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臣下跪之前,为什么要拍两下袖子?
清臣下跪,除了标准的跪姿之外,好像每一个人还必须拍两下袖子。对于这种约定俗成的习惯,目前来说有两种主流的原因解释,且让我们一个个看来。
第一种原因是这样说的,清臣拍袖其实是汉化的畸形产物。从古至今,汉人官场便有“两袖清风“的赞誉之词,满清人为了学习这种清廉的风度,便有意拍两下袖子,以表忠诚和清廉。但是从史实角度考虑,这种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有史以来,无论是秦汉还是唐宋,汉人政权没有一个需要拍袖子的,所以如果连照猫画虎的”猫“都没有,又何来的”老虎“呢?
另一种解释就比较靠谱了,这是从清文化的角度方面说的。满清之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为了骑马和射箭的需要,他们的传统服饰被设计成袖口宽大型,而且由于满清祖地纬度较高,冬季严寒,宽大的袖袍也有利于满人把手藏掖起来。
入主中原之后,满人虽然再无骑马射箭的需要,但是朝堂之上,为了表示对祖先之礼的尊重,还是采用了宽大袖袍的官服。至于拍两下袖子,这一特殊的动作有一个特殊的称谓,那就是”放哇哈“。
”放哇哈“有两个好处,一是让手掌从袖袍中伸出,让衣着更加整齐;二是展示自己空空如也的双手,意为绝无藏掖的危险。另外,我们都知道跪姿极其累人,拍袖伸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自己的身体,减缓疲劳和疼痛。
正常来说就是一种礼仪,就跟我们现在见面要握手是一样的,大臣拍两下袖子,表示对皇上的尊重,满人的衣服袖子是非常小的,汉的服饰是比较宽松的,到了清朝就是满汉服装结合到了一起!
满族传统服装上有一个特有的东西叫做马蹄袖,平时是挽起来的,如果见到皇上就要把袖口放下,这么打两下拍两下就放下了,总不能见到皇上,在一点一点的整理衣服,这不是不尊重吗?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注重礼仪,拍连下袖子是清朝的特色,也是满族的特有文化。
两袖清风说的也是这个袖子,清朝的袖子里面有大兜,就跟我们现在的兜一样,可以放很多东西,要是非常有钱,家里条件好,那兜里就会哗啦哗啦响,拍两下袖子对皇帝表示,你看我家穷,袖子里啥也没有,你放心我一定忠诚于你。
再有就是上朝了,跪拜皇帝,你兜里万一有个刀啥的那多危险啊,拍两下,表示兜里没东西,不会刺杀,也是让皇帝放心。
其实这真的都是表面现象,谁家贪污了还放兜里,告诉你,你看我贪污了,钱都在这里呢,这不是傻吗?人家都放家里了,和珅的家,李侍尧的家,去看看不就完了,还用拍袖子吗?
再说刀,我也不能放那里啊,就算放进去我也杀不了你,最后自己的命都保不住,一点意义都没有,所以拍个袖子只能说是一种文化,其他也没啥太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