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与木匠》总结:做孩子的园丁而不是木匠

 我来答
舒适还明净的海鸥i
2022-07-07 ·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8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7.3万
展开全部
再读《园丁与木匠》,愈发觉得其中的教养理念值得和父母伙伴们分享。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心理学教授,也是这个领域全世界最顶尖的学者。她不仅是一位实验心理学家,还是一位哲学家。作为三个孩子的妈妈,三个孩子的祖母,高普尼克一直仔细观察自己家孩子们的成长,并从中印证她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园丁和木匠理论。

养育孩子就像园丁照顾一棵小树,爱是本质,但并不是给Ta一个目的地,而是为他们的旅程提供给养,使其扎根大地茁壮成长枝繁叶茂,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甚至抵抗暴风雨的侵袭,长成Ta应有的样子。而不是像个木匠般按照明确的模型精雕细琢,把小树雕成一株旖丽的盆景,失去了多样化的可能性。但未来复杂多变,单一的目标模式不足以支撑走得足够远。父母应像园丁一样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强大、多样的生态系统,让他们自己创造具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再强大的计算机也无法与最弱小的人类婴儿相匹敌,因为他们有宇宙最强的学习力。他们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像科学家做研究似的通过日常的看、听、玩、练自我修炼。天生的小戏精的孩子,他们通过观察并积极和自己的经验相结合,解读和理解人们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么做的原因,甚至在行为过程中,孩子创造性地发觉人的心理特征以及社会属性。孩子是强大的感受者却不还没有形成语言总结的能力,于是他们观察式、倾听式学习,用模仿行为来表达自己,在反复模仿中探究表象和本质,体验动作带来的因果关系,语言带来的能量,感受情绪的变化等。而且孩子善于思考不太可能发生的可能性,在寻找和探索中开发出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在亲子关系中,最基本的信任比教养方法更重要。父母不是一个动词,也不是一种工作模式,更不应该指向一个具体的目标。成为父母和“做”父母是不一样的。“做”父母会把自己框在“父母”的角色里,和孩子站在不同层面,或许某些时候还处在对立面,这种模式下就会形成你追我打的对抗局面,这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园丁式父母,带着“爱”和孩子建立一种信任关系,成为孩子稳定且可以提供可靠学习资源的照顾者。这种信任关系是孩子勇于尝试和发展的前提,是我们生活的底色,也是所做一切事情的背景。

园丁和木匠,他们都真真切切地爱孩子,那么能否把爱孩子的本质当作达成结果的手段呢?木匠会严厉地根据心中的模型一刀一斧地修剪枝桠,那么园丁呢,完全用爱包容一切,放任自由生长吗?这样能长成茂盛挺拔坚实的大树吗?当然不是,园丁也有底线,面对不该有的枝叶也要大刀阔斧地修剪,影响生长的小虫子也要想方设法地驱赶走,也会有严厉甚至必要的惩罚。那么,园丁和木匠到底区别在哪里呢?我想应该是看到树时的反应,看到一棵扎根大地的大树,我们会评价这棵树的茂盛挺拔,称赞树本身,甚至忘记了园丁的存在,但看到木匠般雕刻出的旖丽盆景,我们会夸奖木匠的手艺的精湛,而忘记了盆景中树本身。但对孩子来说,离开父母的未来才是他们真正的人生路,他们希望被看见的是他们自己,这份以“分离”为目的的爱,成就孩子是最大的收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