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朱允炆最后到底去哪了?

 我来答
承吉凌8580
2022-07-22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6.2万
展开全部
明朝 历史 上谜团不少,早期最大的一个谜题就是:靖难之乱中,建文帝最后到底去哪了?

我的结论是:他没死,至少没有死在朱棣攻入南京的时候,但最终他也没有选择复国,而是自我流放了。

清朝的史官对建文帝的下落争论很多,现存乾隆年间刊刻的《明史·建文纪》中(这部明史是号称“事信而记”,史料可信度很高)记录原文是:“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或云帝由地道出亡。”

这什么意思呢?就是指朱棣的部队进入皇宫后,已经燃气熊熊大火,建文帝不知所踪,后朱棣派人从火里找到了建文帝夫妇的尸体,但民间也有传言说建文帝是通过地道逃跑了。

可想而知,在距离建文帝失踪仅200年左右的清朝,对他的去向已经有很大的争议了。

无风不起浪,清代史学家张岱曾经写下的《石匮书·胡濙列传》记录了这样一段话:

“时传建文崩,或云逊去,诸旧臣多从建文去者。文皇益疑,遣胡濙巡天下,名访张邋遢,又名搜书,遍行郡县察人心...传言建文蹈海去,文皇分遣内臣郑和辈浮海下西洋。至是,文皇疑始释。”

也就是说朱棣当时专门曾派大臣胡濙和内宫太监郑和前往南方、海外搜寻建文帝下落。具体是否真的是派去搜寻建文帝,现在已不可知,但胡濙奉皇命巡访张邋遢,着实古怪;郑和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典故人尽皆知,并未给明朝带来多大的贸易红利,明朝后期反而实行了海禁,行程目的确实也难以自圆其说。

民国时期,考古学家孟森曾发表《建文逊国考》一文,里面直接写了自己的怀疑:“成祖命中使出其尸于火,已验明的系建文,始以礼葬,则何必疑于人言,分遣胡濙、郑和辈海内海外,遍行大索二十余年之久?”

清朝民间曾流行过两本野史书籍,分别是史仲彬著的《致身录》,程济著的《从亡随笔》,这两部书以老师相称建文帝,从自述口吻描述了陪伴在建文帝身边流亡民间的记录。这里面记载的建文帝行踪大致如下:

燕王朱棣攻入南京时,朱允炆听从翰林院编修程济建议,借纵火出走流亡,建文帝朱允炆剃发易容,化妆成为行脚僧,带袈裟、僧帽、僧鞋、剃刀,银元宝十锭等,随身紧急造了一份度牒,上面写道:“应文从鬼门出,其余人等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时分在神乐观的西房会合。”随后朱允炆一行自江苏沿着长江逆流而上,经湖北转道去了云南,并在云南、四川一带徘徊,途中遇到不少建文时期旧臣,皆痛哭流涕,叩首行礼,原工部尚书严震遇到小皇帝朱允炆后,为了不泄密,甚至自缢于驿站。

这可能也是民间一直传说朱允炆流浪为僧说法的来源,但野史毕竟不可全信,是否为真不足考,不过明史记载确实严震奉皇命出使安南(今越南),在返回途中自缢去世。

还有一首诗,传说是建文帝所著:

流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

乾坤有恨家何在?汉江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

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此诗是否为朱允炆所著,不可考,但确实意境和品味中体现出浓浓的流亡情怀,颇有帝王气相。

明朝末年大儒钱谦益曾驳斥过这两部野史,认为内容不可信,不过他看来,建文帝也未死,他在给赵士喆写的《建文年谱》做序时,专门提到:“而赵君之为斯谱,本天咫,述民彝,备国故,搜遗忠。……(帝)分毫不忘天下之心……朝于黔而夕于楚。”

在难辨真伪的情况下,建文帝或自焚,或出亡,或流浪云南的说法,都被后世记载下来,成为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皇帝逃亡故事”。

不过,抛开这些史书纷扰,其实让我们穿越回到那个四处火起,危若累卵的时候,其实朱允炆的心已经死了,他的威严和正义都已经没了。

不管他害不害怕生死,他的政治生命已经结束了,他的性格被明确记录是犹豫、懦弱、胆小、冲动而文质彬彬的一个人,这样的性格天生就不适合作为雄主坐拥天下,只是适合做个安静生活的书生,因此正如同很多同情朱允炆的人一样,我也希望他能在火光中逃出生天,远离这纷繁诡谲的人世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