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记忆CPA会计常考知识: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
展开全部
[第15章]02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资产成本的确定
一、换入资产成本的确定
1.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
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关税费(与换入资产直接相关的税费,不包括增值税)+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换入资产的进项税额(换入资产为存货时)+换出资产的销项税额(换出资产为存货时)
换出资产为存货时,换出方应当按照存货的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成本。
对于换出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由于其是价内税,包含在应税消费品公允价值中,所以,在计算换入资产的成本时,支付的相关税费不需要考虑消费税等价内税。
【例题1·计算及会计处理题】正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保公司)2007年度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正保公司以其生产的一批应税消费品换入乙公司的一台设备,产品的账面余额为420 000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10 000元,计税价格等于不含增值税的市场价格50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交换过程中正保公司以现金支付给乙公司15 000元作为补价,同时正保公司为换入固定资产支付相关费用5 000元。设备的原价为800 000元,已提折旧220 000元,已提减值准备20 000元,设备的公允价值为600 000元。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2)正保公司以一台设备换入丙公司的专利权,设备的原价为600 000元,已提折旧220 000元,已提减值准备40 000元,设备的公允价值为400 000元。专利权的账面原价为500 000元,累计摊销为150 000,公允价值为380 000元。正保公司收到丙公司支付的现金20 000元作为补价。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3)正保公司以其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股票,交换丁公司的原材料,换入后作为原材料核算。在交换日,正保公司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股票账面余额为320 000元(其中成本为240 000元,公允价值变动为80 000元),公允价值为360 000元。换入的原材料账面价值为280 000元,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300 000元,公允价值等于计税价格。增值税税额为51 000元,正保公司收到丁公司支付的补价9 000元。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消费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分别编制正保公司、乙公司、丙公司、丁公司有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正保公司:
(1)支付补价15 000/(换出资产包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500 000+500 000×17%+支付补价15 000)=2.5%,小于25%,应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核算。
换入设备的成本=500000+500000×17%+15000+5000=605000(元)
借:固定资产 60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0
银行存款 2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410000
存货跌价准备 10000
贷:库存商品 420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5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50000
乙公司:
换入应税消费品的成本=600000-15000-500000×17%=500000(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560000
累计折旧 22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00
贷:固定资产 800000
借:库存商品 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0
银行存款 15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6000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40000
(2)收到补价20000/换出资产公允价值400000=5%<25%,应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核算。
换入专利权的成本=400000-20000=380000(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34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0000
累计折旧 220000
贷:固定资产 600000
借:银行存款 20000
无形资产 38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4000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60000
丙公司:
换入固定资产的成本=380000+20000=400000(元)
借:固定资产 400000
累计摊销 150000
贷:无形资产 500000
银行存款 2000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30000
(3)收到补价9000/换出资产公允价值360000=2.5%<25%,应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核算。
换入原材料的成本=360000-51000-9000=300000(元)
借:原材料 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00
银行存款 9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40000
——公允价值变动 80000
投资收益 40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0000
贷:投资收益 80000
丁公司:
换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成本=300000+51000+9000=360000(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6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0
银行存款 90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280000
贷:原材料 280000
2.不具有商业实质时:
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换出方发生的全部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换入资产的进项税额(换入资产为存货时)+换出资产的销项税额(换出资产为存货时)
换出资产为存货时,换出方应当按照存货的账面价值直接结转成本,不确认收入,但是此时按照存货的计税价格计算增值税。
对于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资产交换中发生的相关税费,要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比如换出固定资产交纳的营业税,换出应税消费品的增值税、消费税等,都应该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中。
【例题2·计算及会计处理题】正保公司2009年初与乙公司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正保公司以一台设备换入乙公司的一辆汽车。换出设备的账面原值为50万元,已提折旧10万元,未取得公允价值;换入汽车的账面原值为50万元,已提折旧5万元,公允价值为30万元。在交换中正保公司补付乙公司货币资金3万元。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并假定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2)正保公司以一项长期股权投资交换乙公司的一项专有技术,该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6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乙公司专有技术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账面余额为120万元,累计摊销40万元。假定交易中没有发生相关税费,双方已办妥相关手续。
(3)正保公司以其生产的一批应税消费品换入乙公司的一台设备,产品的账面余额为52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计税价格等于不含增值税的市场价格6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交换过程中正保公司以现金支付给乙公司2万元作为补价,同时支付相关费用0.3万元。设备的原价为90万元,已提折旧2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设备的公允价值为65万元。假设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要求:分别编制上述业务正保公司和乙公司的账务处理。
【答案】(1)正保公司(支付补价方)账务处理如下:
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换:补价所占比重=补价/(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3/(40+3)=7%<25%,属于非货币性交换。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50-10)+3+0=43(万元)
①将固定资产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40
累计折旧 10
贷:固定资产——设备 50
②换入汽车入账:
借:固定资产——汽车 43
贷:固定资产清理 40
银行存款 3
乙公司(收到补价方)账务处理如下:
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换:补价所占比重=补价/换出资产账面价值=3/45=6.7%<25%,属于非货币性交换。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收到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50-5)—3+0=42(万元)
①将固定资产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45
累计折旧 5
贷:固定资产——汽车 50
②换入设备入账:
借:固定资产——设备 42
银行存款 3
贷:固定资产清理 45
(2)正保公司编制的会计分录:
借:无形资产 60
贷:长期股权投资 60
乙公司编制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80
累计摊销 40
贷:无形资产 120
(3)正保公司(支付补价方)账务处理如下:
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换:补价所占比重=补价/(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2/(50+2)=3.85%<25%,属于非货币性交换。
正保公司换入设备的成本=(52-2)+60×17%+60×10%+2+0.3=68.5(万元)
借:固定资产 68.5
存货跌价准备 2
贷:库存商品 5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2
—应交消费税 6
银行存款 2.3
乙公司(收到补价方)账务处理如下:
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换:补价所占比重=补价/换出资产账面价值=3/70=4.3%<25%,属于非货币性交换。
乙公司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90-20)-2-60×17%=57.8(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70
累计折旧 20
贷:固定资产 90
借:库存商品 57.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0.2
银行存款 2
贷:固定资产清理 70
一、换入资产成本的确定
1.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
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关税费(与换入资产直接相关的税费,不包括增值税)+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换入资产的进项税额(换入资产为存货时)+换出资产的销项税额(换出资产为存货时)
换出资产为存货时,换出方应当按照存货的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成本。
对于换出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由于其是价内税,包含在应税消费品公允价值中,所以,在计算换入资产的成本时,支付的相关税费不需要考虑消费税等价内税。
【例题1·计算及会计处理题】正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保公司)2007年度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正保公司以其生产的一批应税消费品换入乙公司的一台设备,产品的账面余额为420 000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10 000元,计税价格等于不含增值税的市场价格50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交换过程中正保公司以现金支付给乙公司15 000元作为补价,同时正保公司为换入固定资产支付相关费用5 000元。设备的原价为800 000元,已提折旧220 000元,已提减值准备20 000元,设备的公允价值为600 000元。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2)正保公司以一台设备换入丙公司的专利权,设备的原价为600 000元,已提折旧220 000元,已提减值准备40 000元,设备的公允价值为400 000元。专利权的账面原价为500 000元,累计摊销为150 000,公允价值为380 000元。正保公司收到丙公司支付的现金20 000元作为补价。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3)正保公司以其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股票,交换丁公司的原材料,换入后作为原材料核算。在交换日,正保公司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股票账面余额为320 000元(其中成本为240 000元,公允价值变动为80 000元),公允价值为360 000元。换入的原材料账面价值为280 000元,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300 000元,公允价值等于计税价格。增值税税额为51 000元,正保公司收到丁公司支付的补价9 000元。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消费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分别编制正保公司、乙公司、丙公司、丁公司有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正保公司:
(1)支付补价15 000/(换出资产包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500 000+500 000×17%+支付补价15 000)=2.5%,小于25%,应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核算。
换入设备的成本=500000+500000×17%+15000+5000=605000(元)
借:固定资产 60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0
银行存款 2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410000
存货跌价准备 10000
贷:库存商品 420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5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50000
乙公司:
换入应税消费品的成本=600000-15000-500000×17%=500000(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560000
累计折旧 22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00
贷:固定资产 800000
借:库存商品 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0
银行存款 15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6000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40000
(2)收到补价20000/换出资产公允价值400000=5%<25%,应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核算。
换入专利权的成本=400000-20000=380000(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34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0000
累计折旧 220000
贷:固定资产 600000
借:银行存款 20000
无形资产 38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4000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60000
丙公司:
换入固定资产的成本=380000+20000=400000(元)
借:固定资产 400000
累计摊销 150000
贷:无形资产 500000
银行存款 2000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30000
(3)收到补价9000/换出资产公允价值360000=2.5%<25%,应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核算。
换入原材料的成本=360000-51000-9000=300000(元)
借:原材料 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00
银行存款 9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40000
——公允价值变动 80000
投资收益 40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0000
贷:投资收益 80000
丁公司:
换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成本=300000+51000+9000=360000(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6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0
银行存款 90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280000
贷:原材料 280000
2.不具有商业实质时:
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换出方发生的全部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换入资产的进项税额(换入资产为存货时)+换出资产的销项税额(换出资产为存货时)
换出资产为存货时,换出方应当按照存货的账面价值直接结转成本,不确认收入,但是此时按照存货的计税价格计算增值税。
对于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资产交换中发生的相关税费,要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比如换出固定资产交纳的营业税,换出应税消费品的增值税、消费税等,都应该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中。
【例题2·计算及会计处理题】正保公司2009年初与乙公司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正保公司以一台设备换入乙公司的一辆汽车。换出设备的账面原值为50万元,已提折旧10万元,未取得公允价值;换入汽车的账面原值为50万元,已提折旧5万元,公允价值为30万元。在交换中正保公司补付乙公司货币资金3万元。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并假定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2)正保公司以一项长期股权投资交换乙公司的一项专有技术,该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6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乙公司专有技术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账面余额为120万元,累计摊销40万元。假定交易中没有发生相关税费,双方已办妥相关手续。
(3)正保公司以其生产的一批应税消费品换入乙公司的一台设备,产品的账面余额为52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计税价格等于不含增值税的市场价格6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交换过程中正保公司以现金支付给乙公司2万元作为补价,同时支付相关费用0.3万元。设备的原价为90万元,已提折旧2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设备的公允价值为65万元。假设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要求:分别编制上述业务正保公司和乙公司的账务处理。
【答案】(1)正保公司(支付补价方)账务处理如下:
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换:补价所占比重=补价/(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3/(40+3)=7%<25%,属于非货币性交换。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50-10)+3+0=43(万元)
①将固定资产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40
累计折旧 10
贷:固定资产——设备 50
②换入汽车入账:
借:固定资产——汽车 43
贷:固定资产清理 40
银行存款 3
乙公司(收到补价方)账务处理如下:
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换:补价所占比重=补价/换出资产账面价值=3/45=6.7%<25%,属于非货币性交换。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收到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50-5)—3+0=42(万元)
①将固定资产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45
累计折旧 5
贷:固定资产——汽车 50
②换入设备入账:
借:固定资产——设备 42
银行存款 3
贷:固定资产清理 45
(2)正保公司编制的会计分录:
借:无形资产 60
贷:长期股权投资 60
乙公司编制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80
累计摊销 40
贷:无形资产 120
(3)正保公司(支付补价方)账务处理如下:
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换:补价所占比重=补价/(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2/(50+2)=3.85%<25%,属于非货币性交换。
正保公司换入设备的成本=(52-2)+60×17%+60×10%+2+0.3=68.5(万元)
借:固定资产 68.5
存货跌价准备 2
贷:库存商品 5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2
—应交消费税 6
银行存款 2.3
乙公司(收到补价方)账务处理如下:
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换:补价所占比重=补价/换出资产账面价值=3/70=4.3%<25%,属于非货币性交换。
乙公司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90-20)-2-60×17%=57.8(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70
累计折旧 20
贷:固定资产 90
借:库存商品 57.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0.2
银行存款 2
贷:固定资产清理 70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