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作品《千与千寻》的影评(2)

 我来答
轻抖啰M
2022-07-19 · TA获得超过612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5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17万
展开全部

宫崎骏作品《千与千寻》的影评

  从前我对宫崎骏的认识十分肤浅,认为他只是个拍小孩子童话的电影导演,对他的动画片一直没有提起兴趣。反倒是欣赏了所有的今敏的作品,惊叹于今敏在光影世界中将现实与梦幻的完美结合。今年二月,在好友的极力推荐下,我看了《龙猫》,结果,彻底被这样一个纯真的故事打动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看了宫崎骏作为导演的11部作品中的8部。我这才意识到“动画电影界的黑泽明”这一盛名绝不夸张。

  宫崎骏的绝大多数作品虽然是关于小孩子的故事,但内容涉及冒险、乡村生活、神奇生物、魔法、战争等。在共性之外,其题材有着极大地丰富性。在主题上,宫崎骏一直关注成长与环保的问题,借助童话般的奇幻故事,以及形形色色人物的内在隐喻,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宏大主题。这些构成了宫崎骏动画电影老少咸宜、享誉世界的原因。

  宫崎骏的作品都是值得反复品味的。这部《千与千寻》我看了三遍,每次都收获到更深的感悟。第二次是和14岁的弟弟一起看的,他说故事很有意思,但是不懂故事含义是什么。这也许是因为宫崎骏在这部电影中为人物设置的隐喻太多,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吧。

  首先谈谈千寻的父母。通过千寻与父母的交流以及其行程中的表现,看不出这对夫妇有何独特之处。宫崎骏并没有对二人进行过多的描述,但在神隐餐馆的那场戏,我们可以看出父母的角色代表的是人性中的贪婪。并借助“贪吃化猪”的关键情节,引出整个冒险故事。

  白龙原本是河中的神明,赈早见琥珀川。他是引领千寻进入神隐世界汤屋的第一个关键人物。作为“河神”,他代表的是自然,他与千寻的友谊象征宫崎骏所向往的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白龙身上也体现一种自我迷失,在他的“本体”——河,被人类建筑物取代之后,他用自己的名字作为交换条件跟随汤婆婆学习魔法,以至于失去过去,同样迷失自我。

  汤婆婆与钱婆婆的形成一对对比。作为双胞胎,两人性格不同,追求更是不同。钱婆婆居住在沼底类似农庄的简朴小屋中,勤恳劳动,安享平淡质朴的生活。汤婆婆经营汤屋,对于金钱的欲望永不满足。但她同样肯定劳动,千寻出色的接待了“腐烂神”,汤婆婆也没有吝惜赞扬。这些虽然体现了她见钱眼开、利欲熏心的一面,但宫崎骏没有把她塑造成压榨劳动人民的“黄世仁”式形象。因此我不认为汤婆婆是绝对的反面角色,而且汤婆婆对宝宝的关爱表现出令人捧腹的可爱一面。

  无脸男是《千与千寻》中最值得品味的角色了。他的初次亮相是在千寻会面白龙所路过的桥上,悄无声息地出现又悄无声息地消失。这一偶遇使无脸男对千寻产生莫名的好感。第二次千寻与他相遇,千寻为淋雨的无脸男留了一扇门。无脸男为千寻偷药浴牌子是出于报答和讨好。之后他效仿河神用假金子犒赏汤屋的人大吃大喝、沐浴享受,千寻用河神的丸子使他吐出食物和佣人、青蛙。恢复原貌的无脸男跟随千寻去钱婆婆的住处,默默完成纺线的工作,并同意留在钱婆婆身边。

  无脸男偷牌子赏假钱,其实是十分孩子气的讨好旁人的行为,他实际是最天真无邪的。若说他代表贪欲,那么剧中千寻通过与他交朋友而使他觉悟是不合逻辑的。他讨好千寻和其他人是为了得到关怀和陪伴,钱婆婆给了他温暖的归宿。因此我想无脸男代表的是人类内心恒存的没有归属感的寂寞。

  主角千寻,初登场时与现实中10岁小女孩别无二致,甚至不那么可爱。她任性地发着牢骚,胆子小小地过分依赖父母。但相对父母她身上有守规矩、无贪欲的品质。在为了拯救父母历险中,她渐渐勇敢起来,懂得责任心,懂得感恩,收获了友谊,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成长为少年榜样般的角色。

  这些丰富的角色共同编制出一段奇幻的历险故事。虽然导演使用的是单线顺序叙事,但依然使情节紧张精彩,叙事的直白令主题更为突出。相比《龙猫》的童真,《魔女宅急便》的轻松,《千与千寻》的主题更为深刻和复杂,但又不同于《幽灵公主》那般沉重。宫崎骏通过一个孩子的异域冒险故事,完成了多层次主题的表达,并依旧使观众保持愉悦的心情。归结起来,《千与千寻》主要有一下几点主题内涵:

  主题一: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

  纵观宫崎骏的电影作品可以发现,环保是导演最爱表现的主题。日本本土的传统民族宗教是崇拜自然、泛神的神道教,大和民族对自然的敬畏体现在其艺术的许多方面。以文学为例,与西方文学将视角聚焦于个体人不同,日本文学家更愿意将人物置身于自然大背景中,进行远景式描述。如川端康成在《雪国》中将驹子化于茫茫雪原,《古国》中的孪生姐妹置身于京都城镇与山林的四季景致中。

  宫崎骏的电影继承了日本民族传统,并承载着导演自身的崇高信仰。研究宫崎骏电影的人都知道,宫崎骏憎恨现代社会对自然地破坏。这点最突出的体现在《风之谷》和《幽灵公主》中,环保成为最重要主题。《幽灵公主》甚至表露出导演的悲观主义倾向。

  而《千与千寻》在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时避免了激进论调,以更为平和的方式表达。

  河神是被破坏的自然的第一个代表。因为体内沉积了大量的垃圾,河神浑身恶臭,被汤屋的人误会为腐烂神,直到千寻帮助他排出污物才恢复真身;白龙最初也是琥珀川的神明,从剧情推测,曾经的琥珀川被人类的建筑物所取代,才迫使他化身少年白龙与汤婆婆学习魔法;千寻刚刚进入汤屋时,人类的味道很容易被识别。在那个世界,人类的气味被形容为“臭味”,这一设置也是导演对人类的嘲讽。

  宫崎骏批判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借助千寻与白龙的友谊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千寻幼时溺水,得琥珀川神力未死。多年后身为白龙的琥珀川忘记自己的名字但仍认识千寻,并帮助千寻拯救父母。白龙受诅咒,千寻为报恩勇敢挺身,白龙得到钱婆婆的原谅,也记起了名字。两人弥足珍贵的友谊使各自得到拯救。

  宫崎骏在《千与千寻》中没有把人类与自然放到绝对的对立面,更没有像《幽灵公主》那样将二者的冲突尖锐化,使矛盾结局不可调和,而是让千寻(人类的代表),与河神、白龙(自然的代表)成为互相理解和帮助的朋友。导演放弃悲观阴暗的表述,期许自然与人类的和解,留给观众更为积极的结局,也许还是对人类抱有一丝希望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