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资料服务中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2020-01-14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孙克峰 丁克永 郑啸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的成果和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对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些年来,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不断完善服务机制、丰富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为地质工作、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等提供了有力支持。当前,地质资料服务在信息化、信息共享、工作人员素质、服务产品开发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地质资料 馆藏机构 服务 对策 产品
0 引言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1]。地质资料的重大作用和地质资料服务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新中国的地质资料事业走过了62年的发展历程,全国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据统计,截至2013年11月底,全国地质资料馆和31个省(区、市)地质资料馆藏机构馆藏成果地质资料总量为44.3万种,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保管483个钻孔的23.55万米岩心和40137件薄片等实物地质资料,受委托保管地质资料单位保管纸质原始地质资料36.6万件[2]。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有责任充分发挥地质资料的作用,使这些宝贵资料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地质工作、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等领域。
近年来,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高度重视地质资料服务工作,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传统服务方式的同时,创造了很多新的服务方式,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但是在地质资料服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地质资料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本文分析了其中4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1 地质资料服务存在的问题
1.1 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服务信息化水平差距明显
所有的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都在提供互联网服务,但服务内容差别比较大。其中有些馆藏机构开通了专门的服务网站,另外一些则在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网站里开设了地质资料栏目。服务内容较少的只提供本馆概况、馆藏资料目录查询、服务指南、联系方式等基本内容;服务内容较多的还提供新闻动态、法规标准、数据产品等内容和地质资料在线浏览、下载等功能。在服务内容的更新频率上,这些网站的差别也较为明显。
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在电子阅览室建设上的步伐也是快慢不一。有些馆藏机构的电子阅览室可以提供所有馆藏资料的浏览,有些只能提供部分馆藏资料的浏览。
1.2 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之间信息共享不足
我国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包括全国地质资料馆、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受委托保管地质资料单位等,各家馆藏机构各自提供服务,馆藏机构之间缺乏协作,在现有的管理与服务体系下没有建立起畅通的信息共享渠道。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没有充足、权威的信息数据,势必影响到地质资料服务质量的提高[3]。
1.3 地质资料服务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无论是到馆服务还是电话咨询服务,都需要地质资料服务工作人员热情、耐心地与用户沟通交流,使用户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自身修养不够或业务素质不过硬,都会极大地影响用户对馆藏机构的整体评价。比如,在接听咨询电话时,有些工作人员由于专业水平有限、工作经验不足等原因对用户咨询的问题不了解或回答不准确,用户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用户到馆借阅资料,进门后工作人员不理不睬,或是与用户交流时态度生硬,缺乏耐心。
1.4 地质信息服务产品开发亟待加强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地质资料的研究开发上投入较多,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地质信息服务产品。我国现有的地质信息服务产品专业性强,主要供地质工作使用,针对社会公众的服务产品开发力度不够。而且,针对重要经济区、重要成矿区、重大工程建设区、重大地质灾害区、重要地质问题区开发的综合性服务产品还比较少,用起来不够方便。服务产品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还较低,没有形成服务产品统一的、权威的发布[4]。开发地质信息服务产品,也是对涉密地质资料进行脱密技术处理的一种方式,能够为不具备借阅复制涉密地质资料资格的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目前我国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提供的服务以地质资料的借阅复制为主,地质资料的研究与服务产品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馆藏机构服务人员短缺,提供日常服务尚捉襟见肘,从事服务产品开发的人员寥寥无几。
2 提高地质资料服务水平的对策
2.1 推进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服务的信息化建设
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服务信息化水平受到资金、人员、服务观念等因素影响,为了让社会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信息化水平低的馆藏机构,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地质资料服务信息化建设,争取迎头赶上,使互联网服务和到馆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对于地质资料服务网站,馆藏机构应进一步优化栏目设置,增强检索功能,拓展服务内容,使用户获取信息更加便捷;对于电子阅览室,馆藏机构应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服务设施,加快资料数字化,提高服务效率。
2.2 加强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
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应在建设全国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体系的过程中着重加强馆际协作和信息共享,互通有无,合作共赢。近年来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全国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共享服务平台已上线运行;自2009年起,国土资源部持续推进油气等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的委托保管工作,目前已有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等35家单位成为受委托保管地质资料单位;全国地质资料目录中心集成了76个节点的54万条地质资料案卷级目录,利用互联网为社会提供查询服务。同时,中国地质调查局也在着手建立局属单位的地质信息共享服务机制,建设地质信息服务平台。但是,地质资料馆藏机构馆际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这需要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加强馆藏机构之间的协商、政策标准的制定、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的整合等工作。
2.3 增强地质资料服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提升服务窗口形象
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要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地质资料服务工作人员素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创满意窗口,争一流服务。馆藏机构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从地质资料政策法规、服务意识、服务礼仪等方面加强对地质资料服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培训可以自行组织,也可以与其他馆藏机构联合组织。除培训外,还可以采取岗位竞赛、不同岗位工作人员交流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地质资料服务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佩戴胸牌,对于改善服务窗口形象也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2.4 大力开发地质信息服务产品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明确提出,“推进地质资料的研究开发,充分发挥现有地质资料的作用”。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应争取设立地质信息服务产品开发岗位或充实服务产品开发力量,主动了解用户需求,充分运用信息化等技术手段,系统整理加工地质资料,开发形式多样、可持续更新的服务产品,丰富地质信息服务产品体系,扩大服务范围。
3 结语
加强地质资料服务工作,永远在路上。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要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创造条件,改善服务环境,努力贯彻落实《地质资料服务公约》的各项要求,积极参与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地质资料服务工作人员要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增强业务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地质资料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梁叙.浅谈如何提高地质资料服务质量[G]//全国地质资料馆编.第八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2012:251~254.
[2]茹湘兰,赵小平.关于地质资料服务工作的一些思考[G]//全国地质资料馆编.第八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2012:23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