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知识梳理(二)
1.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年级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检测
赤壁赋 【默写要求全文,故字形皆为重点!慎查之!】 1游于赤壁之下 游玩 状后 2举酒属(zhǔ)客 举起 3白露横江 充满 引申为笼罩 4纵一苇之所如 如 到 5凌万顷之茫然 越过 6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 冯 通“凭“ 乘 乎 ….的样子 知不可乎骤得 句中语助词 生乎吾前 同于 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 同于 在 7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像 遗 抛弃 8于是饮酒乐甚 在这时 9客有吹洞箫者 定语后置 10不绝如缕 绝 断 1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舞 泣 12苏子愀(qiǎo)然 神色严肃的样子 13正襟危坐 正 整顿 危左 端正坐着 14何为其然也 宾前 然 这样 15乌鹊南飞' 名状 向南 顺流而东也 名动 向东行进 【名动 名状区分乃重点】 16山川相缪 通“缭” 环绕 17方其破荆州 当 下:攻下 18顺流而东也 名动 19酾酒临江 临 面对 横槊(shuò)赋诗 横拿 20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 21侣鱼虾而友麋(mí)鹿 意动 而 表并列 22哀吾生之须臾 为动 之 取独 23挟(xié)飞仙以遨游 表修饰 2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夫 那 25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 渔樵 名动 状后 26而未尝往也 而 表转折 27而卒莫消长(zhǎng)也 卒 最终 28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盖 句首发语词 将 如果 自 从 其 那 以一瞬 通“已” 一眨眼 【本句重点翻译】 29苟非吾之所有 如果 30耳得之而为声 而 表顺承 遇 看到 31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之 不译补足音节 32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 享受【由满足延伸】 33洗盏(zhǎn)更酌 (zhuó) 再 34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 交错【貌似有错】 游褒禅山记 本课知识点异常重点本课知识点异常重点本课知识点异常重点本课知识点异常重点1!!!!!!!!!!!!!!!!1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之 代指山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 名动 筑舍定居 状后 3而卒葬之 最终 4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以故 因此 名 命名 其 那 5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zhǒng)也。
之 的 判断 6距其院东五里 其 代寺院 【东 名动 向东走】 7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以 因为 乃 表判断 “是、为” 8有碑仆道 省略于的省略句 9其文漫灭 碑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 文字 10有泉侧出 名状 从侧面 11由山以上五六里 以 表范围 【有争议】 12有穴(xué)窈(yǎo)然 窈然 幽深的样子 13问其深 形名 14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形动 走到尽头 15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以 表修饰 16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动作名 前进 17而其见愈奇 动名 见到景象 18不出,火且尽 将要 19盖余所至, 句首语气助词 有大概意思 20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不到十分之一 21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 动作名 到达的人 22方是时, 当 正在 23火尚足以明也 形动 照明 24既其出 其 语气助词 无实意 25则或咎其欲出者 责怪 26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 自己 而不得 而 表因果 极 尽兴 动词 夫 那 27于是余有叹焉 于是 对于这种情况 【前面还有个于是 在赤壁赋】 28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之 主谓 于 引宾 29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以 因为 之之之之 补语标志补语标志补语标志补语标志 30夫夷以近 以 同“又”表并列 3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非常 平时很难见到 险远 形名 32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省略宾语 【课本注释 必然是重点】 3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之 至于 到了….. 相 辅助 34于人为可讥 为 表强调【或者“是”。..争议着 灵活吧】 35其孰能讥之乎 其 难道 36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以 以之 因此 由此 37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 使….错 传 流传或流传的文字 名 称说【本课名很多】 38何可胜道也哉 胜 尽 完全 39长乐王回深父 通“甫” 男子尊称 张衡传 1衡少善属文 善于 2游于三辅 游学 状后 3因入京师 于是 4观太学 省略介词 5贯六艺 六艺 礼乐御射书数 6虽才高于世 比 7而无骄尚之情 表转折 8常从容淡静 从容 稳重 9不好交接俗人 结交 10衡乃拟班固《两都》 于是就 模仿 11精思傅会 组织文句 12十年乃成 才 13衡善机巧 灵巧装置 14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向来 15遂乃研核阴阳 于是 16妙尽璇机之正 道理 17顺帝初,再转 调动官职 18衡不慕当世 指权臣大官 19辄积年不徙 提升【有语境,不能解释为调动官职..】 20以精铜铸成 用 21饰以以以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用 22中有都柱 大 23施关发发发发机 拨动 机件 24其牙机巧制制制制 那 构造 25覆盖周密无际 际 缝隙 26伺者因此觉知 因 凭借 27而七首不动 表转折 28寻其方面, 方面 方向 29乃知震之所在 就 之 的 30验之以事 状后 31未之有也 宾前 32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咸 全 都 征 应验 【此处学者古今同义】 33衡下车 官吏初到任 34永和四年卒 死 35举孝廉不行 举荐 36因以讽谏 用 省略宾语 37公车特征拜郎中 授予官职 38再迁为太史令 两次 调动官职 39自去史职, 离开 40形似酒尊 尊 【字形 还有金樽清酒斗十千 莫使金樽空对月 之类的】 41出为河间相 离京外任 琵琶行 本课千古名诗,重点是默写 语法点就这些了吧0.. 1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 贬官委婉说法 2明年秋 第二年 3使快弹数曲 省宾语 4予出官二年 出官 离京外任 5感斯人言 话 6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才。
7因为长句 于是作 8凡六百一十六言 字 9命曰《琵琶行》 取名 10主人忘归客不发。 发 开动 11 。
2. 古文中 知识二字的意思
1.相识的人;朋友
《墨子·号令》:“其有知识兄弟欲见之,为召,勿令入里巷中。” 岑仲勉 注:“知识,友人也。”《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 会稽 盛孝章 尚存。” 唐 白居易 《感逝寄远》诗:“昨日闻甲死,今朝闻乙死。知识三分中,二分化为鬼。” 明 罗贯中 《风云会》楔子:“近奉圣旨,招募智勇之士……兄弟,但有知识,当为国引进咱。”
结识;交游。
《南史·虞悰传》:“ 悰 性敦实,与人知识,必相存访,亲疏皆有终始,世以此称之。” 《水浒传》第七九回:“原来这 闻焕章 是有名文士,朝廷大臣多有知识的,俱备酒食迎接。”
2.了解;辨识。
汉 刘向 《列女传·齐管妾婧》:“人已语君矣,君不知识邪?” 《魏书·阉官传·贾粲》:“ 世宗 末,渐被知识,得充内侍。”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汪凤》:“每面各有朱记七窠,文若谬篆,而又屈曲勾连,不可知识。”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院主大相敬重,又见他知识事体,凡院中大小事务,悉凭他主张。” 鲁迅 《三闲集·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在文学界也一样,我们知道得太不多,而帮助我们知识的材料也太少。”
3.指辨识事物的能力。
明 焦竑 《焦氏笔乘·读孟子》:“孩提之童,则知识生,混沌凿矣。”
3. 高二语文所有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 距——拒,抵御,抵抗; 内——纳,接纳; 2、张良出,要项伯: 要——邀,邀请; 3、臣之不敢倍德: 倍——背,背叛; 4、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早; 5、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隙,隔阂,嫌隙; 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乘——骖乘:坐在车右担任侍卫的人; 二、词类活用 1、沛公欲王关中: 王:大王——称王; 2、范增数目: 目:眼睛——使眼色; 3、道芷阳间行: 道:道路——取道; 4、夜驰之沛公军;复夜去: 夜:夜晚——连夜; 5、吾得兄事之: 兄:兄长——向对待兄长一样; 6、常以身翼蔽: 翼:翅膀——像翅膀一样; 7、头发上指: 上:上面——向上; 8、日夜望将军至: 日夜:白天和黑夜;日日夜夜; 9、臣活之: 活:使……活; 10、沛公旦日从百余骑: 从:使……从; 11、素善留侯张良: 善:善良——交好、友好; 12、秋毫不敢有所近: 近:与“远”相对——沾染、接触; 三、一词多义 (一)虚词“为” 1、用作动词 音wéi 表动作: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 使子婴为相 表观点:认为 窃为大王不取也 表判断;是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用作介词 表被动;为所/为……所 音wéi 若属皆且为所虏 表原因、涉及对象 音wèi 慎毋为妇死,贵贱情何薄/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3、用作助词 句末语气,表疑问或反问 音wéi 何辞为? (二)虚词“因” 1、动词:沿袭、继续 蒙故业,因遗策 2、名词:原因、缘由 于今无会因(到现在没有相会的机缘了) 3、连词:表顺承,于是,就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表原因,因为,由于 鼠,子神也,因爱鼠,不蓄猫犬(鼠,是子神啊,因为喜欢老鼠,所以不蓄养猫狗) 4、介词: 凭借、条件 因利趁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趁着、趁机 因计沛公于坐/因招沛公出/因言曰 因为、由于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三)虚词“而” 1、表目的:来,用来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表转折:但,却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3、表修饰:(地,着)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4、表修饰:(地,着) 项王按剑而跽曰 5、表递进:并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表并列:而且,或不译 劳苦而功高如此 7、表顺承:然后,接下来 拨剑切而啖之。
4. 项脊轩志文言文知识整理词语(要解释词义)1通假字2古今异义3词类
一、古今异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旧,原来的) 南北为一 (一,整体) 室仅方丈 (方丈,一丈见方) 凡再变矣 (凡,总共;再,两次)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案,桌子) 久不见若影 (若,你) 日过午已昏 (昏,暗) 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杂,交错) 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 亦遂增胜 (胜,佳景,引申为光彩) 吾妻来归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始为篱,已为墙 (已,后来、不久) 三五之夜 (三五,即十五)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竟,整) 且何谓阁子也 (且,那么) 余自束发 (束发,表示成年) 二、一词多义 始 室始洞然 (才,连词) 始为篱,已为墙 (起初、先,副词) 过 日过午已昏 (超过,动词) 大母过余曰 (到、来,动词) 置 顾视无可置者 (放置,动词) 内外多置小门 (设置,动词) 而 余扃牖而居 (助词,表修饰,无义)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但,连词) 为 始为篱,已为墙 (做,动词) 轩东故尝为厨 (作,动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 (成为,动词)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对,介词) 以 以当南日 (用来,动词) 以手阖门 (用,介词) 能以足音辨人 (凭借、根据,介词) 执此以朝 (用如“而”,介词) 谓 且何谓阁子也 (叫作,动词) 妪每谓余曰 (告诉,动词) 一 庭中通南北为一 (整体,名词) 先妣尝一至 (常来,副词) 日 以当南日 (太阳,名词) 不能得日 (阳光,名词) 先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以前,名词) 先大母婢也 (去世的,形容词) 三、通假字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当”通“挡”) 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乳二世 (乳,乳养) 客逾庖而宴 (宴,用饭) 执此以朝 (朝,上朝) 吾家读书久不效 (效,取得效果) 垣墙周庭:垣墙,砌墙, 雨泽下注:雨,下雨,名字活用作动词 2.名词用作状语 雨泽下注.使不上漏(下,朝下,上,从上面) 又北向 (北,朝北,行为方向) 东犬西吠 (西,朝西,行为方向) 前辟四窗 (前,在前方,行为方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自,亲自 3.形容词用作名词 多可喜,亦多可悲 (多,许多事) 4.名词使动用法 垣墙周庭 周,使围住 五、句式 1.判断句 用“……也”表示判断.如: 1)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2) 妪,先大母婢也 2.省略句 下列各句中的括号表示省略了的成分.如: 1) (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省主语“余”) 2) ( )借书满架 (省主语“余”) 3) 吾儿,( )久不见若影 (省主语“吾”) 4) 使( )不上漏 (省兼语“之”) 5) 明月( )半墙 (省谓语“照”) 6) 余自束发读书( )轩中 (省介词“于”) 7) 垣墙( )周庭 (省介词“于”) 3.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下列各句状语(下划线)放在动词、形容词(粗体)之后.翻译时,一般将状语前移.如: 1)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在庭院里种兰桂竹木) 2)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在这里居住) 3) 室西连于中闺 (与中闺相连) 4) 鸡栖于厅 (在厅里栖息) 5) 其制稍异于前 (跟以前不同)。
5. 黄州快哉亭记文言文知识整理词语(要解释词义)1通假字2古今异义3
语法分析1. 词类活用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名词作动词,取名。)
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夜,名词作状语,在晚上。)动心骇目(动,骇,使动用法,使……动,使……骇。)
西望武昌诸山(西,名词作状语,向西。)草木行列(行列,名词作动词,排成行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从,使……从)将蓬户瓮牖(蓬,瓮,名词作动词,用蓬草编,用破瓮做。)2.特殊句式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
(被动句。谪,被贬官。)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介词结构后置句)振之以清风。
(介词结构后置句)照之以明月。(介词结构后置句)今乃得玩之(于)几席之上。
(省略句,省略介词“于”)此其之所以为快哉者也。(判断句)快哉此风!(主谓倒置句)而风何与焉?(宾语前置句,“何”是动词“与”的宾语。)
将何往而非病?(宾语前置句,“何”是动词“往”的宾语。)将何适而非快?(宾语前置句,“何”是动词“适”的宾语。)
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宾语前置句,“自”是动词“放”的宾语。)
3. 固定句式乌睹其为快也哉!(“乌……哉”有“哪里……呢”的意思。)。
6. 语文必修三知识点
语文: 把握重点 巧用方法 现在中考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当前同学们对语文复习存在着这样 两种心态:一部分同学认为语文知识点繁多,而且中考侧重考查学生的课外迁移能力,考查课本的内容少,因此往往把精力投放在一些“速成”的科目上,复习语文时十分浮躁;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认真复习课本的知识后,也做了大量的阅读题,考试却不见成效,感觉语文复习无从下手,于是干脆放弃.这些做法都是很不可取的.实际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从前几年学生复习情况来看,在冲刺阶段,若能够按照老师的复习计划,复习形成知识网络,答题依据正确的技巧方法,稳扎稳打,考试前做到成竹在胸,考试中是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的. 那么,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应该讲究哪些策略和方法? 下面结合我们学校老师在最后复习阶段的几点做法,简单谈谈: 首先,应认真“吃”透近两年中考题. 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话题作文的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应该怎样分析?现仅就试卷的四大板块简单说明. 一、积累部分.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 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二、文言文部分.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两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考察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 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 (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3)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5)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须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二是启示类.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三、现代文阅读部分.要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巧. 近两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偏重于议论的散文和一篇自然科学类的文章.因此,在最后复习中,在课外选段上应尽量多选取这两种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另外,在阅读题目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考查.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同时这也是我们检验解答效果的唯一标准.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 索找答案.比如,整体感知类的题目,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做此类题,答题时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三找议论、抒情的语句.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一定要熟记于心.再比如,同学们认为最难回答的“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我们可以这样作答: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意.此类题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或是一些运用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凡述种种题型,都有一定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所以做阅读题切忌盲目. 四、作文部分.“话题”作文仍然是今年考查的主流.在最后阶段要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虽学习比较紧张,。
7. 【语文考纲知识点结构图】
2008年中考语文备考建议 (一)研究《考试大纲》和往届中考试题,强化目标意识,明晰复习的总体思路.在2008年我省的《考试大纲》还没有出台以前,各校还应根据2007年《考试大纲》所列的考项进行复习,尽早让学生熟悉语文试卷的基本结构和模式,并引导学生研究中考考点本质和命题规律.(二)整体部署,科学安排,在复习过程中“三线”并行:第一条线是按我们中考语文试卷考点为顺序进行知识点复习;第二条线是写作能力训练和阅读训练;第三条线是强化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重点突破120个实词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知识及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在具体的操作中以第一条线为主,另外两条线为辅.让写作能力训练和阅读能力训练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三)精选习题,优化训练,真正有效的复习应该是精练,举一能反三,触类能旁通,宜少忌多,宜精忌滥,宜巧忌偏.针对选题意图及典型问题集中评讲,少讲精评,讲出方法,讲出技巧,讲出规律,让学生在练中生疑,在讲中释疑,在讲后自悟,在悟中提.(四)根据《考试大纲》中考点分的几个模块,备考复习中应全面梳理,不留死角,夯实基础,关注技巧.▲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语言基础知识”应抓住“常用”特点,平时多练习、重积累,不断巩固复习,加深印象.在复习阶段的课堂操作和课后操练的总体策略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字词推敲的敏感性,大量阅读与做笔记相结合,还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错误本”.▲现代文阅读 要在整体阅读上下功夫.现代文阅读的第一个部分文章类阅读,要兼顾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说明文和议论文的阅读训练.整体把握,审清题干,细读选项,锁定文中信息区,对比选项进行文章信息筛选、辨别和整合.第二个部分作品类(文学类)阅读,精选一些文质兼美的散文作为课例,反复训练学生的理解阐释、归纳概括、鉴赏评价能力.训练时要注意研究参考答案,看命题者是怎样依据文章给出答案的,让学生在和他人思路的对比中发现自己思考中的不足,反复琢磨,矫枉过正,提高感悟力,提高阅读能力.▲古诗文阅读 古诗词阅读 古诗词阅读鉴赏要训练学生找好解题的突破口,让学生把握写景抒情、咏物言志、边塞征战、怀古咏史、即事感怀等不同类型诗歌的特征.另外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和惯用意象.文言文阅读 对于仅次于作文题的高分模块,我们必须进行系统科学的复习.《考纲》要求“能阅读浅易文言文”,复习以课文为本.准确掌握《考纲》要求的实词、虚词,对精选的基本篇目应逐字逐句过关,尤其是文中文言文知识较为集中、句式较为典型的语句,提炼出来,细心琢磨,掌握好翻译的要求和要诀,再配以课外的语段来反复训练,反复检测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理解和运用课本知识,去突破文言文句的翻译,再借用文言文句的翻译去进行信息筛选从而完成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在选课外文段时多选用一些与古代背景知识的联系较为松散,少用典故的叙事扬德的传记类散文.▲作文 中考语文卷中的“重头戏”,占40分,也是拉开分数提高语文考试区分度的关键.建议指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每周要充分利用网络、报刊和电视,将最新信息整理出来.及时上媒体视频课,看“焦点访谈”“今日说法”“新闻调查”“面对面”“实话实说”等访谈类栏目,不仅可以启迪心智,而且可使文章材料丰富、新鲜,具有时代感.2.积累素材—建议引导学生做一些定向主题作文材料积累,如以“和谐”为主题,积累相关名言警句2—3句,积累名人轶事2个,最新社会事例2个,古诗词名句2句,哲理精段2段.即便只积累二三十个主题材料,也能辐射到几十个相近的话题.3.锤炼几篇典范文章,注重谋篇布局.可精选课本中的典范文章,或精挑历届高考优秀作文,细心琢磨这些文章的谋篇布局,然后剥皮抽筋,掌握其谋篇布局的精要,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类型,在平时写作训练中,不断演练,做到驾轻就熟.4.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几个不同话题,做一些用相同材料写不同类型文章的训练,力求在任何文题下都能写出自己的闪光点.5.给题目,想内容—练审题,架构全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