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国际化视角下的学生工作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增加学生的派遣与接受,开展合作研究与联合办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非常丰富,至今虽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学者们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作了论述。总体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应该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在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及师资等方面互相交流和合作的过程。
自从加入WTO组织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有了一定的发展,与此同时也有了自己的特点。
1.教育理念国际化
教育理念的国际化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教育的国际化。要从全球的视角出发,全方位、深入地来认识什么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走出观念的误区,并努力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当今世界有很多国家都提出了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如美国高等教育就明确提出目标为“培养有全球意识的人”,“有国际眼光的人”。邓小平同志1983年10月1日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近些年来,我国高校的发展重点逐步转向了世界、面向了未来,北京大学适时启动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清华大学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发展战略”。国家实施“985”工程,标志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被提上了21世纪我国大学的战略发展议程。同时,国内许多重点大学也都纷纷确立创建“世界一流”或“世界知名”大学的发展目标。
2.教育内容国际化
教育内容国际化就是要从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出发,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从全球化角度来培养学生。在课程内容中贯穿国际化的观点,开设与其他国家相关联问题的课程,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引进国外的原版教材,接收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紧随国际的发展步伐。我国与越来越多的国家签署了互相承认学历、学分的协议,标志着我国教育质量得到国际承认同时标志着我国教学内容、教学水平与国际接轨。教学内容的国际化不可以一日而语,必须瞄准世界,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从国内高校院系调整、专业易名、双语教学、采用原版或翻译教材等方面可以看出困早弯,国内大学在专业设置、课程建汪闷设、课程内容等方面正在分阶段、有步骤的与国际接轨。
3.教育主体的国际化
教育主体的国际化不仅睁宽表现在我国高校聘请国外专家、外籍教师的人数上,而且表现在我国高校外送教师培养的数量上,更表现在我国高校学生主体的留学生数量上。本人不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是教育客体来说,原因在于:传统意义上认为,教师是传道受业、育人的角色,而学生则只是接受老师教导的单向学习角色;而愈久的教育实践表明,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只是单纯的单向教与学的关系,双方之间在教与学方面开始处于一种融合状态,特别是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逆向(学习)社会化现象凸显。所以,笔者认为在谈到教育主体的国际化时,不应该纯粹的把学生列为客体(在如今的高校教育这样一个特殊的互动学习组织中,没有纯粹意义上的客体),而应该把其列为教育主体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也许在某些方面,这样的“融合”有些牵强,但还是有它发展的理由存在。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意味着量的扩张,更意味有质的飞跃,意味着新的教育理念、办学模
式和管理方式的催生。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以下几方面因素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
1.高校急剧扩招
扩招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逻辑起点,是国际化实现的必经阶段。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及实现,高校生源结构发生了变化。在精英教育阶段下,经过严格的高考选拔,高校所获得的学生基本上是高中阶段的一批“尖子”,即我们眼中的“好学生”。他们的基本特质是学习成绩较好,智商、情商都不错,并且都较“听话”。对这样的学生做思想政治工作,一般来说不是太复杂的事情。众所周知,精英教育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就存在差异化。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人数的剧增,这种差异产生了质的变化。在软件和硬件及社会职业需求并没有以相应的速度增长的情况下,无疑增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2.后勤社会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高校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的加速器。高校后勤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高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全面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以来,各高校积极组建后勤服务企业,实行企业化经营、社会化运作,创造了“托管”、“合管”、“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广泛引进社会资金,给高校的社会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在明显改善大学的住宿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使大学生活园区的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情况。尤其是根据收费多少而分等级的公寓和品种更加丰富、档次多的饭菜,使贫富悬殊的现象更为突出,这对学心理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3.师生关系的变化
师生关系异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问题之一。在国际化教育阶段,高校必然会出现教师资源紧张及教师课程安排过满的情况。一方面师生见面的机会少,高校的有些课堂,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教与学好似是两条线,上课老师按时到,下课马上匆匆的离去,有些同学想追上任课教师讨论问题都很难,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上课结束后都不知道任课教师的姓名。另一方面学生参与机会少,由于教师增长速度赶不上需求的增长,使得很多高校教师出现了跨高校之间任教,其工作环境呈现多元化,必然导致大学生对教师情感上的弱化,致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软硬件匮乏的境地。
4.就业难度加大
高等教育是一种非义务教育,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它应该是一种高回报率的活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高等教育回报率降低,就业已成为受教育者头痛的大难题。当前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是阻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实问题,也是对大众化持怀疑态度者的重要理由。面对严峻的现实,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应当因时而动,因势而变。但由于旧的教育观念和择业观念的影响,许多大学生的就业意识仍然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视就业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唯一目的,尚未实现就业观念的转变。这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就业心态,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也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新的难度。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种种新的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有效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一,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从大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机制建设,以强有力的机制规范人、教育人、管理人、服务人,真正实现机制育人。
第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陶冶、辐射、渗透及整合功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在一种和谐、平衡的氛围中成长、成才和成功。
第四,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校园网络跨越时空的功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快捷性、平等性、互动性,做好网络教育工作。
第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有机整合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不断拓展工作思路,研究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解决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增加学生的派遣与接受,开展合作研究与联合办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非常丰富,至今虽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学者们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作了论述。总体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应该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在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及师资等方面互相交流和合作的过程。
自从加入WTO组织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有了一定的发展,与此同时也有了自己的特点。
1.教育理念国际化
教育理念的国际化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教育的国际化。要从全球的视角出发,全方位、深入地来认识什么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走出观念的误区,并努力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当今世界有很多国家都提出了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如美国高等教育就明确提出目标为“培养有全球意识的人”,“有国际眼光的人”。邓小平同志1983年10月1日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近些年来,我国高校的发展重点逐步转向了世界、面向了未来,北京大学适时启动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清华大学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发展战略”。国家实施“985”工程,标志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被提上了21世纪我国大学的战略发展议程。同时,国内许多重点大学也都纷纷确立创建“世界一流”或“世界知名”大学的发展目标。
2.教育内容国际化
教育内容国际化就是要从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出发,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从全球化角度来培养学生。在课程内容中贯穿国际化的观点,开设与其他国家相关联问题的课程,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引进国外的原版教材,接收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紧随国际的发展步伐。我国与越来越多的国家签署了互相承认学历、学分的协议,标志着我国教育质量得到国际承认同时标志着我国教学内容、教学水平与国际接轨。教学内容的国际化不可以一日而语,必须瞄准世界,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从国内高校院系调整、专业易名、双语教学、采用原版或翻译教材等方面可以看出困早弯,国内大学在专业设置、课程建汪闷设、课程内容等方面正在分阶段、有步骤的与国际接轨。
3.教育主体的国际化
教育主体的国际化不仅睁宽表现在我国高校聘请国外专家、外籍教师的人数上,而且表现在我国高校外送教师培养的数量上,更表现在我国高校学生主体的留学生数量上。本人不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是教育客体来说,原因在于:传统意义上认为,教师是传道受业、育人的角色,而学生则只是接受老师教导的单向学习角色;而愈久的教育实践表明,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只是单纯的单向教与学的关系,双方之间在教与学方面开始处于一种融合状态,特别是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逆向(学习)社会化现象凸显。所以,笔者认为在谈到教育主体的国际化时,不应该纯粹的把学生列为客体(在如今的高校教育这样一个特殊的互动学习组织中,没有纯粹意义上的客体),而应该把其列为教育主体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也许在某些方面,这样的“融合”有些牵强,但还是有它发展的理由存在。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意味着量的扩张,更意味有质的飞跃,意味着新的教育理念、办学模
式和管理方式的催生。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以下几方面因素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
1.高校急剧扩招
扩招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逻辑起点,是国际化实现的必经阶段。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及实现,高校生源结构发生了变化。在精英教育阶段下,经过严格的高考选拔,高校所获得的学生基本上是高中阶段的一批“尖子”,即我们眼中的“好学生”。他们的基本特质是学习成绩较好,智商、情商都不错,并且都较“听话”。对这样的学生做思想政治工作,一般来说不是太复杂的事情。众所周知,精英教育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就存在差异化。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人数的剧增,这种差异产生了质的变化。在软件和硬件及社会职业需求并没有以相应的速度增长的情况下,无疑增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2.后勤社会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高校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的加速器。高校后勤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高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全面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以来,各高校积极组建后勤服务企业,实行企业化经营、社会化运作,创造了“托管”、“合管”、“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广泛引进社会资金,给高校的社会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在明显改善大学的住宿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使大学生活园区的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情况。尤其是根据收费多少而分等级的公寓和品种更加丰富、档次多的饭菜,使贫富悬殊的现象更为突出,这对学心理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3.师生关系的变化
师生关系异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问题之一。在国际化教育阶段,高校必然会出现教师资源紧张及教师课程安排过满的情况。一方面师生见面的机会少,高校的有些课堂,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教与学好似是两条线,上课老师按时到,下课马上匆匆的离去,有些同学想追上任课教师讨论问题都很难,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上课结束后都不知道任课教师的姓名。另一方面学生参与机会少,由于教师增长速度赶不上需求的增长,使得很多高校教师出现了跨高校之间任教,其工作环境呈现多元化,必然导致大学生对教师情感上的弱化,致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软硬件匮乏的境地。
4.就业难度加大
高等教育是一种非义务教育,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它应该是一种高回报率的活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高等教育回报率降低,就业已成为受教育者头痛的大难题。当前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是阻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实问题,也是对大众化持怀疑态度者的重要理由。面对严峻的现实,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应当因时而动,因势而变。但由于旧的教育观念和择业观念的影响,许多大学生的就业意识仍然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视就业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唯一目的,尚未实现就业观念的转变。这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就业心态,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也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新的难度。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种种新的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有效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一,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从大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机制建设,以强有力的机制规范人、教育人、管理人、服务人,真正实现机制育人。
第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陶冶、辐射、渗透及整合功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在一种和谐、平衡的氛围中成长、成才和成功。
第四,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校园网络跨越时空的功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快捷性、平等性、互动性,做好网络教育工作。
第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有机整合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不断拓展工作思路,研究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解决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拓银展览(上海)有限公司_
2024-10-28 广告
2024-10-28 广告
教育产品展览会的开展时间因具体展会而异。近期,多个与教育产品相关的展会已公布其时间表,例如,**2024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玩具和教育设备展览会**、**2024年上海学前教育及装备展览会**等,这些展会均计划在2024年10月于上海新国际博...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拓银展览(上海)有限公司_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