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培训一直没效果?这2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最近看了《艾瑞咨询2021年中国企业培训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企业员工通过培训所学的内容,大约只有10%-20%被应用到了工作中。“培训内容与业务贴合度不够,学习成果难以转化”是企业开展培训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然而,这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发现,因为这几乎是所有学习发展从业人员甚至管理者的痛点。如果我们每年都做一次这样的调研,大概结论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圈外自从去年开始做企业业务以来,几乎每个客户都会跟我们讨论这个话题。实际上,大多数HR和管理者都知道学习培训要跟业务结合、跟效果挂钩,“训战结合”喊了很多年,各种尝试也做了不少,但为什么效果还是不如人意?而且问题好像还更严重了。
实际上,过去很多行业,尤其是传统行业,模式和业务变化不大,企业常常只需要做些通用技能和领导力的培训就好,即便跟业务不挂钩,企业照样发展,影响也不会太大。
但是这几年,新商业新技术开始从互联网行业席卷到传统行业,很多企业都在喊“转型”,业务变化越来越快,经营压力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学习项目跟业务的贴合度就会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和平时代搞搞学习培训是锦上添花,而转型时代搞学习培训就真的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了。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让学习项目真正跟业务结合起来?
实际上一个学习项目的设计,很多环节都对结果有影响,今天要谈的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培训需求调研。
谈正确的方法之前,我们先谈两个在培训需求调研、培训计划制定中常见的误区。这两个误区,其实对应了两种极端。
之前有客户提到他们在做需求调研的时候,主要是发问卷,问卷里有个问题是:“以下课程你(或者你的团队)想要学哪一门?还有哪些请补充。”
或者,还有一些企业的做法是,找业务领导聊一下,他们怎么说,HR团队尽量满足就行。
但是,我们需要清楚的是,企业搞学习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学习需求,而是为了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如果让业务部门直接提课程需求,就把培训需求澄清,定义成“支持性工作了”。
但实际上,HR部门或者学习发展部门,应该是企业内部的一个“咨询角色”,需要通过专业的分析,把企业的业务战略、业务部门的工作目标、管理者的学习需求翻译成“培训需求”。因为在业务部门面前,我们才是人才培养专家。
如果这个“翻译”的工作变成了“支持”的工作,那培训注定无效。培训部门也会沦为“课程采购部门”。
前面的误区,是直接让业务部门提需求,而在很多企业,则是另一个极端,从头到尾就是HR部门闷头想,不管业务部门需要什么,这就陷入了另一个极端:培训需求脱离业务。
这里的问题在于,还是把培训当成一项工作任务,而不是业务提升的抓手。
HR部门作为职能部门,距离业务是远的,即便在很多会议上能够看到和听到关于战略和业务的很多信息,但是对业务挑战的体感是不如业务部门的。因此,仅仅靠自己的人才培养方面的专业性,是很难得出有效的培训需求的。
基于上面两个误区,我们能够知道:不管是“发问卷”、还是“做访谈”,这些方式的目的,不是为了直接从业务部门那里得出答案,而是通过这些手段,来引导业务部门共同思考,共创出学习主题。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我们可以根据“企业战略需求”、“关键岗位绩效需求”、“个人学习需求”的顺序,逐层来拆解,接下来会介绍具体的方法。
一般来说,领导对于培训工作的指示都是简明扼要,有大方向,但是缺乏明晰的聚焦点,而培训部门需要把这个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一个小的达成要素。这里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讲。
有一个做连锁零售的企业,CEO提出要培养“零售管理人才”,支撑公司未来3年的扩张计划。
零售管理人才,在这家集团企业有几千个人,上到业务副总、区域总监,下到片区经理、门店店长,到底培养什么级别的管理人才,又要培养些什么?
首先,可以去了解企业的业务战略,发现在企业3年规划里,销售策略其中有一个是加大终端渠道布局,提升消费者体验感。而面向消费者的第一阵地就是门店,这样看来,对于培训人群的选择,优先应该是门店店长。
接下来要根据“岗位绩效需求”,剥离出门店店长的关键技能短板。
这时,跟HR部门拿到目前门店店长的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结果,发现一个问题:门店人效偏低。
原来大多数门店店长都是业务标兵出身,自己做业务很强,但是对于店员的辅导带教非常有限,因为实在忙不过来。
接下来就从“个人学习需求”的角度,找门店店长聊工作中的问题。发现店长自身经营门店非常辛苦,排班排不过来就自己上,而店员积极性不强,遇到没有顾客的情况就不知道干什么,工作中存在懈怠。
综合下来,店长在辅导和激励下属方面能力需要提升,于是选定了“绩效管理”作为主要课程,“辅导下属”、“激励下属”作为辅修课程,让店长用“绩效”的方式管理和激励员工,加以自己业务能力的辅导,从而帮助门店提升人效。
总结一下,依据需求的优先级,依次逐级拆解,可以得出结合业务的培训需求: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思路也清晰了很多,后面做培训需求调研也不用担心被业务部门牵着鼻子走了。
在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的今天,企业之间比拼的就是人才胜任岗位的速度。如果因为“误诊”让培训没有效果,那损失的不仅仅是培训预算,更是企业发展的时机。
<<<圈外 学习笔记
然而,这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发现,因为这几乎是所有学习发展从业人员甚至管理者的痛点。如果我们每年都做一次这样的调研,大概结论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圈外自从去年开始做企业业务以来,几乎每个客户都会跟我们讨论这个话题。实际上,大多数HR和管理者都知道学习培训要跟业务结合、跟效果挂钩,“训战结合”喊了很多年,各种尝试也做了不少,但为什么效果还是不如人意?而且问题好像还更严重了。
实际上,过去很多行业,尤其是传统行业,模式和业务变化不大,企业常常只需要做些通用技能和领导力的培训就好,即便跟业务不挂钩,企业照样发展,影响也不会太大。
但是这几年,新商业新技术开始从互联网行业席卷到传统行业,很多企业都在喊“转型”,业务变化越来越快,经营压力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学习项目跟业务的贴合度就会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和平时代搞搞学习培训是锦上添花,而转型时代搞学习培训就真的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了。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让学习项目真正跟业务结合起来?
实际上一个学习项目的设计,很多环节都对结果有影响,今天要谈的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培训需求调研。
谈正确的方法之前,我们先谈两个在培训需求调研、培训计划制定中常见的误区。这两个误区,其实对应了两种极端。
之前有客户提到他们在做需求调研的时候,主要是发问卷,问卷里有个问题是:“以下课程你(或者你的团队)想要学哪一门?还有哪些请补充。”
或者,还有一些企业的做法是,找业务领导聊一下,他们怎么说,HR团队尽量满足就行。
但是,我们需要清楚的是,企业搞学习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学习需求,而是为了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如果让业务部门直接提课程需求,就把培训需求澄清,定义成“支持性工作了”。
但实际上,HR部门或者学习发展部门,应该是企业内部的一个“咨询角色”,需要通过专业的分析,把企业的业务战略、业务部门的工作目标、管理者的学习需求翻译成“培训需求”。因为在业务部门面前,我们才是人才培养专家。
如果这个“翻译”的工作变成了“支持”的工作,那培训注定无效。培训部门也会沦为“课程采购部门”。
前面的误区,是直接让业务部门提需求,而在很多企业,则是另一个极端,从头到尾就是HR部门闷头想,不管业务部门需要什么,这就陷入了另一个极端:培训需求脱离业务。
这里的问题在于,还是把培训当成一项工作任务,而不是业务提升的抓手。
HR部门作为职能部门,距离业务是远的,即便在很多会议上能够看到和听到关于战略和业务的很多信息,但是对业务挑战的体感是不如业务部门的。因此,仅仅靠自己的人才培养方面的专业性,是很难得出有效的培训需求的。
基于上面两个误区,我们能够知道:不管是“发问卷”、还是“做访谈”,这些方式的目的,不是为了直接从业务部门那里得出答案,而是通过这些手段,来引导业务部门共同思考,共创出学习主题。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我们可以根据“企业战略需求”、“关键岗位绩效需求”、“个人学习需求”的顺序,逐层来拆解,接下来会介绍具体的方法。
一般来说,领导对于培训工作的指示都是简明扼要,有大方向,但是缺乏明晰的聚焦点,而培训部门需要把这个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一个小的达成要素。这里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讲。
有一个做连锁零售的企业,CEO提出要培养“零售管理人才”,支撑公司未来3年的扩张计划。
零售管理人才,在这家集团企业有几千个人,上到业务副总、区域总监,下到片区经理、门店店长,到底培养什么级别的管理人才,又要培养些什么?
首先,可以去了解企业的业务战略,发现在企业3年规划里,销售策略其中有一个是加大终端渠道布局,提升消费者体验感。而面向消费者的第一阵地就是门店,这样看来,对于培训人群的选择,优先应该是门店店长。
接下来要根据“岗位绩效需求”,剥离出门店店长的关键技能短板。
这时,跟HR部门拿到目前门店店长的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结果,发现一个问题:门店人效偏低。
原来大多数门店店长都是业务标兵出身,自己做业务很强,但是对于店员的辅导带教非常有限,因为实在忙不过来。
接下来就从“个人学习需求”的角度,找门店店长聊工作中的问题。发现店长自身经营门店非常辛苦,排班排不过来就自己上,而店员积极性不强,遇到没有顾客的情况就不知道干什么,工作中存在懈怠。
综合下来,店长在辅导和激励下属方面能力需要提升,于是选定了“绩效管理”作为主要课程,“辅导下属”、“激励下属”作为辅修课程,让店长用“绩效”的方式管理和激励员工,加以自己业务能力的辅导,从而帮助门店提升人效。
总结一下,依据需求的优先级,依次逐级拆解,可以得出结合业务的培训需求: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思路也清晰了很多,后面做培训需求调研也不用担心被业务部门牵着鼻子走了。
在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的今天,企业之间比拼的就是人才胜任岗位的速度。如果因为“误诊”让培训没有效果,那损失的不仅仅是培训预算,更是企业发展的时机。
<<<圈外 学习笔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