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感丧失的表现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今天我们来谈一谈“自我丧失” 。
之所以在开篇谈这个主题,是因为一路以来,自我丧失的议题在我个人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亲密关系、自我成就、自我价值以及自我实现的探索中反复出现。而在我的咨询师职业生涯中,我的来访者身上也不断地出现相同的困惑。
这样的背景促使着我对这个主题进行了很多的自我体验和探索。我将现有的观察、整理后的内容分为三次分享给大家,分别是在生命历程中自我丧失的节点、客体丧失对于自我丧失的影响、哀悼的意义三个部分。今天我会将自我丧失单独拎出来,从时间维度上,用物质生命体的成长过程来分辨自我丧失的节点。带领大家来看看自我是怎么一步步丧失的。
先来看一下自我丧失这个关键词的大概涵义。
自我丧失是一种感觉,也叫自我感丧失,就像是身体某部分失去了知觉,感觉与自身的情感隔离、产生隐形的感觉。会表现为无法认识镜子中的自己,像是在看电影,感觉到同时用旁观者和参与者的角度在看自己。一般在面临压力和危险境遇的时候,会发生偶尔的抽离感,这个属于轻微的自我感丧失。而长期经历无力感、心理创伤、身体伤害、和无归属感会导致严重的自我感丧失。有严重的自我丧失感的人,会觉得自己像是生活在梦中,有些人甚至会靠自伤自残来找存在感,对自己的身体发生异变是毫无觉察的。
自我丧失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一个层面是从客体关系的角度看,即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被过度的打压、打扰、干预、强制,尤其是被忽视时自我所做的退让、放弃、回避,否认等慢慢使我们的自我感薄弱。这种薄弱感经历的太多、太久后,自我感会渐渐的消失变成忙于应对事件,直到丧失主体意识,丧失自我意象。
另一个层面是从主体的角度看,主要体现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主体所经历的每一次心灵跨越和转折时。如果转折时失去了主体意识,或者对跨越有恐惧感就会产生一个模糊感,这样的模糊就是丧失的开始,这种丧失有可能是丧失之前的自我意象,也可能是丧失当下的感觉,也有可能是丧失前进的生命力。
无论哪一种丧失,最后的结果都是不能上升到主体意识,主体意识不能连续成形,自我感就会模糊,当自我感模糊时自我丧失感就形成了。这样每一次丧失一点点,时间久了就丧失了一大片,慢慢的演变成丧失整个自我。一旦整个自我丧失,在遇到更大的生命议题时就会经历过度的困难和混乱,自我也就失去了跨越和应对生活挫折的能力。
今天我们主要从时间的维度来看生命历程中相对纯粹的自我丧失大概会发生的时间节点,会在以下六个时间段集中体现:
(注:所谓纯粹是指原发的,也就是生命过程中本该在那个节点上生成自我感的,但是没有顺利生成,而生成了模糊感,这个模糊感就是自我丧失感的种子,模糊感多了就形成了自我丧失。)
1、胎儿期——当我们的肉体在母体里发育到四肢健全,大脑基本结构成形,也就是母亲怀孕六个月以后,我们的感知系统启动,母亲与胎儿的心灵沟通和腹外的抚摸是胎儿开始有感觉的第一步,如果这个时期母亲对于胎儿有感觉,自体感被激活,自我感的种子被种下。如果母亲对胎儿没感觉,也无法触摸,那么胎儿最初的自体感就没法被激活,这时自我感丧失的种子被种下。
2、出生时——出生是个困难的过程,对于胎儿和母亲都得经历身体上的分离,分离的过程很痛,也很累,会经历疼痛、撕裂、虚弱、无力、模糊、不适应等一系列体验。如果母亲的内心已经做好迎接新生命的准备,母亲在疼痛的同时一直保持和孩子连系着,这个连系会生成主体意识,并且完成完整的分离。如果母亲没有做好孩子出生的准备,会经历更强烈的拉扯、撕裂、收缩,这时候母亲和孩子之间相互的感受会产生共频,或者叫交互影响,这种交互影响和疼痛感会使婴儿和母亲有那么一刻失去意识。那么这个失去意识的分离就会形成我们第一次丧失——自体感的丧失。
(注:这里的模糊是指在那些出生时的血和羊水以及不熟悉的空气所形成的混乱环境下我们体验到的一种迷糊而痛苦的感觉)。
3、婴儿期——也就是出生到一岁半之前,这个时期是婴儿借助周围环境产生自我感的时期。这个时期被重要的客体关系看见很重要,也就是妈妈或者是主要喂养人的无条件关注,心理学称这个看见为镜映。婴儿会从这个看见中感知到自己,形成一个初步的自我感。如果这个时候主要客体能够很好的看见婴儿,那么婴儿的基本自恋完成。基本自恋是一个人立住自我和自信的关键。如果母亲或者主要扶养人没有很好的看见婴儿,婴儿会停留在模糊和局部的过程中模糊着,这时自我感的第一次丧失就真正的形成了。
(注:呼唤婴儿的名字,触摸婴儿的身体,在一岁到一岁半左右让婴儿去体会到他的外部器官,鼻子,手之类的是形成自我感的重要标志。婴儿也会本能的从抓、握、爬、站、走路中有一些自己的体验。)
4、婴儿期向幼儿期过度时——也就是两岁半到四岁之间,这个时期会经历人生阶段从身到心的第一次探索,是第一次真正有你和我的关系感,也是真正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形成关系的时候。这个时期幼儿会说话了,会用一个言语上的音节去标定所接触的人和物。除了叫妈妈爸爸,最常说的话是“不”,这个“不”是幼儿在确认自我感的标志。如果这个时候家人对于幼儿常说“不”的现象有理解,知道这是幼儿在确认自我边界,完成自我掌控,并且在行为上不做干预,幼儿会形成自我掌控感。如果家人对幼儿的常说“不”的现象不理解,做出要矫正的动作,或者阻止幼儿探索周围的环境,自我掌控就没法完成,转而形成第二次的丧失。这是自我感的初步丧失。其动力是家人的“不”覆盖了幼儿的“不”。
5、幼儿期向童年期过渡时——也就是五岁到六岁半左右,这个时期是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期,性别身份认同在这个时期产生。
在这个时期,儿童会模仿大人,用另外的物体(比如洋娃娃,竹马、一根棍子,或者枪之类的)假装是另一个生命,而自己去做那个对应的关系(比如假装一个照顾者,或者一个孩子,或者是动画片里的某个有力量和多变化的英雄或者公主),这样的行为是进行身份认同的初体验。这个阶段家人和社会的灌输和引导教育会使得儿童对于身份更为确定。
之所以在开篇谈这个主题,是因为一路以来,自我丧失的议题在我个人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亲密关系、自我成就、自我价值以及自我实现的探索中反复出现。而在我的咨询师职业生涯中,我的来访者身上也不断地出现相同的困惑。
这样的背景促使着我对这个主题进行了很多的自我体验和探索。我将现有的观察、整理后的内容分为三次分享给大家,分别是在生命历程中自我丧失的节点、客体丧失对于自我丧失的影响、哀悼的意义三个部分。今天我会将自我丧失单独拎出来,从时间维度上,用物质生命体的成长过程来分辨自我丧失的节点。带领大家来看看自我是怎么一步步丧失的。
先来看一下自我丧失这个关键词的大概涵义。
自我丧失是一种感觉,也叫自我感丧失,就像是身体某部分失去了知觉,感觉与自身的情感隔离、产生隐形的感觉。会表现为无法认识镜子中的自己,像是在看电影,感觉到同时用旁观者和参与者的角度在看自己。一般在面临压力和危险境遇的时候,会发生偶尔的抽离感,这个属于轻微的自我感丧失。而长期经历无力感、心理创伤、身体伤害、和无归属感会导致严重的自我感丧失。有严重的自我丧失感的人,会觉得自己像是生活在梦中,有些人甚至会靠自伤自残来找存在感,对自己的身体发生异变是毫无觉察的。
自我丧失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一个层面是从客体关系的角度看,即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被过度的打压、打扰、干预、强制,尤其是被忽视时自我所做的退让、放弃、回避,否认等慢慢使我们的自我感薄弱。这种薄弱感经历的太多、太久后,自我感会渐渐的消失变成忙于应对事件,直到丧失主体意识,丧失自我意象。
另一个层面是从主体的角度看,主要体现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主体所经历的每一次心灵跨越和转折时。如果转折时失去了主体意识,或者对跨越有恐惧感就会产生一个模糊感,这样的模糊就是丧失的开始,这种丧失有可能是丧失之前的自我意象,也可能是丧失当下的感觉,也有可能是丧失前进的生命力。
无论哪一种丧失,最后的结果都是不能上升到主体意识,主体意识不能连续成形,自我感就会模糊,当自我感模糊时自我丧失感就形成了。这样每一次丧失一点点,时间久了就丧失了一大片,慢慢的演变成丧失整个自我。一旦整个自我丧失,在遇到更大的生命议题时就会经历过度的困难和混乱,自我也就失去了跨越和应对生活挫折的能力。
今天我们主要从时间的维度来看生命历程中相对纯粹的自我丧失大概会发生的时间节点,会在以下六个时间段集中体现:
(注:所谓纯粹是指原发的,也就是生命过程中本该在那个节点上生成自我感的,但是没有顺利生成,而生成了模糊感,这个模糊感就是自我丧失感的种子,模糊感多了就形成了自我丧失。)
1、胎儿期——当我们的肉体在母体里发育到四肢健全,大脑基本结构成形,也就是母亲怀孕六个月以后,我们的感知系统启动,母亲与胎儿的心灵沟通和腹外的抚摸是胎儿开始有感觉的第一步,如果这个时期母亲对于胎儿有感觉,自体感被激活,自我感的种子被种下。如果母亲对胎儿没感觉,也无法触摸,那么胎儿最初的自体感就没法被激活,这时自我感丧失的种子被种下。
2、出生时——出生是个困难的过程,对于胎儿和母亲都得经历身体上的分离,分离的过程很痛,也很累,会经历疼痛、撕裂、虚弱、无力、模糊、不适应等一系列体验。如果母亲的内心已经做好迎接新生命的准备,母亲在疼痛的同时一直保持和孩子连系着,这个连系会生成主体意识,并且完成完整的分离。如果母亲没有做好孩子出生的准备,会经历更强烈的拉扯、撕裂、收缩,这时候母亲和孩子之间相互的感受会产生共频,或者叫交互影响,这种交互影响和疼痛感会使婴儿和母亲有那么一刻失去意识。那么这个失去意识的分离就会形成我们第一次丧失——自体感的丧失。
(注:这里的模糊是指在那些出生时的血和羊水以及不熟悉的空气所形成的混乱环境下我们体验到的一种迷糊而痛苦的感觉)。
3、婴儿期——也就是出生到一岁半之前,这个时期是婴儿借助周围环境产生自我感的时期。这个时期被重要的客体关系看见很重要,也就是妈妈或者是主要喂养人的无条件关注,心理学称这个看见为镜映。婴儿会从这个看见中感知到自己,形成一个初步的自我感。如果这个时候主要客体能够很好的看见婴儿,那么婴儿的基本自恋完成。基本自恋是一个人立住自我和自信的关键。如果母亲或者主要扶养人没有很好的看见婴儿,婴儿会停留在模糊和局部的过程中模糊着,这时自我感的第一次丧失就真正的形成了。
(注:呼唤婴儿的名字,触摸婴儿的身体,在一岁到一岁半左右让婴儿去体会到他的外部器官,鼻子,手之类的是形成自我感的重要标志。婴儿也会本能的从抓、握、爬、站、走路中有一些自己的体验。)
4、婴儿期向幼儿期过度时——也就是两岁半到四岁之间,这个时期会经历人生阶段从身到心的第一次探索,是第一次真正有你和我的关系感,也是真正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形成关系的时候。这个时期幼儿会说话了,会用一个言语上的音节去标定所接触的人和物。除了叫妈妈爸爸,最常说的话是“不”,这个“不”是幼儿在确认自我感的标志。如果这个时候家人对于幼儿常说“不”的现象有理解,知道这是幼儿在确认自我边界,完成自我掌控,并且在行为上不做干预,幼儿会形成自我掌控感。如果家人对幼儿的常说“不”的现象不理解,做出要矫正的动作,或者阻止幼儿探索周围的环境,自我掌控就没法完成,转而形成第二次的丧失。这是自我感的初步丧失。其动力是家人的“不”覆盖了幼儿的“不”。
5、幼儿期向童年期过渡时——也就是五岁到六岁半左右,这个时期是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期,性别身份认同在这个时期产生。
在这个时期,儿童会模仿大人,用另外的物体(比如洋娃娃,竹马、一根棍子,或者枪之类的)假装是另一个生命,而自己去做那个对应的关系(比如假装一个照顾者,或者一个孩子,或者是动画片里的某个有力量和多变化的英雄或者公主),这样的行为是进行身份认同的初体验。这个阶段家人和社会的灌输和引导教育会使得儿童对于身份更为确定。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