”的故事
8.简述香菱学诗的主要情节
9.简述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的主要情节
10.简述“海棠社”或“菊花社”的主要情节
11.分析宝玉对黛玉和宝钗的不同情感态度
12对《红》中一首诗谈自己的感受
展开
 我来答
小静25
2010-02-16 · TA获得超过64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7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7万
展开全部
  1.木石前盟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 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 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也偿还得过他了.
  这就说明了“木石前盟”的来由。
  [《红楼梦》中贾宝玉念念不忘的”木石前盟“预示着什么?表示他和林妹妹前生有缘,林是木,宝玉为石,林妹妹要以一生眼泪还他的恩情 ]

  2.这首对联同样具有一声两歌的特点,表面上讲,是雨村以玉钗等珍物自比,抒发的是一腔抱负和胸怀;而另一方面,脂批中特意点出此处的玉钗不是物,而是人,而联尾却分别落在雨村的姓和号上,预示着黛钗背后所隐的人物的最终归宿是嫁给了雨村所隐写的皇上。这在文中自然是不可能的事,但作者又要让这件事在文中有所体现,于是就必须在小说中创造娇杏这个人物,以她嫁给雨村作妾使这一对联有所归属。娇杏乃侥幸的谐音,文中另一处与“侥幸”相关之处来自元春制作的灯迷诗,“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成灰”,该处有夹批,“此元春之迷,才得侥幸,奈寿不长,可悲哉!”,按红学界周汝昌老前辈的考证,元春省亲所用的黄金伞只能是皇后的典制,而不是贵妃的典制,因此元春这个“假”贵妃,实际上应该是后宫之主,这也与娇杏到了雨村身边,先是作妾,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后半年雨村嫡妻去世后扶正暗暗相合,可以相互佐证。
  玉和钗本身都是珍贵有内涵的东西,但一个在椟中,也就是盒子里,一个在奁内,也是梳妆盒里。美好的东西没有被发现,所以一个“求善价”,一个“待时飞”,贾雨村将自己比作玉和钗,觉得自己满腹才学,只是苦于没有门路

  另外,玉和钗亦分别指黛玉宝钗,价谐音贾,意指贾宝玉;至于宝钗,也有人根据这句诗推测,原著的结尾贾雨村会再度得势,且跟薛宝钗成为一对。

  3.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协理宁国府,她先摆出存在问题,分析弊端造成的原因,总结五条: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事无专职,临时推诿;需用过费,滥支冒领;任无大小,苦乐不均;家人豪纵,不服管束。然后不辞辛苦,以身作则,严格制度,奖勤罚懒,不讲情面,威重令行,立见成效。(第十三回)

  4.宝玉和湘云在房中谈话时,贾雨村想来见见宝玉,宝玉不想见他,湘云就劝他也该认识这些“仕途”上的人,结果被宝玉以“林妹妹不说这些混帐话”顶了回去,颇觉无趣。

  这一切恰好被廊下的黛玉听到,不觉心中感动。宝玉出门时碰见了她,便急于表明自己的心迹,结果两人怔怔对望了半天,黛玉拭泪而去,宝玉却还把前来送扇子的袭人当成黛玉诉说自己所想,吓得袭人魄消魂散。

  宝玉清醒过来,这才羞得满面紫涨,夺了扇子便抽身跑了。

  5.首先,它使宝玉、黛玉的感情由猜疑、争吵逐渐发展为灵犀相通的知己之爱,他们之间欲言又止、欲亲反疏的爱情终于第一次被明确地表达了出来。宝、黛之间的感情不是处处充满了甜蜜,而是长久地伴随着难言的苦涩。短暂的、两小无猜的童年之爱因为宝钗的到来而变得非常微妙和脆弱。都想得到对方的真心,却瞒起自己的真心,一再以假意试探,结果求近之心,反成疏远之意;求爱之意,反成生怨之因。就在"诉肺腑"之前,黛玉因为湘云的到来还充满了戒备之意,但没想到无意中听到的宝玉的一句话,使他们的爱情出现了柳暗花明的转机。宝玉在袭人和湘云面前为黛玉"不说混帐话"的辩白,使得黛玉终于明白了宝玉对自己的感情,并感动不已。追来的宝玉终于第一次大胆地向黛玉倾诉了"你放心"的肺腑之言,表白了生死不渝的爱情,彻底消除了黛玉的疑虑。从此之后,宝、黛之间的感情日趋稳定。

  其次,《诉肺腑》的特殊意义还在于它对以后情节发展的预示性。《诉肺腑》终于使宝玉挣脱了宝钗美貌的吸引,也消除了黛玉对湘云的猜疑。但宝玉向黛玉的倾诉也给他们的爱情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之后,宝玉挨打、抄检大观园、调包计等等无不因此而起,使宝、黛之间在岩缝中生长出来的爱情幼苗一次次遭到凄风苦雨的摧残。

  另外,《诉肺腑》还是《红楼梦》中心理描写的典范。黛玉因为湘云到来而产生的戒备和防范,她在听到宝玉"称扬"之后的"又喜又惊,又悲又叹",初闻"你放心"后的假装糊涂,继而掀起的内心狂澜等等,整个心理流程显得十分真切动人。

  6.起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书中多次写到宝玉被迫与这些官僚应酬,因为父亲贾政想让他多历练一些仕途经济上的经验。宝玉对此原极反感,今日更无兴趣,表明了他厌弃传统生活道路的思想倾向。其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贾府与忠顺府素无交往,显示两家不属于同一政治集团,本有芥蒂,所以贾政感觉事态严重。琪官又名蒋玉菡,是一位唱戏的优伶,当时属于地位卑贱的一类人。宝玉偏偏喜欢和这样的人交往,并且情趣相投,也是他叛逆性格的重要表现。其三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宝玉不喜欢读书,却爱和丫鬟们厮混,颇受周围人猜忌。宝玉这样做,是因为他从少女们身上看到了清纯自然的一面,与浊臭蠢笨的男人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宁肯与地位下贱的丫鬟厮混,也不愿见贾雨村那样势利恶俗的官场中人,是其叛逆性格中最突出的表现。贾政对此早有不满,如今听信谗言,才顿起教训之心。

  上述三个方面挨打的起因,归结为一点,就是贾宝玉不愿意走仕途经济的老路。这与贾政望子成龙、重整家业的期望是背道而驰的。贾政认为,儿子如此发展下去,不仅会损害家族利益,而且有可能“酿到弑君杀父”的地步,即与宗法社会对立。这是思想正统保守的贾政所不能容忍的,所以他打宝玉时下手极狠。这个事件表面上是写父亲教训儿子这样一件普通小事,实际上体现了父子俩尖锐的思想冲突。贾政几乎要把儿子打死,反映出正统思想对叛逆意识的极端仇恨。但宝玉并不因挨打就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他对黛玉说:“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可见他是不会改变初衷的。自魏晋时代的竹林七贤以来,寄情山林、沉湎诗酒等放荡不羁的行为,一直就是反抗现实的表现。

  7.端午佳节间,宝玉因金钏儿之事,心情很糟糕。恰巧晴雯给宝玉换衣时失手把他扇子跌折,便训斥了她几句,晴雯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还击了一通,把宝玉"气得浑身乱颤"。而宝玉赴宴回来,仍和晴雯有说有笑。听说晴雯喜欢听撕扇子的声音,就任凭她将一大堆名扇痛痛快快撕尽了。最后晴雯将宝玉手中的扇子撕了,又把麝月的扇子也撕了。

  8.三个步骤
  拜黛玉为师,品味王维诗
  读杜甫诗,尝试作诗。
  经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

  香菱学诗过程
  拜师
  初作 呆
  再作 疯
  三作 魔 (苦志学诗,精血诚聚)

  黛玉教诗
  “不以辞害意”,先读王维五言律,再读杜甫七言律,再次李白七言绝句
  “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不要受缚,放胆去作
  “过于穿凿,还得另作”(宝钗:不像吟月——不扣题)、

  香菱学诗:专心致志,废寝忘食。

  9. 刘姥姥见到了王熙凤,而且很快就见到了贾母。因为贾母正好想找个上岁数的老太太说说话,所以,就留她在这儿住,留她在这儿玩,几次宴请在参观的过程当中,又是坐船又是行酒令,活动内容非常丰富。
  最重要的是刘姥姥为王熙凤的女儿起了名字,叫巧姐,(为后文做了铺垫)最后带了好多东西回去,临走时,平儿还为其雇了轿子。

  10.海棠社:贾政点了学差上任之后,宝玉没了父亲的管束,更觉自由自在。这日,接到探春的一幅书帖,倡议起个诗社。宝玉大喜.赶到秋爽斋来,果然众姊妹都在那里了。
  黛玉道:“既然起诗社,咱们就是诗翁了,应当各自取个别号。”于是大家七嘴八舌的商议。李纨叫“稻香老农”,探春叫“蕉下客”,迎春叫“菱洲”,惜春叫“藕榭”,黛玉叫“潇湘妃子”,宝钗叫“蘅芜君”。宝玉道:“你们也替我想一个。”宝钗笑道:“你的号早有了,‘无事忙’三字,恰当得很。叫‘富贵闲人’也好。”黛玉提议称“怡红公子”,宝玉依了。于是定李纨为社长,迎春、惜春监场。
  探春急着今日就要开社。恰好贾芸送来两盆白海棠花,就取作了题目。又从韵牌匣中抽出了盆、魂、痕、昏四宇限作韵脚。一炷香之间,众人思索,陆续作出。探春的是:“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宝钗的是:“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黛玉道:“你们都有了?”说着提笔一挥而就:“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宝玉称赏不止。众人因首社以海棠诗起端,就议定社名为“海棠诗社”。

  11.对黛玉:宝玉从小和黛玉一起长到大,她知道黛玉和自己一样,是封建的叛逆者,把黛玉看做自己的红颜知己。宝玉和黛玉虽然大吵小吵不断,但那是因为宝黛都很在意对方,正所谓“打是亲,骂是爱”,怎么就没见宝玉和宝钗打闹过?因为宝玉并不把和宝钗的感情当做爱情。
  对宝钗:宝钗没黛玉到贾府早。和宝玉的关系不必黛玉,而且她希望宝玉走上仕途,多次劝他。宝玉也因此和她疏远了一些,宝钗不理解宝玉,宝玉对宝钗也只是把他当做姐姐,就算她最后和宝玉结婚了,还是无法得到宝玉的爱。

  12.葬花词:《葬花吟》以其丰富奇特的想象,浓烈忧伤的情调见长。它勾画出林黛玉纷繁复杂的精神世界,奏响了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曹雪芹以它塑造林黛玉这一艺术形象,并表现其性格特征,为探讨曹雪芹笔下宝黛悲剧提供了重要线索。它风格上类属初唐体歌行:遣词浅显流畅,音节回环复叠,抒情淋漓酣畅。
  原诗属于初唐体歌行,四句一节,节自为韵,且平仄韵交替,仿佛由若干首绝句连缀而成,具有回环往复而又一气灌注之节奏旋律,抒情淋漓酣畅。
  《葬花吟》中蕴涵大量意象,它们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的完美结合,为传达作者情感营造了一种伤感凄凉的意境。体现了其压抑、苦闷的情绪:“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表现了其独特的伤感;“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不正是长期受压迫的她对冷酷无情现实的血泪控诉;“随花飞到天尽头,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幻想自由幸福却不可得时表现出来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性格;“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生动地再现了其茫然无助与极度痛苦的情怀。
冰凌控
2019-11-13 · TA获得超过167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3万
采纳率:12%
帮助的人:2195万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c仙仙
2010-02-16 · TA获得超过329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2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07万
展开全部
这……找个中文系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