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如何在教学中使用语言艺术

 我来答
胡摊说菜肴
2023-02-15 · TA获得超过64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5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9.8万
展开全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05-01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艺术。研究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语言的艺术性,是提高语言教学有效性的必经之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幼儿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在组织教学活动中,要做到表述流畅、语句规范,表达恰当,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这样才能给予幼儿间接的暗示和正确的引导。下面,我就从自身的教学语言入手,谈谈自己在语言教学方面的研究和反思。
  一、提问语言注重开放性和互动性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提问是贯穿于活动始终的。教师的提问不仅要使幼儿领会老师问的是什么?也要使幼儿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此,教师语言教学活动的提问要注重措词准确,句式简短,表达鲜明。我在注重提问的层次性,递进性和灵活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强调提问语言的开放性和互动性。
  1.提问语言要注重开放性
  开放性的提问也就是变单一的问题为多样性的问题。幼儿的回答不是局限的,唯一的,而是宽泛的,丰富的。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讲完故事后,习惯问幼儿这样一些问题:故事好听吗?故事的名字叫什么?里面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些问题答案往往只有一个,幼儿的讲述和思维就有局限性。如果问法不同,就能使幼儿学会多种疑问方式,从多种角度来了解事物。比如大班故事《棒棒天使》,当老师讲述完一遍故事后,提问:“棒棒天使和胖胖天使发生了哪些不一样的事情呢?”这个问题较宽泛,老师不要求幼儿具体说出故事中的内容,只是反馈幼儿听故事的程度,答案没有统一规定,可以让幼儿多发表自己的见解。又如中班故事《三只蝴蝶》,当教师讲述完故事后提问:“三只蝴蝶为什么会被雨淋湿?”这又是个开放性的问题。中班的幼儿可能会结合听到的故事零碎的说出一些内容,教师要抓住机会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学说一些句子。这种开放性的问题并不是放任自流,海阔天空,而是当幼儿充分讲述后,教师要通过追问或语句的点拨等多种引导策略,帮助幼儿在运用语言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语言这个工具,从而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获得语言的发展。
  2.提问语言要注重互动性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师生间、同伴间的语言交流也是幼儿学习语言、积累经验的有效途径。要创设这样宽松的学习环境,老师的提问语言就要产生互动效应。如大班散文《秋天的雨》,当老师和幼儿一起欣赏2遍散文后,老师提问:“有什么地方没听明白吗?”这种由原来老师问幼儿答的传统模式转变为由幼儿问,老师答或幼儿答的教学现象,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大大激发了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又如:在大班讲述活动《飞呀飞》中,老师说:“小动物们,快找些好朋友,想一想怎样也能让自己飞上天去?”此时幼儿置身一定的角色地位,在设身处地的情况下,与作品人物产生情感共鸣。这种互动式的问题重在给幼儿提供表达的机会,在生生互动中幼儿积极搜集以往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积极动脑,大胆主动地发言,也有效增强了参与活动的意识和自信心的培养。
  二、反馈语言讲究动态和人文化
  反馈语是教师对幼儿发言后的回应和回馈,也是老师们最难把握的。因为教师每一次的提问,幼儿都有很多不同的回答,面对形形色色的回答,教师怎样回应才能让幼儿豁然开朗?这些又该如何做到?我认为,教师除了要有较强的教学基本功,还与老师的教学经验的积累有直接的关系。我认为,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反馈语应该是灵活变化、合情合理的,要讲究动态化和人文化。
  在幼儿园各项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嗯,不错。”“好的,真棒!”“是吗?”“请再想想。”等反馈性的词句,这样的反馈语是比较机械的,单一的。其实反馈的形式有很多,语言也很丰富,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情况应情应景进行反馈。举一些在大班绘本教学《猜猜我有多爱你》中的例子。教师问幼儿:“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当幼儿说:“很好听。”教师可以身有同感的说:“是个好听的故事。”这样的反馈适合一些比较胆怯的幼儿,语言加重一下的反馈,是对幼儿的一种肯定与鼓励。有时候,句子的整理也是一种反馈。如:当教师提问:“你喜欢这个故事吗?”有幼儿说:“这个故事讲的小兔子和大兔子的爱。”教师则微笑着说:“所以你……”,等待幼儿说出喜欢这个故事,引导幼儿根据问题把句子补充完整。这样的反馈一方面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不露痕迹的在暗示幼儿把话讲完整。有的反馈是可以来丰富语言的,当幼儿回答:“小兔子拉着大兔子的耳朵在说话。”教师接住幼儿的回答说:“哦,它们在说悄悄话呢。”这是一种自然的问与答,答与反馈的衔接,无形之中丰富了“悄悄话”这个词组。有的反馈是用来点题的,如老师问:“小兔子把手臂张得不能再开,为了表示什么呢?”幼儿回答:“表示对妈妈的爱有很多。”教师反馈:“是呀,小兔子想把它所有的爱给它的妈妈。”这里教师的反馈是有意图的,是有助于幼儿的情感体验的。也有的反馈是暗示要求的,如:当一组幼儿表演了小兔子和大兔子的角色对话后,教师的反馈语是这样的:“你们在对话时脸上露着微微的笑容,多亲切呀!如果能眼睛看着对方,那更像一对父子了。”在肯定这组幼儿表演的同时也提出了下一组幼儿表演的要求——对话时眼睛要对视。诸如此类的反馈,要让幼儿感觉到教师对他的欣赏,而这种欣赏是具体的,是有指向性的,无形之中也为幼儿学说语句提供了机会。
  三、小结语言侧重流畅性和提升性
  语言教学过程是由一个一个环节构成的,每个环节的结束都应该由教师用语言进行小结。然而我们不能小看了小结语,小结语如果说得巧妙合理,就能使环节与环节之间衔接流畅,产生承上启下、概括提升、画龙点睛的效果。
  我把小结语分为两种,一种是承上启下发挥过渡作用的,另一种概括提升,起到画龙点睛效果的。例如:中班童话《大黄猫进城》,第三环节理解感知故事后,教师的过渡语是这样的:城市的变化可真大呀,我们住的地方会不会也变得不一样呢?自然过渡到第四环节拓展延伸,这样的小结起到使幼儿在思路上前后贯通,心理上迁移续接的作用。又如:绘本教学《猜猜我有多爱你》,当幼儿说到“我的手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时,教师问:“这时候,小兔子是怎么想的?它为什么会这么想?”当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小结:小兔子虽然长得比妈妈矮小,但它也想尽可能把最多的爱给自己的妈妈。这样的小结就起到了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效果。
  “好的课堂语言是一本书,一本让师生回味无穷的书;好的课堂语言是一首歌,一首让师生心情愉悦的歌。”我们只有把握好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才能进一步提高语言课堂教学,有效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