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管理题目!非常感谢
1楼1)某企业每年需要耗用甲材料8000吨,该材料购入价格为每吨1500元,每次订货成本为400元,材料在仓库中的每吨存储成本为40元,要求1每次订货量2平均库存量3储存...
1楼
1)某企业每年需要耗用甲材料8000吨,该材料购入价格为每吨1500元,每次订货成本为400元,材料在仓库中的每吨存储成本为40元,要求
1每次订货量 2平均库存量 3储存总成本 4订货次数 5订货总成本 6相关总成本
1。 200 2. 3. 4. 5. 6.
1。 500 2. 3. 4. 5. 6.
计算每次购入甲材料多少吨,可使全年与进货批量相关的总成本达到最低?与此相关的最低全年总成本是多少?
2)某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为1000万股,每股面值为2元,本年税后利润为5000万元,现在拟追加投资5000万元,使生产能力扩大30%,预计A公司产品销路会非常稳定,该公司想维持目前40%的资产负债率,并执行40%固定股利支付政策,要求
该公司本年末应该分配多少股利,每股股利时多少?
该公司必须从外部筹集到多少权益资本,才能达到追加投资的目的?
3) 某公司2002年税后净利润为12000万元,分配的现金股利为4200万元,2003年的税后净利润为90000万元,鱼记2005年该公司的投资计划需要资金5000万元,该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为股权资本占60%,债权资本占40%。要求:
1如果采用剩余股利政策,计算该公司2003年应分配的现金股利额
2如果采用固定股利政策,计算该公司2003年应分配的现金股利额
3如果采用固定 股利支付率政策,计算2003年的现金股利额
4如果采用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该公司2002年的现金股利为正常股利额,计算2003年的现金股利额。
第三题错别字“鱼记”改“预计”
第一题的表格按每次订货量200计算它的平均库存量、储存总成本、订货次数、订货总成本、相关总成本和每次订货量500计算它的平均库存量、储存总成本、订货次数、订货总成本、相关总成本 展开
1)某企业每年需要耗用甲材料8000吨,该材料购入价格为每吨1500元,每次订货成本为400元,材料在仓库中的每吨存储成本为40元,要求
1每次订货量 2平均库存量 3储存总成本 4订货次数 5订货总成本 6相关总成本
1。 200 2. 3. 4. 5. 6.
1。 500 2. 3. 4. 5. 6.
计算每次购入甲材料多少吨,可使全年与进货批量相关的总成本达到最低?与此相关的最低全年总成本是多少?
2)某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为1000万股,每股面值为2元,本年税后利润为5000万元,现在拟追加投资5000万元,使生产能力扩大30%,预计A公司产品销路会非常稳定,该公司想维持目前40%的资产负债率,并执行40%固定股利支付政策,要求
该公司本年末应该分配多少股利,每股股利时多少?
该公司必须从外部筹集到多少权益资本,才能达到追加投资的目的?
3) 某公司2002年税后净利润为12000万元,分配的现金股利为4200万元,2003年的税后净利润为90000万元,鱼记2005年该公司的投资计划需要资金5000万元,该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为股权资本占60%,债权资本占40%。要求:
1如果采用剩余股利政策,计算该公司2003年应分配的现金股利额
2如果采用固定股利政策,计算该公司2003年应分配的现金股利额
3如果采用固定 股利支付率政策,计算2003年的现金股利额
4如果采用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该公司2002年的现金股利为正常股利额,计算2003年的现金股利额。
第三题错别字“鱼记”改“预计”
第一题的表格按每次订货量200计算它的平均库存量、储存总成本、订货次数、订货总成本、相关总成本和每次订货量500计算它的平均库存量、储存总成本、订货次数、订货总成本、相关总成本 展开
展开全部
解析:
1)、
每次购入材料(最佳订货)量=根号下(2×8000×400/40)=400(吨)
即每次购入400吨,可使得全年与进货批量相关的总成本达到最低。
由此,我们可得出:
全年的订货次数=8000/400=20(次)
全年的订货总成本=20×400=8000(元)
全年的存储成本=(400/2)×40=8000(元)
即全年最低的总成本=8000×1500+8000+8000=12016000(元)
2)、
应发放的股利=5000×40%=2000(万元)
每股股利=2000/1000=2(元/股)
追加投资所需权益资金=5000×(1-40%)=3000(万元)
内部留存的权益性资金=5000-2000=3000(万元)
所以应从外部筹集权益资金额=3000-3000=0(万元)
因而,本年末应分配股利2000万元,每股股利为2元,不需要从外部筹集权益性资金。
3)、说明:你题中的2003年的税后净利润90000万元,好像有点不大对劲,我以下回答以9000万元来计算!
1如果采用剩余股利政策,计算该公司2003年应分配的现金股利额
投资计划需要权益资金=5000×60%=3000(万元)
2003年应分配的现金股利额=9000-3000=6000(万元)
2如果采用固定股利政策,计算该公司2003年应分配的现金股利额
则2003年的应分配的现金股利额=2002年的现金股利额=4200(万元)
3如果采用固定 股利支付率政策,计算2003年的现金股利额
则股利支付率=4200/12000=35%
2003年应分配的现金股利额=9000×35%=3150(万元)
4如果采用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该公司2002年的现金股利为正常股利额,计算2003
年的现金股利额。
2003年应分配的现金股利额=4200+6000=10200(万元)
1)、
每次购入材料(最佳订货)量=根号下(2×8000×400/40)=400(吨)
即每次购入400吨,可使得全年与进货批量相关的总成本达到最低。
由此,我们可得出:
全年的订货次数=8000/400=20(次)
全年的订货总成本=20×400=8000(元)
全年的存储成本=(400/2)×40=8000(元)
即全年最低的总成本=8000×1500+8000+8000=12016000(元)
2)、
应发放的股利=5000×40%=2000(万元)
每股股利=2000/1000=2(元/股)
追加投资所需权益资金=5000×(1-40%)=3000(万元)
内部留存的权益性资金=5000-2000=3000(万元)
所以应从外部筹集权益资金额=3000-3000=0(万元)
因而,本年末应分配股利2000万元,每股股利为2元,不需要从外部筹集权益性资金。
3)、说明:你题中的2003年的税后净利润90000万元,好像有点不大对劲,我以下回答以9000万元来计算!
1如果采用剩余股利政策,计算该公司2003年应分配的现金股利额
投资计划需要权益资金=5000×60%=3000(万元)
2003年应分配的现金股利额=9000-3000=6000(万元)
2如果采用固定股利政策,计算该公司2003年应分配的现金股利额
则2003年的应分配的现金股利额=2002年的现金股利额=4200(万元)
3如果采用固定 股利支付率政策,计算2003年的现金股利额
则股利支付率=4200/12000=35%
2003年应分配的现金股利额=9000×35%=3150(万元)
4如果采用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该公司2002年的现金股利为正常股利额,计算2003
年的现金股利额。
2003年应分配的现金股利额=4200+6000=10200(万元)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