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性质与职能,大致分为国家机关、参公单位、事业单位、企业。
1.国家机关
根据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界定和有关部门对公务范围的司法解释,目前国家机关可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类:
(1)党委系统。由于各级党委层次不同,机构设置也有区别,包括党委办公厅(室)、纪检委、政法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
(2)政府系统。由于其复杂的行政职能,机构设置较多,包括人社、财政、交通、公安、建设、科教文卫、审计监察等等。
(3)各级人大及政协机关。对应各自职能下设各专门委员会,统一在本届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4)检法两院。根据其职务特点和公务员法第三条的规定,检法系统另行设置法官、检察官职务,与法官法、检察官法相衔接。
(5)民主党派。其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一样纳入公务员范围,这是我国国家管理体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现实管理需求。
以上部门广义上都纳入公务员管理范畴,但并不能认为在这些系统工作的所有人员都拥有公务员身份。只有在这些部门机关工作、占行政编制的才是公务员。
2.参公单位
参公是我国政府各单位政工干部和工作人员比较口语化的一种表述,全称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法管理。是指对政府委托或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二要使用事业编制,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如中国气象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供销合作总社等。
参公单位一般是党政机关的下级单位或者执法机构,工资待遇完全参照公务员管理 ,都是财政全额拨款。
此外,我国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虽然是非政府性组织,但在很大程度上行使着部分政府机关职能。其机关中正式工作人员,性质虽然不同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在传统管理上历来属于干部范围,对其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3.事业单位
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当前全国事业单位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十八大类。
事业编制可分为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收自支事业编制三种。全额事业编制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城管、学校等。差额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文件)指出,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4.企业
我国企业主要可分为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及民营企业。
(1)国有企业,一般指单纯国有资产投资的企业,财产属于国家,并且由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国有资产投资所举办并实际控制的企业,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生产型,主要是能源、钢铁、制造、建筑等传统支柱工业企业,如中石油和中石化等。二是服务型,这部分企业带有公益服务性质,如国有银行、电力、通信、铁路、出版社等。三是科研型,即同时具备科研与生产性质的科研院所等。
央企是中央管理的企业,是国家支柱企业。所谓“央企”是国有企业的下一级概念,由国家部委代表国务院直接管理。
根据国家持股人持有股份的不同,决定了是独资、控股、还是参股。如果是国家全资的企业(某些军工、通信、政策性机构)就是国有独资企业,如果是第一大股东(股权分散的话不一定必须占51%)就是国有控股企业,股权比例不高的就是参股企业。
(2)民营企业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一)工作内容
公务员是国家政府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具备行政执法权。事业单位是服务性质的单位,通常情况下不具备行政执法权,这是事业单位与公务员之间最大的差别所在。因此,公务员工作比事业单位工作压力稍大。
(二)晋升途径
公务员编制晋升走级别,晋升途径一般是从科级、初级、局级到部级。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考核选拔,不签劳动合同。而事业编制走的是职称,晋升途径一般是由初级工、中级工到高级工,岗位一般分为管理岗和技术岗,需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三)薪酬待遇
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发放,并根据国家财政状况进行调资,公务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一般不受国家约定,由各事业单位根据市场情况而定,事业单位人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国家有关的社会保障规定执行。应该说:同岗位同资历情况下公务员编制比事业编制收入要高一些。
(四)编制、工资来源
公务员编制就是单位工作的正式人员,其工资由财政全供。事业单位工资由财政全供或者财政部分供给或者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工资形式有三种:一种是全额参照公务员待遇,全额财政拨款,像林业局。一种是差额的,给一个百分点,然后自己单位给你发一个百分点,像公立医院。还有一种就是只管编制,不管工资,只给政策。总体而言,事业单位的工资结构和公务员不一样。在编制这方面,公务员考试录用后有公务员编制;事业单位考试录用后是事业单位编制,须参加公务员考试并被录用后,方可转为公务员编制。
(五)招考区别
所有的公务员都是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包括事业单位中的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是不会招考公务员的,事业单位招考,主要是针对科、教、文、卫、交通等系统,报考时还有一些具体限制。如报考教师的,需要教师资格证,报考医院的,需要医师资格证书等。
(六)笔试组织实施机构
公务员考试的笔试组织实施机构是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各省、市人事厅局所属人事考试中心(事业单位,考试中心命题和组织报名、考试属于公共服务机构);事业单位考试的笔试组织实施机构多数委托省、级和地级市的人事厅局所属人事考试中心(事业单位,考试中心命题和组织报名、考试并交用人单位成绩名单,部分单位自行命题组织实施。
(七)考试难度
从目前的考试情况来看,公务员考试较难(试题难不意味着难以考取,难度仅是因为报考人数多而必须增加考试的区分度);事业单位考试较容易(试题简单不意味着容易考取,因针对具体每次考试的报考人数少)。原因有两点:一是事业单位目前在考生心中的认可度比不上公务员,大部分考生认为公务员的行政编制比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制要好得多。第二是事业单位每年考试次数非常多,事业单位考试大部分是由单位自己举行的,所以有人担心公开性不高有失公允。所以事业单位的考试难度也可能会持续加大,甚至和公务员齐平。
希望能够帮到您。
编制共分为三种,分别是行政编制、事业编制、企业编制。
具体情况:
行政编制,专指在党委、政府、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党政部门里面,具有行政身份的那一小部分人,人数很少全国大概700万人,注意不是所有在党政机关的就是行政编。
事业编制,专指在党委、政府、公检法、医生、教师、大型国企中工作的具有事业编制身份的绝大部分人,人数较多。
企业编制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该单位除了有事业人员的编制外,还有的人员按企业用工对待,不占事业编制,他们属于工勤人员(也有事业编制的工勤人员)。二是单位除了事业编制外,另办有企业性质的单位,隶属于这个事业单位,该企业性质单位的人员当然身份是企业员工。
注意:
企业编制与事业编制是在混合使用,但人事管理上身份截然不同。而且因为长期一样的工作,往往连属于企业编制的人员自己都会忽略了其身份。
从待遇上看,理论上说,两者完全是不同的。工资标准/福利标准都执行不同的规定。这点在退休后的待遇就会更明显。
而在实际上,很多单位因为工作需要,特别是混合使用不同编制人员的单位,往往把待遇搞成一样,以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但这只是单位的搞法,换个领导也可以更改,或者有关领导机关要求改正也可以轻易地就改变了这种状况。
2.事业标志,工资也不高,和公务员差不多,甚至比公务员还要略低一些,晋升难度比公务员还要大,有的事业单位甚至没有晋升岗位,不过工作还是比较稳定,也算是铁饭碗。
3.企业单位,比较复杂,有的工资高,有的就低,有的有晋升岗位,有的没有,但是企业单位一般看重的是你的工作量,以及各种业绩,稳定性也没有事业编公务员高,因为私营企业可能随时破产倒闭,不受国家保护不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