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陋室铭》的一个问题。。。。。

有人认为“往来无白丁”一句反映了刘禹锡对劳动人民的请示?请问你怎样反驳他?... 有人认为“往来无白丁”一句反映了刘禹锡对劳动人民的请示?请问你怎样反驳他? 展开
 我来答
寒烟衰草1990
2010-03-26 · TA获得超过29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8万
展开全部
准确地说劳动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刘禹锡写的时候可能还不知道劳动人民是指什么。所以这个观点只是现代人对他的误读和意淫而已。况且,“往来无白丁”只是表明和自己来往的人都是一些文人名士,并不一定就是看不起普通老百姓。
再说普通老百姓中间也有有才能、有学识的啊,寒门子弟往往才是真正的人才。像高山流水的故事,俞伯牙是一个精通音律的高级知识分子,可钟子期也只是个打柴的樵夫啊,但是在钟子期死了之后,俞伯牙却为他碎琴。
活动策划专家毅创文化
2010-03-26 · TA获得超过10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289
采纳率:44%
帮助的人:5050万
展开全部
也许有那么一点意思。正所谓恃才傲物,更何况是在封建时代——惟有读书高!当然,作者也没有贬低劳动人民的意思!纵观全文,作者只是强调交往的朋友是读书人里的精鹰分子,而不是目不识丁的市井。
你要上纲上线,是可以这么说的,但是作者肯定是没想到的,知识分子嘛,有着对清贫的向往,但是这种向往又绝对不是劳动阶层的清贫。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懒Anya
2010-03-26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封建时代的读书人写出来的文章都或多或少会有对“白丁”的轻视,这只是刘禹锡表示自己交的朋友都是有文化的,表现自己的清高,陋室不陋,“惟吾德馨”。这是社会环境给人的影响,经典的好文章也要辩证看待,又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也是很正常的,不能因此而否认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夏嗣牵语彤
2020-07-19 · TA获得超过108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86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8.5万
展开全部
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全句意为“有何陋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这里不是孔子对刘禹锡的评价,而是刘禹锡化用了论语里的典故,以表志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创作者ve7QI28uN7
2019-02-18 · TA获得超过3967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164
采纳率:24%
帮助的人:158万
展开全部
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在这里居住,还有什么简陋的呢?就是所谓的貌陋而形不漏!~联系全文的就可以看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水不在于有多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从以上几句充分说明了作者说陋室不陋的原因!~后面又举例了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跟具体说明了陋室不陋
是因为主人的品德高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