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中国式家庭教育?

 我来答
伯鸿博03D
高能答主

2022-09-04 · 世界很大,慢慢探索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267
采纳率:90%
帮助的人:133万
展开全部
中国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不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在大部分父母的观念里,孩子更多的是处于一种矛盾的地位,一方面,父母爱你,所以一切都要听从父母的安排。另一方面,不管孩子的喜好,会将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全部塞给孩子,并强迫孩子接受。

在很多家庭教育中,中国式父母既不是好的表达者,也不是好的聆听者。父母只是仲裁者和裁判。天然制高点,行使自己的武断和控制。

总的来说,错误的关怀和错误的爱是中国式家庭教育最失败的关键原因!
1,万能母亲,透明父亲

中国人延续了几千年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在现今社会依然广泛存在,导致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方式依然不正常。作为母亲,更像是孩子的保姆,从孩子的生活照顾到家庭作业的陪读,事无巨细,一览全包,往往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底下。孩子父亲,承担着支撑家庭经济的重任,往往只关注孩子的生活学习用度等经济消费的供给。却在在孩子性格养成、情商提升、眼界开阔等家庭教育方面,却更像是一个隐形人,乏善可陈,疏于关注。长此以往,学校教育做得再好,也改变不了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失败。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着相辅相成的必然关联,往往学习成绩好,聪敏的孩子,都有爱好丰富、性格外向、自理、动手、独立性以及社交能力强等优良特质。这些良好特质的形成与孩子母亲学会适度放手和孩子父亲对孩子刻意的锻炼、培养以及磨炼是分不开的。

2,用情感“束缚”子女
这都是为了你好!

在我们周边是指我们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是否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

你必须这样做那样做,“我们这样做不都是为你好吗?”......

父母经常提醒孩子做这个做那个,“我们这样做不都是为你好吗?”......

在中国式家庭里,父母与孩子往往不会有平等的地位,父母更像统治者而不是交流和对话的伙伴,孩子只有服从和接受的义务。况且父母给出的理由是那样的充分又无可辩驳:我们所做的一切还都不是为了你好?

用情感“绑架”子女服从于自己的意志,这是中国式父母最为失败的“爱你没商量”的家庭教育与“孝道”模式!

3,孩子很优秀,父母却百般挑剔
孩子成绩优秀,父母往往会轻描淡写的说:嗯,不错,但得继续努力,戒骄戒躁;

孩子成绩下滑,父母却往往如临大敌的给孩子施加巨大的压力:看看别人家孩子,再看看你.......希望你下次不要让我们失望;

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难免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和问题,及时的指正、批评是必须的,但作为父母,是否也应当有:孩子优秀,我们骄傲;孩子很优秀,我们自豪!孩子如果不够优秀,我们也会努力去发现他的小美好,然后,带着他,一起努力奔跑!的积极态度呢?

其实,做个会鼓励会赞赏孩子,不随意挑剔孩子的父母,其实也没那么难。天生我材必有用,从发现孩子微小的进步和优点开始吧!从“你很棒”开始!
2,“哭穷”父母,只能养出“心穷”的孩子

作为父母,尤其是妈妈,你是否对孩子说过诸如此类的话:

去超市前,交代你:别拿太多,别拿贵的,懂事一点;

想要同学们都有的玩具,他们会说:我们跟别人家不一样,我们没那个条件;

你买了一本闲书,他们会说:就会乱花钱,买这些有什么用?不要浪费,要节约。

这就是伴随很多人长大的“哭穷”式教育。

哭穷的父母,往往只是想让孩子知道钱得来不易,培养孩子节俭的意识,用穷养来锻炼孩子。可是,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哭穷,只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自卑、无助和匮乏感,没有安全感

用“哭穷”对孩子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一生的匮乏感,是无法养育出精神富足的孩子的。
5,你的青春只配学习,不能拥有爱

当然,不是说支持早恋,因为孩子“爱”的能力,从来就不止指恋爱。只是觉得,传统中国式父母,一方面过度担心、害怕自己孩子受伤,另一方面把自己认为好的事情强加于孩子,并不是“爱”应该有的样子。

从现实来看,中国式父母要比任何一个国家的父母都要更辛苦,他们会为了你好,而不去计较自己的得失,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

但这种无条件的爱,对孩子来说就真的好吗?

中国式父母的焦虑正在毁掉下一代!不是孩子怕输,而是父母太想赢。有研究数据表明,中国父母是全世界最肯在孩子教育上花费的父母,并且把自己全部精力花费在教育孩子上的家长已经超过三分之一。但中国式家庭教育,从未平等过。父母并不真的理解“尊重”,当孩子长大失控后,父母反而成为巨婴,要制造麻烦,甚至是痛苦,才有存在感,体会到深刻却不健康的联结。

不要以为父母和孩子之间,只有爱,父母和孩子,也可以有很浓厚的恨的。

最后,我想用BBC一个纪录片里,一个被这样的严苛的爱对待过的英国学生,对中国式教育的控诉来结尾。

她本来就是个女学霸,仅仅因为体育不够好,就被逼到崩溃。她精准地描述了这种控制式、压迫式、甚至是羞辱式的爱带来的感觉——

“永远让自己活在与他人的比较里,活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里,并提醒你,即便你竭尽全力,你也不够好。”

对一个孩子是否真的好,不是看你爱的够不够用力,而是要看爱的方法对不对。方法不对,过于沉重、带着恐惧和匮乏、充满苛责的爱,只会成为孩子的负担,让他们不被理解、失去自由,束手束脚。
帐号已注销
2022-09-12 · 超过96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3万
展开全部
近年来家庭教育一直是热门话题,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从“殴打虐待”、“青少年犯罪”到“未成年人自杀”,各种成长悲剧,无不折射出当下家庭教育的困境。家长们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既重视家庭教育,又不懂家庭教育。

科学早教、智力开发、亲子关系、青春期沟通……这些书籍成为家长们的枕边常客。虽然已将书中的理论铭记在心,但面对孩子成长中的实际问题时,还是忍不住或者说习以为常地对孩子进行“中国式家庭教育”。

现在的很多家长都可以称为“中国式家长”,这是指中国的大部分家长都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而在教育过程中又存在着心灵施暴或者过分溺爱等特点。相信大家都对“妈妈都是为了你好。”这句亲妈极具杀伤力的话记忆深刻,而这句话长久以来限制了多少孩子们的自我。

中国式教育往往会把孩子看得太重,存在着一旦有了孩子,全家人的生活就完全围绕着孩子进行的普遍现象。下班后,不管多累都得辅导孩子写作业,或者陪孩子玩;周末也不敢轻易约朋友,得陪着孩子上辅导班;连难得的年假出游,都要选个适合孩子去的地方。这种全家围着孩子转的方式,不仅父母会精疲力尽,孩子也得不到足够的空间成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期待sdl

2022-08-12 · TA获得超过67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02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0.4万
展开全部
很多的中国的父母喜欢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因为他们相对来讲对孩子的付出是相对来讲是比较多的,所以他们也寄予了更大的希望。
首先,付出越多,那么希望就越多,所以这一份压力会转接到孩子的身上。他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希望,在自己的愿望去走,去实现自己的没有实现的一些理想和抱负。
第二,我们的父母跟一些国家的父母,他们付出更多,那么他们所寄托的东西也会更多。因为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没有不求回报的付出,也没有说完全不记代价的父母之爱。
第三,这也是跟我们的一个传统习惯,传统习俗是相关的。因为望女成凤,望子成龙,这样传统的思想根深蒂固,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然后能够光宗耀祖。
最后,作为子女的话,有些事情要顺应父母的想法,但是有些事情也要有自主的决定,不能够过于依赖父母。过于依赖父母的下场就是你要不断的去按照他们的想法,按照他们的规划去走,这样跟自己的理想也是相违背的。
像我就是对父母索取太多了,然后就在父母他们的期望也会越大,所以这个时候也会形成一定的矛盾和压力。到最后反而会成为双方的一个负担,成为双方感情挣脱的一个导火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