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舰船有什么分类?
舰艇三大类(水面战斗舰艇、水下战斗舰艇、辅助战斗舰艇)简介:
水面战斗舰艇
水面战斗舰艇执行水面战斗任务,按其基本任务的不同,又区分为不同的舰种,有:
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鱼雷艇、导弹艇、猎潜艇、潜艇救援舰、布雷舰、反水雷舰艇、两栖登陆舰和登陆舰等等水面战斗舰艇;
在同一舰种中,按其排水量、武器装备的不同,又区分为不同的舰级,如美国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苏联的“卡拉”级导弹巡洋舰等。在同一舰级中,按其外型、构造和战术技术性能的不同,又区分为不同的舰型。
水面战斗舰艇按其排水量大小分为大、中、小型:
大型水面战斗舰有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中型水面战斗舰艇有驱逐舰、护卫舰等;
小型水面战斗舰有护卫艇、鱼雷艇、导弹艇、猎潜艇等。在水面战斗舰艇中标准排水量在600吨以上的,通常称为舰;600吨以下的,通常称为艇。
水面战斗舰艇,按其航行原理的不同,区分为排水型、滑行型、水翼型和气垫型。
水下战斗舰艇
水下战斗舰艇即潜艇,潜艇种类很多,潜艇按其动力不同,分为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常规动力潜艇通常以蓄电池和柴油机为动力,故又称蓄电池潜艇;核动力潜艇以核反应堆为动力,又称核潜艇。
水下战斗舰艇按其装备武器不同,分为火炮潜艇、鱼水雷潜艇和导弹潜艇,火炮潜艇为早期潜艇,装备有火炮,用于防空;鱼水雷潜艇装备有鱼雷和水雷武器,现代的常规动力潜艇通常是鱼水雷潜艇;导弹潜艇装备有导弹武器,按其执行任务不同,分为战略导弹潜艇和攻击潜艇,战略导弹潜艇装备有弹道式战略导弹,攻击潜艇装备有飞航式对舰导弹。
辅助战斗舰艇
辅助战斗舰艇是执行辅助战斗任务的舰艇,又称勤务舰艇,主要用于战斗保障、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它包括:军事运输舰船、航行补给舰船、维修供应舰船、医院船、防险救生船、试验船、通信船、训练船、侦察船等。
自人类进入了核时代,核导弹、核鱼雷、核水雷、核深水炸弹便相继出现,潜艇、航空母舰和巡洋舰向核动力化发展;20世纪50~60年代,喷气式超音速海军飞机搭载航空母舰之后,垂直/短距起落飞机、直升机等又相继装舰,使大、中型舰艇普遍具有海空立体作战能力;潜射弹道导弹、中远程巡航导弹、反舰导弹、反潜导弹、舰空导弹、自导鱼雷、制导炮弹等一系列精确制导武器装备海军,进一步增强了现代海军的攻防作战、有限威慑和反威慑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以后,军用卫星、数据链通信、相控阵雷达、水声监视系统、超低频对潜通信、电子信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现代海军武器装备正逐步实现电子化、自动化、系统化,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使海军技术发展成为高度综合的技术体系。
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拥有海军的国家和地区有100多个,组织编制各不相同。
随着国际贸易和航运的日益扩大,海洋开发的扩展,国际海洋斗争日趋激烈。濒海国家都非常重视海军的建设和发展,不断运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发展海军的新武器、新装备,提高统一指挥水平和快速反应、超视距作战能力。海军大国仍将注重核动力舰艇、舰载航空兵和具有核进攻能力的兵种及远程海空预警部队的发展,并重视协调各兵种、舰种及支援保障勤务部队的均衡发展,以增强战略袭击能力和在海洋上机动作战、夺取制海权的能力,提高濒海地区攻防作战能力和应急快速部署能力。其他濒海国家,多数将注重加强海军近海攻防作战能力,少数国家将进一步发展海军远洋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