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南面雪化的更快,南半球北面雪化的更快。
北半球冬季(12月-2月)下雪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阳光主要从南方照向北方,南坡为阳坡,南面能够得到更多的太阳辐射,获取更多的热量,南面的积雪更容易融化。
南半球冬季(6-8月)下雪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阳光主要从北方照向南方,北坡为阳坡,北面能够得到更多的太阳辐射,获取更多的热量,北面的积雪更容易融化。
扩展资料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全球昼夜平分,此后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相反。
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相反。
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全球昼夜平分,此后继续南移,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北半球相反。
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北半球相反。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全球热量分布变化,也会引起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阳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阳直射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野外辨别方向
这与地理概念有关,阳坡位置不同、太阳直射点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南北半球不同,雪花的南面北面也不一样,具体如下:
1、当位于北半球时候,南面山坡的雪化的比北面山坡的要快。因为当北半球处于冬季之时,太阳直射点南移,位于北半球的南面。
2、当位于南半球时候,北面山坡的雪化的比南面山坡的要快。因为当南半球处于冬季之时,太阳直射点北移,位于北半球的北面。
3、当雪面位于沟渠,且有遮挡,阳光照射时间比北面少,所以沟渠南面的雪化得慢一些。因此,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北方,雪化得慢的一面是南方。
扩展资料:
雪融化对雪线的影响情况介绍:
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降雪逐年加积,形成常年积雪(或称万年积雪),进而变成粒雪和冰川冰,发育冰川。
地形通过影响气温和降水而间接影响雪线高度。北半球在同一山地,南坡的雪线通常比北坡高。但在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气温和年降水量相差极大,致使南坡雪线(4500米)比北坡雪线(5900~6000米)低1400~1500米。
雪线高度不仅有空间差异,在时间上也有一定变化。空气变冷、变湿,导致雪线降低;反之,引起雪线上升。这种变化有季节性的,也有多年性的。
参考资料来源:
推荐于2017-11-23
问题一抛出马上有孩子举手:“雪化得快的是南边,化得慢的是北边。我昨天预习的时候查到的。”“是的,我同意他的观点,爸爸告诉我,雪化得快的是南边。”我们身处平原,平时的生活经验中有这样的积累,这答案看似无可厚菲。但是课文中有特定的地点:沟渠。果真是这样的吗?
在我备课的时候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我追问:“课文中写的是沟渠,如果我们把两排课桌中间的过道当作沟渠的话,你看冬天的太阳从南边照射过来,会是怎样的呢?”我在黑板上画了个太阳,又画上了一条东西向的沟渠。一看,很清楚了。“沟渠里雪化得快的是北方,化的慢的是南方!”
对啊,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如果一个疏忽,可能就给孩子造成了知识的错误。如果是山,南坡朝南,确实是南面的雪化得快。屋顶也一样.沟渠,它是下陷的,它的两面同山不一样,沟渠是北坡朝南,从南边射过来的太阳照到的沟渠的北边。沟渠里的积雪,雪化得快的是北方,化的慢的是南方!
再读读文本,其实课文中的语句就已经对应了。“看看哪边的雪化得快,哪边化得慢?就可以分辨北方和南方。”“快”对 “北”、“慢”对“南”。
“如果我们把沟渠换成山坡,这一节诗该怎么写?”
“如果遇上下雪天,
山坡上的积雪可以指点方向,
看看哪边的雪化得快,哪边化得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