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为什么称为宛城故地?
2020-06-10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总面积2.66万平方千米,总人口1060万。
南阳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故有“南都”核正、“帝乡”之称。城西卧龙岗是诸葛亮辅佐刘备前的躬耕地。
南阳历史上曾孕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及“智圣”诸葛亮,更滋养了哲学家冯友兰、军事家彭雪枫、文学家姚雪垠、科技发明家王永民、作家二月河等当知袭代名人。南阳曾荣获“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南阳荆紫关镇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南阳板头曲、内乡宛梆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诗经》证明,南阳当时搭氏兄属于《诗经》地域中的《周南》江汉氏族文化区,南阳文化的古代文化以“屈家岭文化”为代表,也包括了后来发展为有较高水平的“楚文化区”,在我国文化史上有深远影响。
近年来,通过考古,在南阳淅川一带发现有许多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其文化明显地包含着“仰韶龙山”、“屈家岭”文化层次的特征。文学上的“楚辞”,音乐上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就是我国南部文化的光辉代表,楚歌就是这一带最流传的歌曲,所以有“楚人善让”的习俗。及南北朝时,在长江中上游的荆、郢、樊、邓(信阳南阳邓州一带)等地又是当时最浒的、最有名气“西曲”传播地带。“西曲”的出现,对南阳乃至中原民歌也有亲密的血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