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正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要运用教学这门艺术,从各个环节和因素做起,让化学课更精彩更高效,让初中化学这门新开的自然科学成为学生的欢乐的学习天地。对于初中化学来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时还可能没有掌握其特有的学习方法,所以我们要运用教学这门艺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省时省力。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因此结和我校的“指导自学,以练促能”教学模式,浅谈几点如何构建高效课与大家探讨: 一、课堂要简约、行之有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中心 极值原理,又称简约性原理,即用最简洁、最凝练的模式或定律去囊括和浓缩最大量、最丰富的事物和理象。所以说在化学课堂其实不必要搞的很华丽,而在教学过程中,用最简单,最直接,最明了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所学的重点,难点,及知识要点。就象一把剑一样直击要害,而不必有那么多的花架子。因些我们在化学课之前让学生预习(这样的预习可以有一定的指导,让学生学习起来效果更高),然后在课堂上,直接让学生互动或都提问的形势。这样课堂学习就非常直接简单,简约到,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讨论后能明白的不讲,学生讨论后还不明白的教师给予点拨。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要“精讲”。既然要做到课堂精讲,教师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备课是基础 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功。教师只有备好课,做到有备无患,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应该是演员与观众的关系应该是导演与演员的关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课之前就应该想好如何去做,就好象导演的剧本一样,本节讲的重难点内容,如何突破,如何实施在课前就要想好,才能达到精讲的目的。例如在教到第一章第三小节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时,我在备课过程中设想到把讲台完全让给了我的学生。我预先把仪器和一些药品放在实验桌上,让学生他们自己去观察,然后我就把实验操作的注意点说了一下,让学生到讲台上来边演示边讲解实验操作的注意点,演示完了再让其他同学来指正和评价。这样一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上课的气氛活了,学生们学得有劲,教师教的轻松。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讲得口出白沫,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状况,在课堂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只有在备课过程中都要设想到,在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要真正做到精讲,教师就必须精心设计上课要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竭力避免教学资源和时间的浪费。 2、课堂精讲是关键 课堂是教与学的主阵地,无论是进行何种类型的教育,无论教育发展到何种程度,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要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始终是一个真理。那么,怎样的课堂才算高效呢?最重要的就是在课堂上精讲。在课堂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应该就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的课堂。从新课程的视角来衡量课堂教学是否实现了高效,首先要看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是否达到了相应的维度;其次要看教学过程是否是真正实现了学习效率的提高;最后要看教与学的过程是否是和谐、灵动、充满生命力的,是否能够体现出教、学双方的相互激励、共同成长。哪么这些最终的实现就是要将课堂上的时间还给学生,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要精练,点拨在精确。作为学生必须成为是表演的主体,作为教师应该通过主导性的指导、点播,浓缩课堂学习的过程,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但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演戏”,至多偶尔客串一下“配角”,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必须做到启发性、点播性的讲授,做到点到为止;让你的学生充分去“演”去“练”,在充分地、有效地练的过程中进入“角色”、领悟知识,理解原理,发展能力。 3、精练精反馈是课堂高效明证 精讲到位了,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精练的问题。精练与及时反馈在课堂教学中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讲不练,就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无法反馈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将大量的参考资料上的习题印给学生做,搞题海战术,这种无效的练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而且消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了真正做到精练,我们现在使用的是“习题剪贴法”,即教师在详细了解教材内容(包括教材中的插图、实验活动与探究、讨论、资料、习题等),确定出重点和难点后,把几本参考书上有价值的题目剪贴到一张白纸上,整理成一份考卷。关于“重点知识怎样让学生掌握?难点又准备采取什么方法予以突破?“哪些知识需要进行重新整合?”等等问题,只有通过教师多研究教材,多钻研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来解决。我相信这样做,不仅可以为学生节省了写化学作业的时间,又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练习,大大提高化学课的教学效果。总之,精讲精练及时反馈的目的在于使在学生主动的练习中,认真体会教师的讲,进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古人曰: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教人以渔,终身受用。教会学生学习必须重视方法的传授,即把学习的方法,思维的方法教给学生。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综合学科,它的基础不仅体现在知识方面,而且更重要是在科学思维的方法方面。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学生学习方法的问题,采取的教学方法,必须能促进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领悟和掌握,教法一定要为学法服务。只有这样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达到事北而功半的效果,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因些在课堂上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更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突出科学方法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获取知识的方法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交流与合作等方法,利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去提炼相关化学信息,促使学生在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获取新知识,新思想,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如哪些学法的培养 我们目前的教学,偏重了双基。但我们也看到了这种现状,有些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双基”比较牢固,但成绩一直不理想。这样我们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运用模式中的合作探究,将化学实验合理安排其中;在模式中的总结评价不但要让学生相互点评,同时教师也要重点点评特别是一些学习方法、解题方法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更大,效率更高。 三、化学实验是建构高效课堂的本质 化学是一门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能产生问题和问题情境。好的实验能立刻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利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明显现象使学生感到疑惑和不解,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其产生探究的学习动机,那么就能很顺利地完成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与理解。比如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得出,我们只需要营造这样一个环境就行了:把金属镁、锌、铁、铜分别放在稀硫酸中,让学生仔细观察是否放出氢气,以及放出氢气的快慢,他们就能得出金属的活泼性有快有慢。再如空气的组成用实验测定:当集气瓶内的红磷燃烧完毕,水上升至五分之一时,我立即提出了问题:为什么水只上升五分之一?围绕这个实验,引发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空气的组成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同样,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教师并不一定需要按部就班逐一讲解,而是设计一系列问题逐步引导: 1.氧气和氢气实验室制法的装置及收集的方法有何异同?为什么一个需要加热,一个不需要加热;一个用向上排气法,一个用向下排气法? 2.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应该怎样装配仪器?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又应该怎样收集、验证、验满?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具有连贯性。学生通过讨论能逐一得出结论。所以我在这一内容的处理上由学生自己讨论,然后上台说出他们的实验设计方案,并亲自动手操作整个实验过程,其他学生观察,如有异议,可相互补充,并鼓励创新设计。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我们必须重视和挖掘化学实验的功能。新教材中没有明确的学生分组实验,很多教师怕麻烦,要么不做实验而纯粹讲实验,要么把实验全部作为演示实验处理,甚至将实验的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背记。在从表面上看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但化学实验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等方面的功能给抹杀。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教会学生怎样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需要一个过程,但这种能力一旦形成必将对教学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并将使学生受益终生,从长远角度和知识运用等方面是高效。因此教师必须对化学实验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监控学生,一种可能是实验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白白浪费了时间;另一种可能是学生因随意操作而造成意外伤害。因此,教师在这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必须是严格的,必须让学生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比如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之前必须要对学生说清楚化学实验室中的基本要求,如规范的操作和各种药品的使用与保管等;在进行每一次实验之前要让学生通过预习明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步骤、明确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事先要审查学生的实验设计,并要求学生按规范步骤认真操作;要和学生一起做实验,师生共同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体会成功的快乐、失败的苦涩,师生共同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另外,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要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体验收获的快乐,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通过倾听、交流、合作,学会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人格。 四、媒体运用应简单而清新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教学领域中已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尤其是针对一些微观粒子的运动,速度较慢的化学变化,瞬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化工生产流程,以及一些有危险的实验描述、模拟,是以往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比拟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和虚拟技术“标新立异”的模拟,能很容易地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直观的环境中获得知识。比如讲一氧化碳的性质时,由于一氧化碳有剧毒,而中学化学实验室又没有制取有毒气体的通风橱,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网上资源来完成一氧化碳可燃性、还原性的实验。这些形象逼真的实验时而停止、时而展现、时而分散、时而组合,学生一目了然,无疑会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合理设计“学案”,确保高效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学案”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要求及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情况,为学生设计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材料。其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领学生积极获取知识,习得能力,求得发展。 1、“学案”设计的原则 (1)探索性原则。编写学案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重新实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启发性原则。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顿悟性。 (3)灵活性原则。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在编写时,形式上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内容上也应尽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4)梯度化原则。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5)创新性原则。编写学案时,强调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学案”编制的内容 (1)把教学中常用的基础知识、化学思想、科学方法,以及常规的预习、听课、查阅资料,重点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他们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应用信息和评价信息的能力。 (2)随堂性的“导学提纲”,将本堂学习资料或任务作学法上的加工,转化成学生易感兴趣、易于掌握的具体形式,从而指导学生快速、有效地 学习。在设计上突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练导引,主要是提出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重点知识、难点分析、教学时间安排,以及教学过程中需要的预备知识、工具和参考资料等。二是导学内容,主要是提出学习要求和对知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以及学习的情感、意志、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提出自学思路,提出重点内容或讨论课题等。其重点在于“导”,主要包括向学生导法、导路、导疑、导思。Ⅰ、导法,指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本堂内容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自己分析。Ⅱ、导路,指引导学生理清教材的逻辑顺序,让学生遵路识其真,循序见其明。Ⅲ、导疑,指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质疑问难,学会提出问题,让学生在生疑、答疑中把问题引向深入。Ⅳ、导思,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交给他们科学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会思维。三是评价方法,主要是提出当堂达标的要求和考核办法,其目的是鞭策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适时在课堂的最后一段时间内进行“课堂五分钟达标检测”。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元素及其化合物、基本概念和化学反应原理等,“学案”设计的思路、内容会稍有差别。学生通过“学案”中的课前预设内容的引领,自己阅读教材,独立思考问题,或是小组实验,同学间交流,讨论等方式,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自觉作了对比,带着尚存的疑问走进课堂,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为了达到课堂高效,我们必须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实践、总结、积累,发挥群体的智慧,不断探讨,挖掘自己的潜能,就一定能实现课堂高效化,达到省时又省力的效果。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