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预防脑卒中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脑卒中的中医药防治方案
脑血管意外,又称“中风”或“脑卒中”,以起病急骤、意识障碍、语言不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点。
未发病前的调摄与防治:
1、调摄精神情志,切忌过分激动如愤怒、焦虑、兴奋、大恐等;谨防跌仆摔倒;平素用力不可过猛(如大便、剧咳)及劳累过度。
2、注意饮食调理,清淡饮食、少食肥甘;若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应积极治疗,另一方面还可选用下列方药服之。
(1)大蒜:每日食生大蒜6克以上,长期坚持,能防止高脂肪饮引起的血胆固醇升高,清除脂质在血管壁的堆积,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和溶解体内“淤血”的作用。其有效成分为大蒜甙和大蒜油中某些含硫化合物。
(2)山楂降脂片:每片含山楂提取物0.06克,每次2片,每日3次,连服4周为一疗程。此片防治高血脂症,结果使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脂蛋白显然下降。
3、凡患者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者,应坚持开展气功锻炼,具有预防中风的良好效果。
4、脚腕转动疗法:患高血压、动脉硬化,年龄45岁以上,并有可能发生中风的患者,可于每日早晚睡在床上或坐在床上开展此疗法:先将脚背伸直,两脚腕向外转动15次,向内也转动15次;然后两脚背缩回竖直,两脚再向外转动15次,向内转动15次。长期坚持此法锻炼,有预防中风发生的作用。
5、关元白日灸:每年从立冬日起,将艾点燃,对准关元穴灸15分钟,灸至局部皮肤红润为度。连灸100天,可预防中风发生。
中风片:川芎、赤勺、草决明、菊花、地龙、水蛭,共制成片剂。
中医认为,瘀血是中风病的基本病理因素,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只是血瘀阻塞脑络和络破血溢成瘀的不同。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脑出血和脑梗塞均可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形成脑水肿,从而损伤脑组织。丹参注射液和刺五加注射液有显著清除自由基作用,改善脑部微循环,可减轻脑水肿,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并对纤溶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有利于防止脑再出血和加重出血。血液流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针灸预防:
常用的方法是:先灸足三里。绝骨,后灸涌泉(均双侧),每日灸1次,每穴灸15分钟左右,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直至症状消失一周后为止。
脑血管意外,又称“中风”或“脑卒中”,以起病急骤、意识障碍、语言不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点。
未发病前的调摄与防治:
1、调摄精神情志,切忌过分激动如愤怒、焦虑、兴奋、大恐等;谨防跌仆摔倒;平素用力不可过猛(如大便、剧咳)及劳累过度。
2、注意饮食调理,清淡饮食、少食肥甘;若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应积极治疗,另一方面还可选用下列方药服之。
(1)大蒜:每日食生大蒜6克以上,长期坚持,能防止高脂肪饮引起的血胆固醇升高,清除脂质在血管壁的堆积,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和溶解体内“淤血”的作用。其有效成分为大蒜甙和大蒜油中某些含硫化合物。
(2)山楂降脂片:每片含山楂提取物0.06克,每次2片,每日3次,连服4周为一疗程。此片防治高血脂症,结果使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脂蛋白显然下降。
3、凡患者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者,应坚持开展气功锻炼,具有预防中风的良好效果。
4、脚腕转动疗法:患高血压、动脉硬化,年龄45岁以上,并有可能发生中风的患者,可于每日早晚睡在床上或坐在床上开展此疗法:先将脚背伸直,两脚腕向外转动15次,向内也转动15次;然后两脚背缩回竖直,两脚再向外转动15次,向内转动15次。长期坚持此法锻炼,有预防中风发生的作用。
5、关元白日灸:每年从立冬日起,将艾点燃,对准关元穴灸15分钟,灸至局部皮肤红润为度。连灸100天,可预防中风发生。
中风片:川芎、赤勺、草决明、菊花、地龙、水蛭,共制成片剂。
中医认为,瘀血是中风病的基本病理因素,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只是血瘀阻塞脑络和络破血溢成瘀的不同。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脑出血和脑梗塞均可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形成脑水肿,从而损伤脑组织。丹参注射液和刺五加注射液有显著清除自由基作用,改善脑部微循环,可减轻脑水肿,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并对纤溶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有利于防止脑再出血和加重出血。血液流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针灸预防:
常用的方法是:先灸足三里。绝骨,后灸涌泉(均双侧),每日灸1次,每穴灸15分钟左右,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直至症状消失一周后为止。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