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方法

 我来答
zgrbkr
高能答主

2018-01-06 · 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7.9万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1亿
展开全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育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学生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有一种自觉意识,并且能动地、自主地和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下面就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谈几点看法:

一、掌握学生心理,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是一个灵活多变、艺术性较强的活动过程。课堂上,教师既要教好,学生又要学好。教师熟透了教材,不一定就能教得好,在讲课时,还需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从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人的心理活动离不开注意,这种注意要凝集在兴趣之中。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抓住导入环节设下悬念,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三根木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这时,教师拿出三根木棒进行演示,当学生看到居然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时,感到很惊奇。这时教师再演示把最长的木棒适当截去一段后,与另两根组成了一个三角形,然后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动手用木棒去寻找三角形三边长应满足怎样的关系时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的教法既能促使学生探索,又能将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要让学生学会,更要学生会学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学生会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教学生做到下面四点:

第一,教学生“读一读”。开始可以为学生编好阅读提纲,并指导学生掌握“读读、划划、算算、写写”的预习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如学习圆周角一节时,可布置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预习:1、圆周角是如何定义的?与圆心角的定义对比两者有何不同?2、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为什么要分三种情况进行?3、圆周角定理有哪些推论,这些推论如何证明?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预习,让学生逐步学会预习的方法。

第二、让学生“讲一讲”。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讨论,鼓励学生去讲一讲;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这样就能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三、带动学生“做一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第四、引导学生“想一想”。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适时地组织诱导学生展开想象,题设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提高学生对问题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之,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做到“五变”:一是变“满堂灌”为“启发式”;二是变教师“主宰”为教师“主导”;三是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四是变学生“模仿”为学生“探索”;五是变注重教师的“教”为注重学生的“学”。这样才能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落到实处。
匿名用户

2018-01-06
展开全部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思维活动的主动参与,即有效参与。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不是用于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应该用于创造各种能够促进人的独立自主学习的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轻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求得教与学和谐共振的最佳效益。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尝试与体会:
一、 创设情境,增强参与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驱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数学自身的抽象性,教学中如果不能抓住教材所蕴含的兴趣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就容易使学生对数学难理解的产生畏难情绪,从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开端。我们要针对学生的认识规律、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以设置情景的方法使学生产生较强的求知欲望,学生由感兴趣开始,引起内在的兴奋,带着积极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如:暗示激趣、游戏激趣、故事激趣、设疑激趣等。
例如,我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先师生共同做数手指的游戏,教师出示左手四个手指,从食指开始依次数到小拇指,循环往复,做数数示范,然后让学生说出一个数,教师马上判断出这个数在哪个手指上,然后让学生数手指验证。“老师为什么不用算就知道这个数在哪个手指上呢?”这样诱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急切想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皮亚杰说过:“一个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兴趣为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创设悬念,激发参与兴趣
大文学家巴尔扎克说过:“打开科学的钥匙是问号”。在数学科的课堂教学上,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能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认为同样离不开这个“问号”。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要判断闰年的方法,通常是公历年份的4倍数一般都是闰年。学生在判断了如“1992年、1990年、1996年、1993年、1998年-----”这些年是否是闰年后,进一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通常”、“一般”指的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是:“指一般情况下,有时也不一定”。我接着问:那么,特殊情况是什么呢?学生一时想不出,陷入困境之中。这时我板书揭示:1900年、1800年等不是闰年,1600年、2000年是闰年。让学生通过计算,然后引导比较,归纳:通常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这样的设疑,不仅加深了学生理解新的知识,而且拓开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能始终处于思维的兴趣状态,唤起了学生的动脑积极性。
三、 创设操作情境,增强主动参与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重要源泉。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有目的地创设学生活动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去了发现、认识、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了展思维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直观教学,让学生操作学具,动手摆一摆,拼一拼,剪一剪,贴一贴,画一画,量一量,数一数,说一说,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同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如,在教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时,42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猴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列出除法算式教师板书算式:42÷2怎样计算,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活动。
(一)摆一摆
老师为每一个小组都准备了漂亮的水果卡片,同桌合作着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摆的?学生先动手摆卡片,然后再汇报交流展示不同的摆法。(以上通过摆实物卡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为后面理解口算过程打好基础。)
(二)算一算
除了摆一摆,我们还可以算一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马上就能进行口算:40÷2=20
2÷2=1 20+1=21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可不可以尝试笔算的方法列竖式来算一算呢,然后师生一起研究一下。接下来教师介绍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名称,启发学生结合刚才的口算过程自己来试着算一算。最后师生互相交流笔算过程:先分整筐40个桃子,也就是先用十位上的4除以2,每人分20个,就在十位上写2,验算一下,2×2=4,写下来,4-4=0,此处提醒学生注意这个0不用写,接着分,把2个桃子再平均分成2份,2÷2=1,同样验算2×1=2,这回正好分完,除尽了就画上横线,写上0,这种笔算方法你会了吗?同桌互相说一说,谁愿意把自己算的过程说给大家听?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同时也使学生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参与获胜知识的过程,逐步学会运用操作、观察、比较、概括等方法去探究、获取知识,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又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启发学生参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方法,自己去寻找和推导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通过“剪、移、拼”,自己找到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发现用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依据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可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有的同学发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根据两者关系,也推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也有的同学发现当两个三角形是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时,拼成的是一个长方形,根据二者关系,也可以推出三角形面积的方法。还有的发现当两个三角形是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拼成的是正方形,根据二者关系也可以推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在推导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并不断撞击出创造思维的火花,其异求思维能力,为突破教学难点典定了基础。
四、 创设竞争情境,激发热烈参与
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巧用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夺红旗,寓智力、协作于娱乐之中。教师可设计若干由到难的“云梯”顶峰题组,把学生分成若干“登梯队”进行夺红旗。这种活动参赛面广,个个处于应状态,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再如抢答。教学中巧用这些竞赛方法既能培养学生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又能在愉快,轻松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方法,而且更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凡是学生自己会学的,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学;凡学生自己能动手做的,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做,尽量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数学之中,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