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穿越》算不算科幻片之首?

感觉很经典;能排前几了。... 感觉很经典;能排前几了。 展开
 我来答
我非神也1
2021-02-02 · TA获得超过47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31
采纳率:37%
帮助的人:44.9万
展开全部
2001太空漫游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曾楚B6
2020-04-23
知道答主
回答量:4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5万
展开全部
前几应该是有了,第一就不确定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让爱随缘水瓶
2020-04-19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996
展开全部
绝对是史诗级的科幻巨作,个人感觉很难有哪部电影会超越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光幻无痕
2019-12-24 · TA获得超过34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9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05万
展开全部
我发现把这部电影奉上商阁的人,都是因认为这部电影的理论很高大上,而且一定会被证实成立。但实际并不如此,以科学的发展历史经验来看,以及从悖论的角度去分析,这些理论并不是那么严谨,未来并不是很有前途。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我是小可嗳
2018-09-08 · TA获得超过183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6万
展开全部
人是活在当下的,看重眼前的利益,但是现实的喧嚣和安逸太容易让人一辈子把注意力放在了地面,忘了还有诗和远方的存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于我们的种群而言,除了耕耘好脚下的这块土地之外,也应该有一群人用深邃的眼观看到更远更远的未来,看到我们脚下土地的贫瘠,看到我们头顶之上那片无边无际的星空。

历史上人类对星空的探索虽然屡经挫折,但是可以说没有停止过努力,而大多数星空探索的理论,对于普通人而言,还是存在着较高的认知门槛,而各种艺术作品的存在,温和无害的降低了这种认知的门槛,普及了众多简单的科学知识,这些作品的存在,除了满足人们的求知欲之外,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一点是时不时的提醒作为个体存在的我们,应该打开思维,站在更深邃的角度审视我们的存在,站在永恒宁静的深空俯视我们的星球,我们的种群。
科幻作品的存在给人们打开了星空的想象力大门,因为背靠科学,面向未来,它理应被赋予更超前、更宏大的使命感,作为种群脚步的前哨站而存在,而最优秀的科幻作品,娱乐化只应该作为它振臂高呼的手段而存在,它的终极使命在于警醒、反思、激励、歌颂无畏与进取。
科幻作品与时代图景密切相关,工业革命时代,对真理的解释权,逐渐从神祇被夺回到庶民的手中,种群逐渐找回了对自身的自信,这时候的科幻作品,大抵是如儒勒凡尔纳那般的自信、积极乐观,充满着向上的精神面貌,而到了后工业时代,科学在种群自身的内斗中发挥的反面作用,也在科幻作品中得到放大,这时候的作品多了反省与怀疑,从两次世界大战到冷战,科幻作品的精神随着时代跌宕变化,中间也出现了对科技本身的怀疑,对地球本位主义的眷恋,太空精神中豪迈的自信开始逐渐多了些谨慎与怀疑。
对科技本身的怀疑与对人性本身的怀疑经常被捆绑在了一起,除了对科学的反思,人对自身的认知也多了几分消极意味,《星际穿越》中探索者马特达蒙的沦丧便是一类,机器人对人类的反噬也是一类(如《2001》中的HAL),科技的反噬和人性的沦丧经常出现在这几十年的科幻作品之中,这本质上属于科幻终极使命的警醒与反思一类,是一种有益的思考,但是过分宣扬便容易流露出消极的态度,不幸的是在商业电影的模式化套路之下,不分青红皂白加入的人性沦丧与科技反噬已经让这种没有思考的反思显得廉价。
猎奇心则可以转变为一种探索的激励,科幻片中太空探索与外星生命的相遇并不少见,这种接触有善有恶,大抵都是为吊足人的猎奇心,营造神秘感,激励人类探索,而具体形象之差,大抵也与时代有关系,冷战阴影下产生的异形、怪形让人恐惧,而苏联解体之后的外星人大多和善,即使爆发战争,也是以人类正面力量的胜利为主,但是目前看来,这种类型片剥去了太空探索的外衣也可独立生存,已经很容易与普通的怪兽电影混为一谈。
另外还有一类作品有浓厚的取向:地球本位主义,这种精神主要过分宣扬太空探索牺牲的可怕、深空的黑暗、以及地球母体的眷恋,2013年的《地心引力》在笔者眼中就是太空失败主义和地球本位主义的一个代表,这种科幻作品本身是歌颂探索的,但是在表现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偏差,容易给人带来负面的错觉。读过《三体》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托马斯维德,他有着明确的太空立场,种群的生存延续高于一切,相反那些左右摇摆无立场的好人却显得多而无用,摒弃维德身上不择手段的所谓劣迹,笔者高度认可他“前进,不断前进”强硬、外向的太空精神, 向往太空探索中的进取、无畏与牺牲,故对科幻片中表现的太空失败主义以及地球本位主义嗤之以鼻,要是连想象力都如此摆脱不了母星的重力作用,更何况真正的太空探索。《星际穿越》两线叙事之下,本质上歌颂的是父女之爱,但是并不妨碍其中对大无畏太空精神的歌颂,主角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给种群的延续犁取了生存的空间,但之后掉入五维的段落,虽然完成了闭合,但是给我留下了难以言说的遗憾。
在《星际穿越》中,男主角最初的动机除了太空探索的精神,归结起来还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免受灭顶之灾,在电影中则表现为父女之间的承诺,以爱之名。所以男主角从一开始便留有回“家”的心,仍旧带有一丝地球本位主义的影子,当然在电影之中,诺兰通过强有力的煽动,将人性与牺牲架上了高高的神坛,被绑架到如此高的地方,作为被感染对象的观众也就骑虎难下了。
诺兰本质里还是熟谙好莱坞情感内核,《星际穿越》中的情感内核始终基于父女之情,就像风筝一样,不论飞了多远,都还有个回去的牵挂;《盗梦空间》的情感内核则是丈夫对亡妻的爱,所以不论在几层的梦境里面,丈夫最终都会回到原点;《蝙蝠侠》系列的情感内核则是韦恩对哥谭这座城市的眷恋,不论如何艰难,也会保护好哥谭。这种情感之间的维系,体现在《星际穿越》中,大抵也算是地球本位主义的一个情感变种吧,我不否认在《星际穿越》之中,父女情感内核设置对电影带来的煽动力和感染力,这让电影更普世,更加感人,对于电影,这或许再好不过了,但站在我的角度来看,这也是绑死在诺兰身上的一根绳索,像风筝一样,给了他足够手脚伸展的范围,却阻止他飞往更加深邃无边的空间。
而在我所崇尚的太空精神中,这种牵挂拥有童话般的诗意,但在深邃的太空面前,却是没有意义的温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