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哲学与艺术精神:方东美庄子美学现代阐释|庄子的哲学是美学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方东美先生一生致力于阐扬光大中国哲学的“生命精神”,其生命哲学、生命美学在他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的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奠定雏形,1947年迁台执教杏坛、春风化雨30载,学术场域虽换,但命脉不息,学术历程仍是围绕“生命”这一核心继续深化拓展、耕植不辍,至形成一个旁通统贯的生命本体论哲学体系,卓尔不群,自成一家,在台港及海外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方东美并不专门研究美学,但他以深湛的哲学功力,加之哲学与美学之亲缘关系,从哲学视野透视中国美学、中国艺术,亦不无精微睿见,甚至是自有一番高格。如果说与方先生同时并同样投注了大量心力于“生命美学”建设的宗白华先生更倾向于从具体的艺术作品的创作中提炼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方东美则更多从生命哲学本体论建构的角度彰显了道家哲学的艺术精神,虽然二人致思取向有所不同,但都极重视对《周易》生命精神与《庄子》艺术精神的阐发与融通。方东美从“普遍生命”看庄子,认为道家哲学充满了艺术情调与美感,并最为用力于阐发出庄子思想之超越性的“大美”,运转不息的“生生之美”,“乘虚凌空”、“积健为雄”的刚性之美,为其生命美学的建构增添一股磅礴雄浑之气。
一、“诗人兼哲学家”:方东美与庄子
1964年,方东美参加檀香山夏威夷大学举行的“第四届东西方哲学界会议”,在会议上大放异彩,会后面对记者“属何宗派”的提问。他曾回答:“在家庭传统上我是儒家,在性情契合上我是道家,在宗教启发上我是佛教徒,但就后天训练而言,我是一个西方人。”按方东美自己的说法,其在性情上契合道家,主要是指庄子。庄子可以说是方东美的千古知音。
庄子之语言被方东美随手点化,写情达理,皆成化境。最体现方东美个人性情的《坚白精舍诗集》,更是多处借庄子之语来抒怀畅意,寄寓幽情。如1940年秋,方东美感怀离开南京三年,心中悲凉,作“凄凉故园三年别,惆怅寥天一梦巡。秋叶春花时溅泪,移情睿哲作诗人。”(《凄凉》)1945年抗战胜利后回到南京,他曾想“研庄兼写易,茫若逐忘筌。”(《书斋冥坐》)1947年夏乘机飞往台北,感慨万千,“鲲化乘天正,泠然物外游,培风穿闲气,投影擘洪流。感客魂频抚,庄生梦博搜,炎州六月息,怡然不知愁。”(《台湾杂咏·飞机越温州渡海到台北》)1965年离家去国、邈尔一身率成绝句“坐忘年月兼生日,浃化穷神独影尊;不向人间问何世,天宗德本人玄门。”(《自题小照》)等等。不仅诗词浸润了庄子精神,方东美性情孤傲又常怀赤子之心,无不与庄生同出一源。方东美自称自己是“诗人兼哲学家”,这一点和他对庄子的评价遥相呼应,“庄子是兼有诗和哲学两方面造诣的伟大天才,作为一位诗人,他带有浓厚的情感,作为一位哲学家,他献身于精神生命的高扬。”方东美用生命体验庄子,两相契合,所以也尤能钟情于庄子所开启的中国之艺术艺境。
庄子之思想智慧还启发方东美做学问的方法和写作风格。方先生把学人的研究态度分为三种:蚯蚓恳园、骊龙戏珠、老鹫抟云。蚯蚓恳园是一种沉潜濡染的深功夫,骊龙戏珠是探索玄理奥义的把玩姿态,老鹫抟云是一种高处旷观、整体俯察的视野。哲学涉及范围广、流派多、问题盘根错节,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老鹫抟云的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廓落长空,浩荡云气,老鹫振翼乘风,回旋绝世,上凌飘渺烟雾,下掠碧海沧波,自在流眄,去来都无拘束,有时摩闪双眼,俯瞰荒峰隐隐,废港悠悠,嘹唳数声而已。此种‘自提起神于太虚而俯之’的精神亦是学人不可或缺的要素。”老鹫显然化用自《逍遥游》篇中的大鹏鸟,大鹏鸟抟扶摇而上,直探云霄、入于太虚之境,继而临空俯视,人间世百态尽在眼底,隔着距离更看得完整真切。方东美自己的文章正是如此,他不热衷于蚯蚓恳园的细密工作,而是辅以采取骊龙戏珠的赏玩心态,遍索中西印、儒道释诸家哲学,化作“形而上”的哲学“旷观”,厘清中西哲学的大纲大条,直透精神。在《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一书的献辞中他交待自己“旨在以形上学为主直探中国哲学之精神”。方东美在授课中反复以通俗一点的“坐飞机”一说来形容这种方法,不管是老鹫还是飞机,都是大鹏之喻。大鹏在《庄子》中是逍遥游的象征,而在方东美这里显然是取其词不取其意,变作一种研究方法论。
方东美的哲学文章,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写成(不包括全集中其学生根据上课笔记所整理的部分),都深得庄子汪洋恣肆,浪漫超逸的文风,化而出之为方氏特有的优美典雅、瑰丽奇特,哲学睿见赋之以诗意表达,具其祖方苞所代表的桐城派所称道的义理与辞章之兼美的特色。方东美尤能欣赏怀特海所谓的“哲学与诗境相接”一说,即“哲学的高度发展总是与艺术上的高度精神配合,……中国人总以文学为媒介来表现哲学,以优美的诗歌或造形艺术或绘画,把真理世界用艺术手腕点化,所以思想体系成立的同时又是艺术精神的结晶。”也就是庄子所谓的“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以艺术的情操发展哲学的智慧,成就哲学思想体系。所以方东美极重视“点化”这一说法,庄子就常以艺术的才情,把有限的质的宇宙点化成无穷的美的境界。庄子对于寻常的图像语言之“正名指实”功能的怀疑,“言者不知,知者不言”,强调一种无言之美,“寓言、重言、卮言”是庄子借以达意的不得已之手段,以一种“诗”的、“美”的语言行文,故其气象瑰玮奇丽,文风深闳而肆、大气磅礴。方先生深得其要,他的哲学著作,能把严谨的逻辑掩映在大量的诗词、戏剧、寓言、故事之中,才思奔放、淋漓酣畅又超脱空灵,戛戛高致。牟宗三曾不点名的批评方东美是“用审美的兴会来讲儒家,……其实这是很差劲的。”哞宗三由于自身的学术立场虽不能认同方东美“以诗达思”的方法,但极精要的点出了方东美的学问特色,却是事实。方先生妙喻宇宙乾坤为戏场,将生命比为戏情,生命情调展开在演戏的神韵与美感中,读方东美的哲学文章,也如欣赏戏剧一般,满溢乐趣与美感。
二、道家哲学的艺术情调与美感
原始儒家与原始道家是方东美最看重的中国思想之两大流派,中国人对美的看法,孕育在道家和儒家中。在方东美看来,庄子是融贯《周易》与《老子》的哲学家,对中国艺术精神最能曲为表达。方东美多次提及庄子的学说综合了孔子和老子,“庄子立言,上合老、孔,所以说得最妙。”“庄子之所以能有如许成就,乃是因为他不仅仅是个道家,而且受过孔孟之相当影响。”“庄子把老子和孔子的智慧推展到极点,同时也为一千年以后的大乘佛学融入中国哲学而铺路。”庄子被方东美当成儒道两家系统的集大成者来看待,是方东美心中最理想的哲学家。同时由于他论原始儒家不重《论语》,而是以《尚书》和《周易》作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经典,尤钟情于《周易》,所以说庄子综兼老、孔,实际上是融合发展了《周易》和《老子》。老子庄子学说一脉相承已是通识,《周易》与《庄子》之间血缘关系也论者众多,如朱伯昆先生认为:“《彖》文多韵语,同老庄著作为一类,作者为南方人。”持中国哲学“道家主干说”的陈鼓应先生,更是详细论证了“《易传》主体思想乃属老庄哲学发展之系脉。”所以,胡军教授认为方东美以《周易》来阐述儒家思想,范了“张冠李戴”的错误,“他所谓的儒家哲学却也成了道家的哲学”,并认为“方东美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新道家”。而把方东美划归为“现代新儒家”的余秉颐也强调“将学者和诗人的方东美视为一位富于道家气质的现代“雅儒”。目前内地学界对于方东美的学派归趋问题争论不息,某种程度上与方东美不太重视各学派之间的差异性,而是全力求各学派之通性以发掘中国哲学“一以贯之”的精神义相关,他把庄子定位为“道家兼儒家的雅儒”,通过对《庄子》文本阐释来打通儒道,阐扬最能与西方哲学抗衡的中国哲学精神、艺术精神。方东美的哲学、美学体系建构与他对《庄子》一书的阐释极为关系密切。
一、“诗人兼哲学家”:方东美与庄子
1964年,方东美参加檀香山夏威夷大学举行的“第四届东西方哲学界会议”,在会议上大放异彩,会后面对记者“属何宗派”的提问。他曾回答:“在家庭传统上我是儒家,在性情契合上我是道家,在宗教启发上我是佛教徒,但就后天训练而言,我是一个西方人。”按方东美自己的说法,其在性情上契合道家,主要是指庄子。庄子可以说是方东美的千古知音。
庄子之语言被方东美随手点化,写情达理,皆成化境。最体现方东美个人性情的《坚白精舍诗集》,更是多处借庄子之语来抒怀畅意,寄寓幽情。如1940年秋,方东美感怀离开南京三年,心中悲凉,作“凄凉故园三年别,惆怅寥天一梦巡。秋叶春花时溅泪,移情睿哲作诗人。”(《凄凉》)1945年抗战胜利后回到南京,他曾想“研庄兼写易,茫若逐忘筌。”(《书斋冥坐》)1947年夏乘机飞往台北,感慨万千,“鲲化乘天正,泠然物外游,培风穿闲气,投影擘洪流。感客魂频抚,庄生梦博搜,炎州六月息,怡然不知愁。”(《台湾杂咏·飞机越温州渡海到台北》)1965年离家去国、邈尔一身率成绝句“坐忘年月兼生日,浃化穷神独影尊;不向人间问何世,天宗德本人玄门。”(《自题小照》)等等。不仅诗词浸润了庄子精神,方东美性情孤傲又常怀赤子之心,无不与庄生同出一源。方东美自称自己是“诗人兼哲学家”,这一点和他对庄子的评价遥相呼应,“庄子是兼有诗和哲学两方面造诣的伟大天才,作为一位诗人,他带有浓厚的情感,作为一位哲学家,他献身于精神生命的高扬。”方东美用生命体验庄子,两相契合,所以也尤能钟情于庄子所开启的中国之艺术艺境。
庄子之思想智慧还启发方东美做学问的方法和写作风格。方先生把学人的研究态度分为三种:蚯蚓恳园、骊龙戏珠、老鹫抟云。蚯蚓恳园是一种沉潜濡染的深功夫,骊龙戏珠是探索玄理奥义的把玩姿态,老鹫抟云是一种高处旷观、整体俯察的视野。哲学涉及范围广、流派多、问题盘根错节,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老鹫抟云的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廓落长空,浩荡云气,老鹫振翼乘风,回旋绝世,上凌飘渺烟雾,下掠碧海沧波,自在流眄,去来都无拘束,有时摩闪双眼,俯瞰荒峰隐隐,废港悠悠,嘹唳数声而已。此种‘自提起神于太虚而俯之’的精神亦是学人不可或缺的要素。”老鹫显然化用自《逍遥游》篇中的大鹏鸟,大鹏鸟抟扶摇而上,直探云霄、入于太虚之境,继而临空俯视,人间世百态尽在眼底,隔着距离更看得完整真切。方东美自己的文章正是如此,他不热衷于蚯蚓恳园的细密工作,而是辅以采取骊龙戏珠的赏玩心态,遍索中西印、儒道释诸家哲学,化作“形而上”的哲学“旷观”,厘清中西哲学的大纲大条,直透精神。在《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一书的献辞中他交待自己“旨在以形上学为主直探中国哲学之精神”。方东美在授课中反复以通俗一点的“坐飞机”一说来形容这种方法,不管是老鹫还是飞机,都是大鹏之喻。大鹏在《庄子》中是逍遥游的象征,而在方东美这里显然是取其词不取其意,变作一种研究方法论。
方东美的哲学文章,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写成(不包括全集中其学生根据上课笔记所整理的部分),都深得庄子汪洋恣肆,浪漫超逸的文风,化而出之为方氏特有的优美典雅、瑰丽奇特,哲学睿见赋之以诗意表达,具其祖方苞所代表的桐城派所称道的义理与辞章之兼美的特色。方东美尤能欣赏怀特海所谓的“哲学与诗境相接”一说,即“哲学的高度发展总是与艺术上的高度精神配合,……中国人总以文学为媒介来表现哲学,以优美的诗歌或造形艺术或绘画,把真理世界用艺术手腕点化,所以思想体系成立的同时又是艺术精神的结晶。”也就是庄子所谓的“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以艺术的情操发展哲学的智慧,成就哲学思想体系。所以方东美极重视“点化”这一说法,庄子就常以艺术的才情,把有限的质的宇宙点化成无穷的美的境界。庄子对于寻常的图像语言之“正名指实”功能的怀疑,“言者不知,知者不言”,强调一种无言之美,“寓言、重言、卮言”是庄子借以达意的不得已之手段,以一种“诗”的、“美”的语言行文,故其气象瑰玮奇丽,文风深闳而肆、大气磅礴。方先生深得其要,他的哲学著作,能把严谨的逻辑掩映在大量的诗词、戏剧、寓言、故事之中,才思奔放、淋漓酣畅又超脱空灵,戛戛高致。牟宗三曾不点名的批评方东美是“用审美的兴会来讲儒家,……其实这是很差劲的。”哞宗三由于自身的学术立场虽不能认同方东美“以诗达思”的方法,但极精要的点出了方东美的学问特色,却是事实。方先生妙喻宇宙乾坤为戏场,将生命比为戏情,生命情调展开在演戏的神韵与美感中,读方东美的哲学文章,也如欣赏戏剧一般,满溢乐趣与美感。
二、道家哲学的艺术情调与美感
原始儒家与原始道家是方东美最看重的中国思想之两大流派,中国人对美的看法,孕育在道家和儒家中。在方东美看来,庄子是融贯《周易》与《老子》的哲学家,对中国艺术精神最能曲为表达。方东美多次提及庄子的学说综合了孔子和老子,“庄子立言,上合老、孔,所以说得最妙。”“庄子之所以能有如许成就,乃是因为他不仅仅是个道家,而且受过孔孟之相当影响。”“庄子把老子和孔子的智慧推展到极点,同时也为一千年以后的大乘佛学融入中国哲学而铺路。”庄子被方东美当成儒道两家系统的集大成者来看待,是方东美心中最理想的哲学家。同时由于他论原始儒家不重《论语》,而是以《尚书》和《周易》作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经典,尤钟情于《周易》,所以说庄子综兼老、孔,实际上是融合发展了《周易》和《老子》。老子庄子学说一脉相承已是通识,《周易》与《庄子》之间血缘关系也论者众多,如朱伯昆先生认为:“《彖》文多韵语,同老庄著作为一类,作者为南方人。”持中国哲学“道家主干说”的陈鼓应先生,更是详细论证了“《易传》主体思想乃属老庄哲学发展之系脉。”所以,胡军教授认为方东美以《周易》来阐述儒家思想,范了“张冠李戴”的错误,“他所谓的儒家哲学却也成了道家的哲学”,并认为“方东美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新道家”。而把方东美划归为“现代新儒家”的余秉颐也强调“将学者和诗人的方东美视为一位富于道家气质的现代“雅儒”。目前内地学界对于方东美的学派归趋问题争论不息,某种程度上与方东美不太重视各学派之间的差异性,而是全力求各学派之通性以发掘中国哲学“一以贯之”的精神义相关,他把庄子定位为“道家兼儒家的雅儒”,通过对《庄子》文本阐释来打通儒道,阐扬最能与西方哲学抗衡的中国哲学精神、艺术精神。方东美的哲学、美学体系建构与他对《庄子》一书的阐释极为关系密切。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