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简答题?
要富有成效地实施新的课程计划,发挥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处理好两类课程的关系。最重要的一点是:
课程内容与学科知识无主次、轻重之分。
在当前课程严重脱离实际的情况下,充分肯定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无主次、轻重之分。
课程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原来具备的一定的直接经验的基础上,主要借助书本知识,通过概念和推理来掌握前人留下的间接经验,学习中获得的间接经验占优势;
课程知识则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各类实践活动,获得对自然和社会事务的大量的直接经验。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辅相成,为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扩展资料:
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的关系:
对于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的关系,应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在综合吸取各种观点合理之处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客观地把握。
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把握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上升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认识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
要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意味着要尊重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的要求,又要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内在要求。
无论是分科形态的课程还是综合形态的课程,都面临重新构建体系的任务。“分类是科学的起点”,这一命题仍然是正确的,综合的基础是分类,综合的过程是再分类,综合的结果是更高层次的分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综合课程的构建不同于分科课程,其整合过程具有新的学科课程生成的意义。
综合化发展原因
1、从人类认识发展规律上看。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螺旋式上升的,总要经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在古代社会,人们是把客观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和认识的;到了近代社会,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经历了以分化研究为主的时期;进入现代社会,人类的认识则又呈现为以整体化为主进行研究的阶段。
2、从现代学科发展的特点来看。一方面学科越分越细,门类越来越多,知识总量的增长越来越快;另一方面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交叉日益加剧。在这两方面趋势并存的情况下,如何以有限的时间去掌握和运用无限增长的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知识,是现代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3、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掘来看。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面对所有社会问题,都需要具备运用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为适应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的进程,有人提出“综合就是创造”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