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的文言文
1. 找篇文言文
1.陆游筑书巢原文: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病 *** ,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闲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如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选自《渭南文集》译文: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环顾,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 *** ,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
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也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象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说的鸟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
客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已进屋的,也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确实这象鸟窝。”2.董遇谈“三余”勤读原文: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选自《三国志·董遇传》译文: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
意思是:“读书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
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下雨的日子一年四季都有余。”
3.智永与“退笔冢”原文:永公住吴兴永欣寺, 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
所居户限 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
后取笔头瘗之,号为“退笔冢”。--选自《书断》译文: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以后有十瓮写坏的毛笔头,每瓮都有几担(那么重)。
来求取墨迹并请写匾额的人多得象闹市,居住的地方的门槛因此被踏出窟窿,于是就用铁皮包裹门槛,人们称之为“铁门槛”。后把笔头埋了,称之为“退笔冢”。
4. 张溥与“七录斋”原文:(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选自《明史· 张溥列传》译文:张溥小的时候就很好学,所读的书必然要手抄下来,抄完了,朗诵过了,就焚烧掉,然后又抄,像这样六、七此才算完。
右手拿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老茧。冬天手的皮肤都冻皱裂了,每天把手放在热水里浸好几次。
后来把他读书的房间称为“七录”……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问他索取诗文,他不起草,当着客人面写作,一会儿就写好了。因为这个,他的名声在当时最响5.晋平公炳烛而学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 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年近七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炳烛而学?”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其君主的呢?”师旷回答说;“我怎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过: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点燃蜡烛照明,比摸黑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好啊!”6.高凤专心致志原文: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
妻常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
妻还怪问,乃省。--选自李贽《初潭集》译文:高凤,字文通,家里把种田作为职业。
妻子曾到田地(工作),在庭院里晒麦,让高凤看守着鸡。正值天下着暴雨,高凤拿着竹竿诵读经书,没有发觉雨后地上的积水使麦流走了。
妻子回来感到惊讶询问,高凤才醒悟过来。7.为人大须学问原文:(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
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
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莅事惟烦。
’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选自吴兢《贞观政要》译文: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非常需要学习与求问。我过去因为许多凶敌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参与军事,没有空暇读书。
近来,到处安静(没有纷乱),人在殿堂,不能亲自拿着书卷,(就)命令别人读给我听。做国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都在书里。
古人说:‘不学习,一无所知,处理事情只有烦恼。’不只是说说,回想年轻时的处。
2. 【寻找一篇文言文是一篇我国古代最短的文言文,才没几个字,不过很
割席分坐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无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着,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翻译: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子里锄菜.地上有一块金子,管宁看见,照旧挥锄除草,看它跟瓦片、石头没有什么不同;华歆看见,把金子拾起来,丢下锄头离开了.他们有曾同坐在一块席子上读书,正好有官员乘着大车、戴着官帽经过门前.管宁(无动于衷),依旧读书;华歆却把书扔下,出去观看.管宁把所做坐的席子割作两半,跟华歆分开坐.他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子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翻译: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齐秦青的技艺,就自以为已经学齐了,于是告辞回家.秦青也不留他,在郊外的大路上为他设宴送行,并且拍者节拍放声唱起悲凉的歌儿,歌声振动了树木,音响阻止了行云.薛谭于是道歉,要求回来,从此再也不敢说回家.指鹿为马八月己亥,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翻译:八月己亥日,赵高想作乱,恐怕群臣不听他的,于是他先做试探,牵着一头鹿献给二世,说:“这是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叫鹿作马.”赵高就问左右大臣,大臣们有的沉默不表态,有的说是马来迎合赵高,有的说是鹿.赵高(后来)就暗中借法律手段,陷害了那些说是鹿的人.此后,大臣们都害怕赵高.列子古人作出,又不作正局,善以奇为正,赵吴兴所以不入晋唐人室也,兰亭作非不正,其径岩用笔处无迹可寻!列子余作出三十余年见此意耳古人,作出常有论书之语,余皆学而习之!是其中一个么?。
3. 找经典的古文
出师表
诸葛亮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4. 寻找优秀的古文
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唐王勃作。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 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对仗工整,言语华丽。
关于《滕王阁序》的由来,唐末王定保的《唐摭言》有一段生动的记载。原来阎公本意是让其婿孟学士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谦让时,王勃却提笔就作。阎公初愤然离席,至配室更衣,专会人伺其下笔。初闻“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觉得“亦是老生常谈”;接下来“台隍枕夷夏之郊,宾主尽东南之美”,公闻之,沈吟不言;及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乃大惊“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出立于勃侧而观,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5. 想找一个文言文的原文
19、关羽刮骨疗毒 关羽曾经被乱箭射中,箭穿透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了,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
医生说:“箭头有毒,毒已渗入到骨头里,应当刨开臂膀,刮掉渗入毒药的骨头,除掉毒药,这样病才能根除。”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医生刨开。
当时关羽恰好邀请各位将领在一起喝酒吃饭,臂膀上的鲜血淋漓,溢出盘子,而关羽却依然吃烤肉,举起酒杯喝酒,谈笑自若。 20.白毛女 【原文】 佃户杨白劳,早失偶,育有一女,名曰喜儿,许配同村大春。
地主黄世仁,为富不仁,以田赋相逼。杨号呼无路,遂自尽。
喜儿顿陷虎口,为黄所污。既而黄又欲售之。
喜儿无奈,遂中夜脱逃,走深山而匿,撷(采摘)果自食。为延生报仇,潜入古寺,攫(抓)供品以啖,人皆以为鬼魅。
后义军(指解放军)至,为大春截获。大春熟视(仔细看),乃喜儿也。
喜儿自述坎坷,二人不胜唏嘘(感慨的样子)。此正可谓:漫漫长夜见旭日,地覆天翻人间易。
自此世上无苛政(残酷的政令),豺狼虎豹成灰烬。 【译文】 有个佃农名叫杨白劳,早年失偶,养育了一个女儿,名字叫做喜儿,许配给了住同一个村子里的名叫大春的青年。
(村里有个)地主叫黄世仁,(此人)为富不仁,逼(杨白劳)交租,杨白劳呼喊求助无路可走,于是自杀而死。喜儿立刻陷入虎口,被黄世仁所奸污了。
接着黄世仁又想把喜儿卖掉。喜儿没有办法,就在半夜里逃跑了,跑到深山然后躲藏起来,采摘野果吃。
为了报仇而生存,偷偷进入古寺,抓人们供给菩萨的供品吃,人们都以为她是鬼。后来解放军到来,(喜儿)被大春抓住了。
大春仔细看看,正是喜儿啊!喜儿自己说出了(她)的坎坷经历,两个人不由得感慨起来。这正是:漫漫长夜后终于看见日出了,地覆天翻(的革命)让劳动人民都当家作主人了。
从此世界上没有残酷的政令,豺狼虎豹般的压迫者都被人民烧成灰烬(打倒了)。 23:邴原泣学, 【原文】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译文】 邴原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去逝了,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忍不住哭了。
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什么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
我一来羡慕他们没有丧父,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
老师怜悯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说:“(我)没有钱读书。”老师说:“孩子你如果有志向,我可以白教你,不用交钱。”
于是,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背诵了《孝经》和《论语》。
24、小儿饲鹊 【原文】 庭有树,其上一巢,鹊育二子,日呱呱自鸣。后值狂风,树折巢毁,二雏坠地。
一儿见之,不胜喜,怀而归,旦夕喂之,爱甚,稍长而飞。一猫袭来,攫而去,儿亟逐之,不及,蹬足而泣。
儿曰:“早知是,吾放汝林间,且不为猫所食也。此及吾之过也。”
【译文】 院子里有棵树,树上有一个鸟巢,喜鹊在巢中喂养两个孩子,每天它自己在那里呱呱地叫着。后来遇到狂风,树枝折断了,鹊巢毁坏了,两个小鸟掉在地上了。
一个小孩看见了,不禁欢喜,把小鸟抱了回去,每天早晚喂养它们,非常喜欢,等它们渐渐长大才能飞。一只猫过来袭击,叼走了小鸟,孩子立刻去追猫,未赶上,顿时停下来哭泣。
小孩说:“早知道这样,我把你们放回林间,(你们)就不会被猫吃了。这是我的过错啊!” 25、刘氏善举 【原文】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
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
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丧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尽(几乎全部烧光),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译文】 刘某某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生养有一个儿子。她白天在田间耕作,晚上点着蜡烛在织机上纺织,一年到头都是这样。
邻居中有穷困的,她总是能够拿一升一斗的粮食周济他们。偶尔有没有穿的,她就拿自己的衣服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说她太好了。
然而她的儿子不理解,心里很有怨言。母亲就告戒他,说:“对别人做好事,是人的本分,哪一个人没有急窘的事情遭遇呢?”母亲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都被烧毁,乡邻们都主动地给予他们衣物,并且为他们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念刘寡妇的情呀。
到这时刘寡妇的儿子才明白善举的作用。 26、枭逢鸠 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说:“你要到哪里去?”猫头鹰说: “我要搬到东面去。”
.斑鸠说: “为甚麽缘故呢?” 猫头鹰说: “村里的人都讨厌我叫的声音,为了这个缘故,我要搬到东面去。”斑鸠说:“你要是能改变了叫的声音,那就好了; 要是不能改变叫的声音,就是搬。
6. 寻找两篇简短的古文
1.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读孟尝君传——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3.《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4.《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