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差异性。
一、顺序性
顺序性是指身心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即强调一定的方向性。故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要循序渐进,做到盈科而后进,不能拔苗助长、凌节而施。
二、阶段性
阶段性指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和不同的发展任务,故启示我们在进行教学时不能一刀切一锅煮。如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故书本上有很多的插图帮助理解;而到了中学时期,学生思维主要是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主导地位,故书本内容大多以大篇幅文字出现。
三、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同一方面和不同方面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平衡,时快时慢。所以把发展比较快的时期称作关键期,因此启示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抓住关键期,适时而教;如狼孩就是因为错过了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回到人群中之后难以融入。
四、互补性
互补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生理和生理的互补,如盲人的听力比较好;另一方面是生理和心理的互补,如身残志坚;故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五、差异性
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群体和群体的差异,如男女老少的区别;另一方面是个体和个体的差异,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故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