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外教学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初探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际准》)设置的四大学习领域之一,第一学段(1~3年级)为“实践活动”,第二学段(4~6年级)为“综合应用”。理解和把握这一学习领域的教育价值、基本要求和教学原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育价值
1992年国家教委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已将“活动”列入课程,由学科和活动构成新的课程体系。《标准》通过调整课程结构,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知识性领域之外,设置“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沟通了现实世界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之间的联系,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融为一个整体,促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设置“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也必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亲自实践、互相合作、共同探索、交流想法、修正错误,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基本要求
在《标准》中,“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基本要求是: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口赵云峰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在第二学段,要求学生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三、“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素材
新课程实验教材中,“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从以往过于注重学科功能,强调知识性转变为重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要以数学教材为载体,综合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挖掘适合学生实际的“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素材。尽管实验教材每册中都安排了一些综合实践的内容,如,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安排了“表面积的变化”、“大树有多高”、“算出它们的普及率”三个内容,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安排了“确定起跑线”、“折扣”、“纳税”、“合理存款”四个内容。但是,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实践与综合应用味道还是不浓。因此,教师除了选用教材中的内容外,还要联系当地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现实生活中提炼适合于学生活动的素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教材内容的拓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往往是在吸收、积累和消化大量的知识材料的基础上,在某个适宜的时刻豁然开朗,结出思维的奇花异果。因此,我们在选择“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素材时,要善于拓展教学内容,以丰富学生的信息储备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课堂上不可能对学生说出的多种推导方法一一进行剖析,我们可以利用“实践与综合应用”课,让学生将等分若干份的圆,拼成近似的三角形、梯形等多种已学过的图形,自己证明圆面积公式,从而拓宽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进一步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来龙去脉。
2.生活问题的解决。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观。为了使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拉近数学与人和自然的距离,“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素材的选择要注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后,让学生测算粉刷自己所在教室的费用、设计合理的包装方法、自己测算一块石头的体积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小型课题的研究。引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也是“实践与综合应用”的重要内容。这种研究,就是在教师指导下,以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激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与现有条件,通过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提出问题、自主选择研究课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其个性的发展。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学生知道了“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圆形。在学生说出窨井盖一般也做成圆形后,我引导学生去研究:为什么窨井盖一般也做成圆形?教学圆的周长后,引导学生研究:在400米比赛时,为什么运动员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
4.教具学具的制作。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制作教具或学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已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同时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方法。如,教学“角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制作活动角,并用自制活动角比较角的大小,这样,学生对“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就有了深刻的印象。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让学生自己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将其展开,让学生形成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正确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原则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增设旨在帮助小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教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践性原则。“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思考归纳,可以从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技能和技巧。所以教师必须以活动的方式设计教学环节,组织全体学生参与活动,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寻找规律。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尝试和创造的实践过程,获得直接经验,丰富感性认识。
2.主体性原则。现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灌输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所以,“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
3.趣味性原则。“兴趣提最好的老师”,“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新增设的学习领域,让学生对学习这个领域的知 识感兴趣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4.开放性原则。开放性的教育能营造一个无“权威”束缚的、民主自由的环境,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机会,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实践与综合应用”不仅要改进和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还要注重活动范围的拓展,不应只局限在课堂里,要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设计活动时,要充分利用社会、家庭教育的资源,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解决活动中的问题,从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
5,创新行原则。创新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开发学生创造力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措施。在“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中,要着力营造民主性的教学气氛,创设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组织自主性的探索活动,实行激励 性的学习评价。
6,探索性原则。“实践与综合应用”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不仅自觉地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而且要对未知世界积极主动地探求。在教学时,教师要努力使教学活动富有探索性,为学生创设进行观察、探索、发现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联想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新知,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自觉进行探索新知的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索的兴趣。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讨论,从而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7.合作性原则。合作是每一个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素质,儿童尤其需要具有充分的合作精神。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各种问题。这样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产生共生效应,达到共同发展。同伴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
还使学生逐渐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养成容纳不同意见的习惯,使谦虚与自信相结合,培养主动的开拓精神。
8.多样性原则。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教师应当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责任编辑:曹文◇
一、“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育价值
1992年国家教委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已将“活动”列入课程,由学科和活动构成新的课程体系。《标准》通过调整课程结构,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知识性领域之外,设置“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沟通了现实世界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之间的联系,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融为一个整体,促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设置“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也必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亲自实践、互相合作、共同探索、交流想法、修正错误,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基本要求
在《标准》中,“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基本要求是: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口赵云峰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在第二学段,要求学生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三、“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素材
新课程实验教材中,“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从以往过于注重学科功能,强调知识性转变为重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要以数学教材为载体,综合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挖掘适合学生实际的“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素材。尽管实验教材每册中都安排了一些综合实践的内容,如,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安排了“表面积的变化”、“大树有多高”、“算出它们的普及率”三个内容,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安排了“确定起跑线”、“折扣”、“纳税”、“合理存款”四个内容。但是,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实践与综合应用味道还是不浓。因此,教师除了选用教材中的内容外,还要联系当地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现实生活中提炼适合于学生活动的素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教材内容的拓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往往是在吸收、积累和消化大量的知识材料的基础上,在某个适宜的时刻豁然开朗,结出思维的奇花异果。因此,我们在选择“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素材时,要善于拓展教学内容,以丰富学生的信息储备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课堂上不可能对学生说出的多种推导方法一一进行剖析,我们可以利用“实践与综合应用”课,让学生将等分若干份的圆,拼成近似的三角形、梯形等多种已学过的图形,自己证明圆面积公式,从而拓宽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进一步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来龙去脉。
2.生活问题的解决。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观。为了使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拉近数学与人和自然的距离,“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素材的选择要注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后,让学生测算粉刷自己所在教室的费用、设计合理的包装方法、自己测算一块石头的体积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小型课题的研究。引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也是“实践与综合应用”的重要内容。这种研究,就是在教师指导下,以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激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与现有条件,通过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提出问题、自主选择研究课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其个性的发展。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学生知道了“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圆形。在学生说出窨井盖一般也做成圆形后,我引导学生去研究:为什么窨井盖一般也做成圆形?教学圆的周长后,引导学生研究:在400米比赛时,为什么运动员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
4.教具学具的制作。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制作教具或学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已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同时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方法。如,教学“角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制作活动角,并用自制活动角比较角的大小,这样,学生对“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就有了深刻的印象。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让学生自己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将其展开,让学生形成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正确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原则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增设旨在帮助小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教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践性原则。“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思考归纳,可以从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技能和技巧。所以教师必须以活动的方式设计教学环节,组织全体学生参与活动,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寻找规律。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尝试和创造的实践过程,获得直接经验,丰富感性认识。
2.主体性原则。现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灌输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所以,“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
3.趣味性原则。“兴趣提最好的老师”,“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新增设的学习领域,让学生对学习这个领域的知 识感兴趣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4.开放性原则。开放性的教育能营造一个无“权威”束缚的、民主自由的环境,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机会,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实践与综合应用”不仅要改进和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还要注重活动范围的拓展,不应只局限在课堂里,要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设计活动时,要充分利用社会、家庭教育的资源,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解决活动中的问题,从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
5,创新行原则。创新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开发学生创造力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措施。在“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中,要着力营造民主性的教学气氛,创设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组织自主性的探索活动,实行激励 性的学习评价。
6,探索性原则。“实践与综合应用”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不仅自觉地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而且要对未知世界积极主动地探求。在教学时,教师要努力使教学活动富有探索性,为学生创设进行观察、探索、发现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联想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新知,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自觉进行探索新知的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索的兴趣。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讨论,从而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7.合作性原则。合作是每一个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素质,儿童尤其需要具有充分的合作精神。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各种问题。这样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产生共生效应,达到共同发展。同伴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
还使学生逐渐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养成容纳不同意见的习惯,使谦虚与自信相结合,培养主动的开拓精神。
8.多样性原则。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教师应当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责任编辑:曹文◇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