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展开全部
1.就业人数庞大,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形势严峻
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11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01年的5倍多。据教育部统计,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80万,截至当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73%;2005年毕业338万大学生,截至当年9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6%;2006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为76.69%。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平均就业率达到70%;2008年全国毕业生人数为559万,大学生就业率为70%;2009年高校毕业生611万,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4%;2010年的大学生毕业生630万,截至7月1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2%;201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660万,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刘延东表示,201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达到77.8%,连续9年保持在70%以上;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80万人,700多万名中专、职高、技校等也将集中进入就业市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仍将会集中显现。
2.存在结构性“供过于求”的现象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比较旺盛的,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仍然是供不应求的。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结构、职场、经验准入要求等市场需求因素发生的变化与大学生适应这一变化所需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职场经验,就业观念、信息占有、高校分布和专业人数分布不匹配,引发了职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现象。
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11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01年的5倍多。据教育部统计,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80万,截至当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73%;2005年毕业338万大学生,截至当年9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6%;2006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为76.69%。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平均就业率达到70%;2008年全国毕业生人数为559万,大学生就业率为70%;2009年高校毕业生611万,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4%;2010年的大学生毕业生630万,截至7月1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2%;201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660万,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刘延东表示,201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达到77.8%,连续9年保持在70%以上;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80万人,700多万名中专、职高、技校等也将集中进入就业市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仍将会集中显现。
2.存在结构性“供过于求”的现象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比较旺盛的,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仍然是供不应求的。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结构、职场、经验准入要求等市场需求因素发生的变化与大学生适应这一变化所需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职场经验,就业观念、信息占有、高校分布和专业人数分布不匹配,引发了职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现象。
展开全部
1、人事管理制度和企事业、生产企业处于改革调整期
目前高校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改革步伐,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而举步维艰,这与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有关。现在人事管理制度中的户籍、编制、各种指标和档案管理等,都没有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毕业生就业的申请报批手续过于繁杂。国家机关继续推行机构改革,国务院机构改革结束后,省市机构改革马上全面推开。毕业生到各部委系统和各级党政机关就业的人数会相对减少。国有企事业目前依然处于转轨改制、生产企业结构型的调整期,使很多传统的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
2、市场需求、供给、专业与地区之间等存在着诸多不平衡问题
社会对于毕业生学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社会中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短缺,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近些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总体需求信息量呈逐年递减趋势。同时,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存在较大的差距。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重在人品和能力,对专业反而相对看得淡一些。且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的问题,仍然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要难题。有些毕业生感到“找不到理想的单位”,但同时又有许多基层一线的用人单位急需人才但又招聘不到毕业生,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难以对应届大学毕业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客观上反映了毕业生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心态较为普遍。
在供需形势总体平衡的前提下,存在着诸多的不平衡现象。不同专业之间的需求冷热差距相当明显。短线专业的供需比可达1∶30,而有些长线专业的需求则几乎为零。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滞后也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己经市场化,但大学的教育体制改革较缓慢,表现在专业设置调整后,毕业生所学习的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这是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最突出的原因。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有较大的盲目性,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岗位需求不成比例,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不同地区之间的需求反差现象也相当明显。越是经济发达、知识人才密集的地区,对于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越急迫,接收毕业生的量越大;而一些经济相对落后、人才稀少的地区,反而越不好安排毕业生。同时这些边远地区或内地不发达地区,仍然实行计划分配的做法,不利于毕业生求职就业;有些地区实行地方保护政策,收城市增容费,办理毕业生接收手续复杂,户口指标审批难。
目前高校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改革步伐,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而举步维艰,这与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有关。现在人事管理制度中的户籍、编制、各种指标和档案管理等,都没有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毕业生就业的申请报批手续过于繁杂。国家机关继续推行机构改革,国务院机构改革结束后,省市机构改革马上全面推开。毕业生到各部委系统和各级党政机关就业的人数会相对减少。国有企事业目前依然处于转轨改制、生产企业结构型的调整期,使很多传统的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
2、市场需求、供给、专业与地区之间等存在着诸多不平衡问题
社会对于毕业生学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社会中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短缺,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近些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总体需求信息量呈逐年递减趋势。同时,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存在较大的差距。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重在人品和能力,对专业反而相对看得淡一些。且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的问题,仍然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要难题。有些毕业生感到“找不到理想的单位”,但同时又有许多基层一线的用人单位急需人才但又招聘不到毕业生,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难以对应届大学毕业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客观上反映了毕业生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心态较为普遍。
在供需形势总体平衡的前提下,存在着诸多的不平衡现象。不同专业之间的需求冷热差距相当明显。短线专业的供需比可达1∶30,而有些长线专业的需求则几乎为零。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滞后也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己经市场化,但大学的教育体制改革较缓慢,表现在专业设置调整后,毕业生所学习的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这是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最突出的原因。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有较大的盲目性,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岗位需求不成比例,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不同地区之间的需求反差现象也相当明显。越是经济发达、知识人才密集的地区,对于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越急迫,接收毕业生的量越大;而一些经济相对落后、人才稀少的地区,反而越不好安排毕业生。同时这些边远地区或内地不发达地区,仍然实行计划分配的做法,不利于毕业生求职就业;有些地区实行地方保护政策,收城市增容费,办理毕业生接收手续复杂,户口指标审批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从总体看,大约十年前,就业市场供需出现平衡点,然后,市场向着供大于求方向倾斜,这几年,这种状况越来越明显。

在出现供需平衡点后刚开始的那几年,大学虽然一直在扩招,但因为那会儿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比较强劲,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数较多,所以,在2014年之前,市场供求状况虽然也属于供过于求,但还不是特别明显,就业形势不是特别严峻。
然而,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从2010年的631万逐年攀升,在2014年第一次超过700万人,达到727万,到2018年,已经达到历史空前的820万人。预计2019年毕业生大约是850万人。

但市场新增岗位远远跟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增长速度,甚至,最近几年,我国经济进入调整期,就业市场的岗位数不但没有增加,还有下降趋势。比如最近一两年,很多大型国企、银行,甚至大型民企,都开始减少校园招聘人数,缩招大学毕业生。此消彼长之下,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形势变得非常明显。

在供过于求的形势变得明朗的同时,最近几年,考研的报考人数节节攀升,从2016年的177万迅速攀升到2019年的285万。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难,考研九成了缓解压力的途径之一。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现在确实变得越来越严峻了。

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想办法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需要拓展多渠道的就业方式。对于个人而言,在大学期间好好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才是最重要的。

在出现供需平衡点后刚开始的那几年,大学虽然一直在扩招,但因为那会儿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比较强劲,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数较多,所以,在2014年之前,市场供求状况虽然也属于供过于求,但还不是特别明显,就业形势不是特别严峻。
然而,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从2010年的631万逐年攀升,在2014年第一次超过700万人,达到727万,到2018年,已经达到历史空前的820万人。预计2019年毕业生大约是850万人。

但市场新增岗位远远跟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增长速度,甚至,最近几年,我国经济进入调整期,就业市场的岗位数不但没有增加,还有下降趋势。比如最近一两年,很多大型国企、银行,甚至大型民企,都开始减少校园招聘人数,缩招大学毕业生。此消彼长之下,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形势变得非常明显。

在供过于求的形势变得明朗的同时,最近几年,考研的报考人数节节攀升,从2016年的177万迅速攀升到2019年的285万。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难,考研九成了缓解压力的途径之一。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现在确实变得越来越严峻了。

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想办法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需要拓展多渠道的就业方式。对于个人而言,在大学期间好好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才是最重要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从现实情况看,就业市场早已不构成均衡了。从总体看,大约十年前,就业市场供需出现平衡点,然后,市场向着供大于求方向倾斜,这几年,这种状况越来越明显。
在出现供需平衡点后刚开始的那几年,大学虽然一直在扩招,但因为那会儿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比较强劲,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数较多,所以,在2014年之前,市场供求状况虽然也属于供过于求,但还不是特别明显,就业形势不是特别严峻。
然而,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从2010年的631万逐年攀升,在2014年第一次超过700万人,达到727万,到2018年,已经达到历史空前的820万人。预计2019年毕业生大约是850万人。
但市场新增岗位远远跟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增长速度,甚至,最近几年,我国经济进入调整期,就业市场的岗位数不但没有增加,还有下降趋势。比如最近一两年,很多大型国企、银行,甚至大型民企,都开始减少校园招聘人数,缩招大学毕业生。此消彼长之下,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形势变得非常明显。
在供过于求的形势变得明朗的同时,最近几年,考研的报考人数节节攀升,从2016年的177万迅速攀升到2019年的285万。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难,考研九成了缓解压力的途径之一。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现在确实变得越来越严峻了。
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想办法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需要拓展多渠道的就业方式。对于个人而言,在大学期间好好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才是最重要的。
在出现供需平衡点后刚开始的那几年,大学虽然一直在扩招,但因为那会儿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比较强劲,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数较多,所以,在2014年之前,市场供求状况虽然也属于供过于求,但还不是特别明显,就业形势不是特别严峻。
然而,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从2010年的631万逐年攀升,在2014年第一次超过700万人,达到727万,到2018年,已经达到历史空前的820万人。预计2019年毕业生大约是850万人。
但市场新增岗位远远跟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增长速度,甚至,最近几年,我国经济进入调整期,就业市场的岗位数不但没有增加,还有下降趋势。比如最近一两年,很多大型国企、银行,甚至大型民企,都开始减少校园招聘人数,缩招大学毕业生。此消彼长之下,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形势变得非常明显。
在供过于求的形势变得明朗的同时,最近几年,考研的报考人数节节攀升,从2016年的177万迅速攀升到2019年的285万。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难,考研九成了缓解压力的途径之一。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现在确实变得越来越严峻了。
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想办法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需要拓展多渠道的就业方式。对于个人而言,在大学期间好好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才是最重要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目前,受疫情影响,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
到目前为止很多中小企业纷纷倒闭,数据显示:
受冲击最大:餐饮住宿业,预计一季度增速-45.7%,全年增速-11%;
其次:房地产业,一季度约增长-25%,预计全年增长-1%;
接着:传统批发零售业也受影响比较大,一季度明显负增长,但是由于线上消费的替代性增长,整个批发零售业一季度增速约2%,交通运输业受冲击也较大,预计一季度增长-1%。
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
但是,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是,不少岗位并非人满为患,既存在“人找岗位”,也存在“岗位找人”的现象。所以并不是真的没工作可找,这里面有太多因素。
对于目前大学生就业来说,其实较突出的是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的问题。
结构性失业是指需要就业的劳动者知识技能、素质、择业观念等与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岗位难以适应,导致有工作不能干。
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工作不如意,只为了寻求更高的待遇或更大的发展机会而造成的暂时性失业。那对于大学生来说,很多大学生失业是属于摩擦性失业,大部分会因为不满足于现状而跳槽。之前也有分析说大学生在一个企业呆的时间普遍不会超过半年。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归因分析
第一,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员非常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
第二,就业机制有待完善,企业用工制度有时候不合理;
第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目前大学生就业观念有待更新,很多大学生的精英意识还比较浓,有业不就,非大城市,高收入部门不去。另一方面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一些毕业生降低了期望值,仍找不到工作。
目前大学生就业的男女比例
我们知道,目前男女比例有些失衡,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数量。但是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女性就业情况比男性乐观,原因除了有目前越来越多的行业接纳女性,甚至更倾向于女性参与之外,也与女性在学校学习更投入,更优秀有关。
毕业生就业性别比
毕业生就业性别比
大学生目前就业的问题
大学生目前就业的问题
大学生目前就业的问题
一、缺乏规范的职业指导与清晰的职业规划;
二、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三、应聘前对单位了解不够;
四、择业过程中心理素质参差不齐;
五、简历和面试,回答过于死板;
六、职业能力不足,知识结构相对单一。
暂且不论是不是受疫情的影响,每年大学生就业都会成为一个问题,因为现在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竞争绝对是越来越强,那么在每年都会出现这种大学生难以就业的问题,到底是因为环境的影响还是自身的影响?这些其实都有。
所以也不必抱怨环境,不必抱怨自己毕业不逢时。有能力和进取心之人找工作还是不难的。
到目前为止很多中小企业纷纷倒闭,数据显示:
受冲击最大:餐饮住宿业,预计一季度增速-45.7%,全年增速-11%;
其次:房地产业,一季度约增长-25%,预计全年增长-1%;
接着:传统批发零售业也受影响比较大,一季度明显负增长,但是由于线上消费的替代性增长,整个批发零售业一季度增速约2%,交通运输业受冲击也较大,预计一季度增长-1%。
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
但是,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是,不少岗位并非人满为患,既存在“人找岗位”,也存在“岗位找人”的现象。所以并不是真的没工作可找,这里面有太多因素。
对于目前大学生就业来说,其实较突出的是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的问题。
结构性失业是指需要就业的劳动者知识技能、素质、择业观念等与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岗位难以适应,导致有工作不能干。
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工作不如意,只为了寻求更高的待遇或更大的发展机会而造成的暂时性失业。那对于大学生来说,很多大学生失业是属于摩擦性失业,大部分会因为不满足于现状而跳槽。之前也有分析说大学生在一个企业呆的时间普遍不会超过半年。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归因分析
第一,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员非常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
第二,就业机制有待完善,企业用工制度有时候不合理;
第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目前大学生就业观念有待更新,很多大学生的精英意识还比较浓,有业不就,非大城市,高收入部门不去。另一方面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一些毕业生降低了期望值,仍找不到工作。
目前大学生就业的男女比例
我们知道,目前男女比例有些失衡,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数量。但是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女性就业情况比男性乐观,原因除了有目前越来越多的行业接纳女性,甚至更倾向于女性参与之外,也与女性在学校学习更投入,更优秀有关。
毕业生就业性别比
毕业生就业性别比
大学生目前就业的问题
大学生目前就业的问题
大学生目前就业的问题
一、缺乏规范的职业指导与清晰的职业规划;
二、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三、应聘前对单位了解不够;
四、择业过程中心理素质参差不齐;
五、简历和面试,回答过于死板;
六、职业能力不足,知识结构相对单一。
暂且不论是不是受疫情的影响,每年大学生就业都会成为一个问题,因为现在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竞争绝对是越来越强,那么在每年都会出现这种大学生难以就业的问题,到底是因为环境的影响还是自身的影响?这些其实都有。
所以也不必抱怨环境,不必抱怨自己毕业不逢时。有能力和进取心之人找工作还是不难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