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宰相的问题,我有一些不解,望高人指点拜托了各位 谢谢

背景一: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在《皇明祖训》中明确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这时在中国... 背景一: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在《皇明祖训》中明确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这时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背景二: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很爱看一部电视剧,叫《宰相刘罗锅》背景三:现在有部电视剧,是苏有朋和张娜拉主演的《刁蛮公主》。里面有个文丞相 第一不解:丞相与宰相代表的是同一官职吗?如不是,有何区别? 第二不解:如果两者一样,丞相明明是明朝就废除了,在清朝怎么又出现了? 第三不解:《刁蛮公主》明明讲的是清朝的事,为什么人们的头发和衣服与历史明显不符?这几个问题,我不懂,还望高人指点 展开
 我来答
未成年TM70
2015-01-21 · TA获得超过22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8.6万
展开全部
1.丞相,官名。中国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丞相制度起源于战国。秦从武王开始,设左、右丞相,但有时也设相邦,魏冉、吕不韦等都曾居此职。秦统一后只设左、右丞相。西汉初萧何为丞相,后迁为相国,何死,曹参继任。惠帝、吕后到文帝初年,设左、右丞相,以后只设一丞相。汉初各王国拟制中央,也在其封国中各设丞相,景帝中元五年(前145)改称为相。 宰相的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先后出现过:丞相、相国、大司徒、中书令、尚书令、参知政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多达几十种官名。据记载,早在商周时代已有太宰、尹、太师之称,这些官职虽有辅佐天子管理国家之意,但在当时尚不具备国家机器中幕僚长阶性质。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相的名称出现了。例如管仲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由于当时养士之风盛行,不少有知识的人被各国招聘为相。泰国由于变化彻底,发展迅速,是战国时代第一个设立郡县制的国家,并于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任梧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丞相之名由此而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宰相作为官制首次确定下来。在秦以前的殷周时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通过分封诸侯进行统治的,商朝的王或周朝的天子不能干涉分封国的内政,又因分封国的国君由贵族世袭,所以天子无权解除他们在分封国的统治权力。秦始皇之后,废分封,设郡县,废诸侯,设官吏,皇帝不再通过宗法亲缘关系进行统治,改为任命官僚向全国发号施令,因此有必要组织一套官僚机构,并借助于宰相大臣辅佐政务。宰相就在这一历史条件下产生了。随着封建国家的发展,宰相制一直沿袭了两千年。 宰相丞相没有太大区别 2.明朝初亦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后皇帝以不胜庶政之繁,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后阁职渐重,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 清沿明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内阁成为闲曹,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明、清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份。 在所有的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多,这是由于君主既需要宰相帮助办理政事,又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危及自身的权力 3.电视剧就是这样,很多都与历史不符
庭田科技
2025-08-07 广告
LMS Test.Lab 是一款测试分析软件,专为物理测量和动态测试需求设计,广泛应用于噪声、振动和耐久性(NVH)分析。LMS Test.Lab集成了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和多种分析工具,能够帮助工程师在产品设计和测试过程中高效识别并解决振动...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庭田科技提供
无视即可31732
2015-01-21 · 超过7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4.2万
展开全部
第一,是同一官职,不是丞相更正式,宰相是俗称 第二,刘墉是内阁大学士,明清内阁差不多相当于宰相,可以这么尊称 第三,这种片能当正史看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