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提高低段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1个回答
2016-12-14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高度抽象的概念,科学简洁的数学语言,严谨的逻辑体系,深刻的数学思想方法,都使得相当数量的学生难于理解数学。特别是解决问题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更是望而却步。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学数学不做题,如入宝山而空手归。”足见解题对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和方法的重要性。新课标对解决问题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可见新课标的提出是顺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潮流,适应少年儿童成长的需求。但是教改至今,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应用题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却还成为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主要内容。我觉得要想改变这样一个现状,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课改新理念的指引下,应当转变教学观念,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要从低年级做起,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生从被动地接受中解放出来,教给他们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从而获得终身受用的可持续学习的解题本领和能力。
一、学会阅读,理解题意
数学家笛卡儿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他还形象地比喻说:“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象瞎子一样盲目地摸索。”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审题--读懂题目,弄清题意。数学语言比较简练,逻辑性强,对于处在农村的一年级来说,要读懂应用题,弄清题意,确实不易,教师授课起来很辛苦。又由于不少教师追求课堂教学效率,对阅读题目的本质缺乏认识,往往会对阅读(读题)教学忽略而过,课堂上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造成急功近利的短视。因此,为了让学生学会审题,我们要教给学生学会探究性阅读。
1、激发兴趣,引起需求。
学生拿到题目的时候,教师要巧妙地吊起学生的胃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这道题你能解决吗?想不想知道该怎么解决?谁能从题目中获取最多的信息?”等之类的诱导性语言,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以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读题。
2、初读感知,探究中了解题意。
学生独立认真地阅读题目,读通题目,画出要求的问题,找出已知条件。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我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再请小组派代表说说自己的阅读收获及不懂的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归纳,引导学生精读领悟。
3、精读领悟,弄清题意。
从教学经验来看,一年级学生解决应用题的第一障碍是文字障碍。会读其字,不解其意。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熟读题目,找出重点词句说说、读读、议议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意思,或采用转译的方法进行理解。如:一个足球50元,一个排球40元,一个篮球60元;(1)篮球比足球贵多少钱?(2)排球比篮球便宜多少钱?“贵、便宜”这两个词学生较难理解。因此要求学生多读几遍后,采用换词法读读后交流、比较体会。如:把“贵”换成“多”,把“便宜”换成“少”再读,小组讨论、比较题意是否改变。接着用更具体的数学语言60比50多多少?40比60少多少?表示出来,最后转译为数学算式,这道题就解决了。又如:树上有一群小鸟,飞走了8只,现在树上还有9只,原来树上有几只小鸟?教学时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原来”进行讨论、交流,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如,下课了,有15个同学出去了,班级里还剩6人,原来我们班有几人?(视班级人数编题,如果人数太多按小组编题)学生听完题目
低年级的学生,天性好奇,好动,又爱表现。注意力很不稳定,对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较易集中,但时间不长。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直观生动的形象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教学中如果能借助信息技术,图文结合,把问题的情境再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题目。如:(一年级下册教科书59页的习题6),一个足球50元,一个排球40元,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多少元?学生读了题目之后一般对“付给、找回”不能理解,但是如果借助信息技术把买卖的过程用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再配上对话,学生很快就能被问题的情境吸引住。观看之前,老师抛出问题: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学生会认真主动地观看,看完请学生讨论后回答,他们就会明白“付给”就是拿给的意思,“找回”是阿姨还给小朋友的钱。最后转译成数学算式就简单了。信息技术把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创造成生动有趣的动态数学课堂,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三、借助图解法,理清思路
一般地说小学生的思维是由于遇到问题而产生的。但遇到问题时,他们往往不会想或者想不清楚,思维杂乱无章。因此要使学生学会思维,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借助某些手段和方法进行有序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思考问题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画线段图可使较复杂的数量关系直观地反映在图上,对题目中的各个条件、问题建立起清晰的表象。如(一年级下册教科书25页的习题6):松鼠妈妈说:“你们真能干,一共采了12个松果。”小松鼠说:“哥哥采得多,我只采了5个。”哥哥采了多少个?经过分析可以把已知的数量用线段画出来,剩下的用“?”表示。这样就把文字应用题转化成图形应用题,学生“按图索骥”就能寻找到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图解法,除了画线段图,还可以根据题意画出简单的图形把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明确地表示出来。如二年级下册指导丛书25面的跳一跳:自行车和三轮车共有8辆,共有19个轮子。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通过分析要求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就要知道它们各自的轮子共有几个?而题目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按照常规思路求解很困难。如果用 当车身,用○当轮子,先画8个小,在每个下面画2个轮子,这样一共画了16个轮子。比题目中的19个少3个。再把3个轮子一个一个(三轮车有3个轮子)地补上去,从图中可以看出自行车有5辆,三轮车有3辆。
总之解题之前,首先让学生认真读题,弄清题意。如果题目较复杂,一时弄不清条件和条件,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图,这样通过画图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解题办法,久而久之,还会养成习惯,终身受用!
四、立足生活,拓展延伸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解决着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教学中我们可以开放教学,建立大课堂教学观,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题材,鼓励学生去经历、发现、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数学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去学数学、做数学。如农村学生家里都有养鸡鸭等小动物,教学中我们可以鼓励一年级的学生仔细观察,然后编出加、减应用题再解答,(鸡有15只,鸭有8只,鸡比鸭多几只?等问题)配合知识章节的训练。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数学,他们会感到很亲切,做起来得心应手,又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因此他们会快乐地学着,如果老师再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学生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活中的教材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只要老师善于鼓励引导学生去发现学习,更多地关注社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对现实生活提出数学问题,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把他们培养成一个有数学头脑的人,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学会阅读,理解题意
数学家笛卡儿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他还形象地比喻说:“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象瞎子一样盲目地摸索。”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审题--读懂题目,弄清题意。数学语言比较简练,逻辑性强,对于处在农村的一年级来说,要读懂应用题,弄清题意,确实不易,教师授课起来很辛苦。又由于不少教师追求课堂教学效率,对阅读题目的本质缺乏认识,往往会对阅读(读题)教学忽略而过,课堂上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造成急功近利的短视。因此,为了让学生学会审题,我们要教给学生学会探究性阅读。
1、激发兴趣,引起需求。
学生拿到题目的时候,教师要巧妙地吊起学生的胃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这道题你能解决吗?想不想知道该怎么解决?谁能从题目中获取最多的信息?”等之类的诱导性语言,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以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读题。
2、初读感知,探究中了解题意。
学生独立认真地阅读题目,读通题目,画出要求的问题,找出已知条件。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我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再请小组派代表说说自己的阅读收获及不懂的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归纳,引导学生精读领悟。
3、精读领悟,弄清题意。
从教学经验来看,一年级学生解决应用题的第一障碍是文字障碍。会读其字,不解其意。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熟读题目,找出重点词句说说、读读、议议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意思,或采用转译的方法进行理解。如:一个足球50元,一个排球40元,一个篮球60元;(1)篮球比足球贵多少钱?(2)排球比篮球便宜多少钱?“贵、便宜”这两个词学生较难理解。因此要求学生多读几遍后,采用换词法读读后交流、比较体会。如:把“贵”换成“多”,把“便宜”换成“少”再读,小组讨论、比较题意是否改变。接着用更具体的数学语言60比50多多少?40比60少多少?表示出来,最后转译为数学算式,这道题就解决了。又如:树上有一群小鸟,飞走了8只,现在树上还有9只,原来树上有几只小鸟?教学时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原来”进行讨论、交流,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如,下课了,有15个同学出去了,班级里还剩6人,原来我们班有几人?(视班级人数编题,如果人数太多按小组编题)学生听完题目
低年级的学生,天性好奇,好动,又爱表现。注意力很不稳定,对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较易集中,但时间不长。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直观生动的形象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教学中如果能借助信息技术,图文结合,把问题的情境再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题目。如:(一年级下册教科书59页的习题6),一个足球50元,一个排球40元,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多少元?学生读了题目之后一般对“付给、找回”不能理解,但是如果借助信息技术把买卖的过程用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再配上对话,学生很快就能被问题的情境吸引住。观看之前,老师抛出问题: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学生会认真主动地观看,看完请学生讨论后回答,他们就会明白“付给”就是拿给的意思,“找回”是阿姨还给小朋友的钱。最后转译成数学算式就简单了。信息技术把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创造成生动有趣的动态数学课堂,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三、借助图解法,理清思路
一般地说小学生的思维是由于遇到问题而产生的。但遇到问题时,他们往往不会想或者想不清楚,思维杂乱无章。因此要使学生学会思维,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借助某些手段和方法进行有序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思考问题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画线段图可使较复杂的数量关系直观地反映在图上,对题目中的各个条件、问题建立起清晰的表象。如(一年级下册教科书25页的习题6):松鼠妈妈说:“你们真能干,一共采了12个松果。”小松鼠说:“哥哥采得多,我只采了5个。”哥哥采了多少个?经过分析可以把已知的数量用线段画出来,剩下的用“?”表示。这样就把文字应用题转化成图形应用题,学生“按图索骥”就能寻找到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图解法,除了画线段图,还可以根据题意画出简单的图形把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明确地表示出来。如二年级下册指导丛书25面的跳一跳:自行车和三轮车共有8辆,共有19个轮子。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通过分析要求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就要知道它们各自的轮子共有几个?而题目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按照常规思路求解很困难。如果用 当车身,用○当轮子,先画8个小,在每个下面画2个轮子,这样一共画了16个轮子。比题目中的19个少3个。再把3个轮子一个一个(三轮车有3个轮子)地补上去,从图中可以看出自行车有5辆,三轮车有3辆。
总之解题之前,首先让学生认真读题,弄清题意。如果题目较复杂,一时弄不清条件和条件,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图,这样通过画图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解题办法,久而久之,还会养成习惯,终身受用!
四、立足生活,拓展延伸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解决着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教学中我们可以开放教学,建立大课堂教学观,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题材,鼓励学生去经历、发现、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数学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去学数学、做数学。如农村学生家里都有养鸡鸭等小动物,教学中我们可以鼓励一年级的学生仔细观察,然后编出加、减应用题再解答,(鸡有15只,鸭有8只,鸡比鸭多几只?等问题)配合知识章节的训练。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数学,他们会感到很亲切,做起来得心应手,又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因此他们会快乐地学着,如果老师再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学生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活中的教材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只要老师善于鼓励引导学生去发现学习,更多地关注社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对现实生活提出数学问题,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把他们培养成一个有数学头脑的人,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