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分几何的微分几何的历史

 我来答
我爱沵921mL
2016-05-12 · 超过5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3.4万
展开全部

1827年,德国数学家高斯发表了《关于曲面的一般研究》的著作,这在微分几何的历史上有重大的意义,它的理论奠定了曲面论的基础。高斯抓住了微分几何中最重要的概念和根本性的内容,建立了曲面的内蕴几何学。其主要思想是强调了曲面上只依赖于第一基本形式的一些性质,例如曲面上曲线的长度、两条曲线的夹角、曲面上的某一区域的面积、测地线、测地曲率和总曲率等等。
1854年德国数学家黎曼(B. Riemann)在他的就职演讲(Habilitationsschrift)中将高斯的理论推广到n维空间,这就是黎曼几何的诞生。其后许多数学家,包括E. Beltrami, E. B. Christoffel,R. Lipschitz,L. Bianchi,T. Ricci开始沿着黎曼的思路进行研究。其中Bianchi是第一个将“微分几何”作为书名的作者。
1870年德国数学家克莱因(Felix Klein)在德国埃尔朗根大学作就职演讲时,阐述了他的《埃尔朗根纲领》,用变换群对已有的几何学进行了分类。在《埃尔朗根纲领》发表后的半个世纪内,它成了几何学的指导原理,推动了几何学的发展,导致了射影微分几何、仿射微分几何、共形微分几何的建立。特别是射影微分几何起始于1878年阿尔方的学位论文,后来1906年起经以威尔辛斯基为代表的美国学派所发展,1916年起又经以富比尼为首的意大利学派所发展。在仿射微分几何方面,布拉施克(W. Blaschke)也做出了决定性的工作。 法国数学家E·嘉当在微分几何中强调联络的概念,建立了外微分的概念。这是整体微分几何的奠基性的工作。随后,中国数学家陈省身从外微分的观点出发,推广了曲面上的高斯-博内定理。从此微分几何成为现代数学不可缺少的领域。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