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让患有抑郁症的孩子积极上进吗?
首先给予明确的回答:做错了。
抑郁症并非自己能够治愈,必须受到系统的治疗才有可能好转。
其次,抑郁症的各种症状会压抑孩子的意志活动。
换言之,父母的要求是不合理的,既无法实现,还有可能伤害孩子本就脆弱的心灵。
抑郁症表现为心境低落。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当人遭遇变故时,情绪会变得低落,这种低落的心情有时候并不强烈。
但这种情绪状态不会立即消失,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一般的情绪反应持续时间短则几秒,长则几个小时,但一种心境可以持续很多小时,甚至很多天。
在这段时间内,这种低落、忧郁的心情仍影响着个体各方面的行为,在他看来,周围的一切事物仿佛都带有忧伤、黑暗的色彩。
心境不同于其他情绪状态的显著特点是:
它不具有特定的对象性,即不针对特定的任何事物,是一种带渲染的情绪状态。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他们就像是一口大染缸,里面装满了黑色的涂料,身边的一切事物,包括以往的兴趣爱好、朋友和亲人、周遭的物理环境等等都会被他们有意无意地染上抑郁的色彩。
他们的心境低落,并且体现在一举一动上,人们会发现他们是那么地绝望,仿佛失去了对生活的一切控制感。
抑郁症还表现为思维迟缓。
思维是指在超出现实的情境下分析有关条件以求得问题解决的高级认知过程,何谓超出现实?
例如你面前有一个苹果,你想削皮之后再吃,但你看不到水果刀,于是你打算去厨房拿一把水果刀再来削苹果。
在这一过程中,水果刀超出了现实,是你通过思维活动才回忆起来的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
总之,思维对我们很重要,没有思维,人类将寸步难行,思维减缓,则意味着人类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都会受到严重的阻碍。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他们或许无法和人正常交流,因为当你说完两句话并期望得到他的回答的时候,对方或许还在进行第一句话的思考,他们的神经传导速度变慢,没办法像正常人一样与人交流。
这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那么多抑郁症患者选择自杀:
首先,他们的思维变慢,无法与人正常交流,这导致他们无法深入思考他人的劝导信息。
其次,即使他们接收到了他人的爱和劝告,但他们或许也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将事情往好的方面想。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终点,那是生命的结束,他们感到无能为力,迫不得已下选择了自杀。
除此之外,抑郁症还表现为意志活动减退。
意志活动也称意志或意志过程,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标,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意志活动是人所独有的,正是因为有了意志活动,人们才会为了梦想而拼搏,才不会因为悲观和绝望而自杀,才会在失败之后选择继续前行。
但抑郁症患者并非如此,他们的意志活动减退,意味着他们不再追求梦想,也不愿意重新树立梦想,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第一反应不是克服,而是退缩或者不作为。
他们的行为变得松散,不再带有目的性,总之,他们可能会变成一具没有希望的“空壳”,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状态。
总之,抑郁症患者处于深渊中,唯一正确的做法是把他们拉出来,由于他们思维活动缓慢,所以不应该放任他们的极端行为,而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帮助他们健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