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身管火炮
明代身管火炮
身管火炮指的是大、中口径的火铳,这种火铳是现代火炮的前身。早在洪武年间,明军就使用了身管火炮,现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洪武五年(1372年)大碗口铳和现藏于山西博物院的三尊洪武十年(1377年)铁炮就是证据。不过身管火炮飞速发展是在明代后期,在日趋严峻的军事形势下,明军不但在旧有基础上创新火炮,还引进并仿制了西方火炮。
虎蹲炮,虎蹲炮因形如一只蹲在地上的猛虎而得名,是戚继光创制的一种野战炮。它以曲射为主,比佛郎机铳更轻,便于携带,机动性极强,适于在山林等有碍大炮机动的地区战斗,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时常用的火器。虎蹲炮是一种熟铁炮。它以一个炮管作为主体,管长2尺(约64厘米),口径2寸(约6.4厘米)有余,重36斤(约21千克),炮管上有数道铁箍以加固炮管。
炮管前方安装有一个圆形箍,箍上伸出两只铁爪稳扎在地上,尾部同样有一个圆形箍,箍上伸出两只铁爪。这样一来,后坐力大量作用于地面,解除了后坐力对炮手的威胁。虎蹲炮发射群子弹,对集中的目标有较大的杀伤力,为野战利器。明朝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地带倭患猖獗,戚继光在与倭寇作战的过程中,发现鸟铳与佛郎机铳在使用时并不如意,于是根据实际情况在旧有形制上创造出了虎蹲炮。
红夷炮明代人称荷兰人为“红夷”,于是许多人误以为红夷炮为荷兰所造。事实上,明朝将所有从西方传来的长身管前装式滑膛加农炮都称为“红夷炮”。明朝朝廷首次引进红夷炮是在泰昌元年(1620 年),徐光启派人从澳门辗转,购得4 门红夷炮。
到天启六年(1626 年),明朝朝廷先后采购了30 门成品炮。其中有2门采购于天启二年(1622 年)的红夷炮长期留在北京旧城垣上,现藏于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它们炮身铁铸,前细后丰,管壁较厚,口径12.5 厘米,全长 3 米,带有准星、照门。
中部有耳轴,可架设在炮车上调整射击角度和射击范围,尾部收敛有球形凸起。炮身还铸有盾形徽章和后加的刻款“天启二年总督两广军门胡,题解红夷铁铳二十二门”,左下方另有编号,一为“第六门”,一为“第十四门”。徽章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徽记,所以天启二年采购的这22门红夷炮应是英国铸造的。
红夷炮身管长、口径大、装弹多、射程远,是当时威力最大的火炮,因此一传入中国,便受到明朝朝廷的重视,数年之内仿制千余门,成为明末最主要的重型火器,广泛用于野战、攻守城战和海战。但明朝的火炮优势并未保持多久,后金很快仿造了红夷炮,并将其改名为“红衣炮”。
红夷炮这门红夷炮炮口小,后膛大,口沿和尾部均铸有加强箍,炮耳上下铸有两圈加强箍,炮身铸有竖排铭文“崇祯六年(1633年),岭西道左布政王,总督两广军门熊,督造官万文浩、何吾嶷、张尚文”。它在明与后金的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叶公神铳叶公神铳为叶梦熊所造叶梦熊乃是明代冷锻造炮第一人他所创的神铳就属于冷锻炮。此炮由无敌大将军炮的子铳加长改造而成,造价不过10余两,因此叶梦熊刚制造成功便上报朝廷要求大量制造。明朝朝廷很快颁旨同意。
叶梦熊造出的第一批神铳,长6尺重不过250斤炮身可能已经锻打成钢其一次投射的弹药量十分惊人,神铳议描述:“大铅弹七斤为公,弹次者三斤为子弹,又次者一斤为孙弹,三钱二钱者二百为群孙弹,名之曰公领孙,尚以铁磁片用班毛毒药煮过者佐之,共重二十斤。”
经过叶梦熊的改造,神铳采用“公领孙”一炮多弹的散弹发射模式,公弹可摧毁主要目标,孙弹可制造大范围伤害,非常适合进行野战和攻城。
在成功的基础上,叶公神铳出现了更多的型号,《武备志》记载,叶公神铳有天、地、玄三种规格。天字号神铳重280斤(约167千克),长3尺5寸(约112厘米);地字号神铳重200斤(约119千克),长3尺2寸(约102厘米);玄字号神铳重150斤(约89千克),长3尺1寸(约99厘米)。
每炮有三轮炮车一辆,前有两轮,轮高2尺5寸(约80厘米),后有一轮,轮高1尺3寸(约42厘米)。炮车前高后低,火炮装上后炮口昂起。
雷州府明军装备的神铳长度在3尺5寸左右,重350斤(约208千克),一般一队明军(50人)装备一门。此外,《登坛必究》中还记载了一种,大神铳,长度在4尺5寸(约144厘米)左右,重1000斤(约595千克),有9道,铁箍。
明代军事家叶梦熊所造, 收录于《武备志》。叶梦熊(1531 ~ 1597年),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曾参与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平定宁夏哱拜之乱,在改进武备上非常有才能。叶公神铳诞生后,被朝廷大量制造,用于九边拒虏,仅在万历二十一年就造了1000门。
2021-01-25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