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勤奋学习的方法有哪些?
①温故而知新。“温故知新”这句话,出自孔子《论语·学政》篇,原文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即经常温习过去学过的知识,就可以不断得到新的知识,也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温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复习。德国哲学家狄慈根在介绍自己的读书经验时,曾说过:“重复是学习之母”,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复习的方法很多,既可以从头至尾地重读或重点读,也可以默写书中的主要内容,还可以用联想的方法,把学到的知识与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等等。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复习,就一定会尝到甜头。 ②如切如磋。学习应多和别人研究讨论,集思广益。陶渊明说:“奇文共欣赏,疑文相与析。”多与人讨论,才能克服自己孤陋寡闻的缺点。古人学习,提倡“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换言之,像玉工雕琢玉器似的。多花一点与别人在一起的切磋功夫,相互取长补短,从众人的思考中找到精辟所在,是大有益处的。 ③吟诵相同。朗读和吟咏,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之一。朱熹的读书方法中,第二法是“细读精思”,第三法是“虚心涵咏”、陆大渊写过这样的诗句:“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民间谚语说:“读书要常念,种地要常耪;三日不练手不顺,三日不念不顺口。”由此可见朗读和吟咏的作用了。心理学家认为,朗诵和吟咏的好处,首先在于能帮助记忆,其次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另外,还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是有道理的。 ④勤学苦练。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也说过“业精于勤”,可见,“勤”在读书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过:“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的那么大。”马克思在引用了这句话后,接着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历史证明了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一个人的成就如何,并不主要取决于先天所赋予的才智,而是在漫长的人生中能否做到勤奋学习,刻苦攀登。国外一些人才学家通过调查得出结论:在世界上所有科学成就中,由那些天资聪明,少年时代就异常早慧的人搞成功的,约占5%,而另外95%的成就,都是由少年时并不十分聪明,但能刻苦勤奋学习的人取得成功的。这正像爱迪生所说的那样:“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总之,勤奋出聪慧,勤奋出成就。勤,对于中学生来说,既是一种可贵的美德,更是一种应当养成的学习习惯。 ⑤持之以恒。清代扬州画家郑板桥,以画竹著称。他画的竹,虽着墨不多,寥寥数枝,却形神毕备,巧夺天工。他曾为画竹作诗道:“四十年来画竹枝, 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这首诗,也说明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而要“功夫深”,就必须持之以恒。俗话说:“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恒心,是一切成大事者的特征,谁有恒心,谁能锲而不舍,谁就能达到理想的境界。因此,我们中学生读书学习,切不可存侥幸心理,企图一蹴而就,而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⑥态度虚心。虚心不仅是读书人必备的一种美德,也是成就事业的一个保证。古人说:“见不尽者,天下之事;读不尽者,天下之书。”人类的知识是极其深广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本在知识宝库的面前自满自足呢?有人说,有知识的人从不炫耀自己,喜欢炫耀自己的人必定无知。确实,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学习不抱虚心态度的人会有多少成就。毛泽东同志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即使开始时,取得了一点成绩,如果以后骄傲起来,成就也会越来越少,以至再也见不到成就。所以,作为一种学习习惯。“满招损、谦受益”对中学生尤为重要。 ⑦注意小事。许多有关学习的小事也应养成习惯。例如,学习姿势也是学习习惯的重要内容。因为在写字、看书、听讲等方面的一些不良姿势,诸如写字时眼晴离纸面过近或把头枕在桌子上;边玩边看书或躺在床上看书;听讲时抓耳挠腮,环顾左右等,一旦形成习惯,则不仅会影响学习效果,也会影响身体发育。至于爱惜书籍及纸、笔等文化用品,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后,把书籍和各种文具归拢好,把第二天要带的东西放在书包里等“琐碎之事”,也应养成习惯。有句国外谚语说:“喜欢条理吧,它能保护你的时间和精力。”确实,在这方面养成有条有理的习惯,不仅使一个人的生活有节奏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也有助于激发起一个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渴望,有助于身体健康成长和良好性格的养成。
2、可以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学习复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速读记忆的练习见《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6倍,记忆力、注意力、思维、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如果你的阅读、学习效率低的话,可以好好的去练习一下。
3、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4、做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遇到错的题(粗心做错也好、不会做也罢),最好能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错题集要归类),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保证不再同样的问题上再出错、再丢分。
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
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
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
养成一个学习习惯坚持21天,习惯的养成只需要21天
学习效率这东西,我也曾和很多人谈起过。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同学学习极其用功,在学校学,回家也学,不时还熬熬夜,题做得数不胜数,但成绩却总上不去其实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也是十分着急的,本来,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而且,付出的多就应该回报很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这里边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效率指什么呢?好比学一样东西,有人练十次就会了,而有人则需练一百次,这其中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劳逸结合。学习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头脑,所以适当的休息,娱乐不仅仅是有好处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项学习效率的基础。那么上课时的听课效率如何提高呢?以我的经历来看,课前要有一定的预习,这是必要的,不过我的预习比较粗略,无非是走马观花地看一下课本,这样课本上讲的内容、重点大致在心里有个谱了,听起课来就比较有针对性。预习时,我们不必搞得太细,如果过细一是浪费时间。
二是上课时未免会有些松懈,有时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东西。上课时认真听课当然是必须的,但就象我以前一个老师讲的,任何人也无法集中精力一节课,就是说,连续四十多分钟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课期间也有一个时间分配的问题,老师讲有些很熟悉的东西时,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