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的提出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近日发现一本好书:李煜辉老师的《探索和发现的旅程——整本书阅读之专题教学》,遂开启新一段修心之旅。
李老师在第一节便引用孙绍振老师的话:“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此段话给我的震撼不可谓不大,细思极恐。
回首自己的课堂教学之路,似乎大半时光都在讲学生完全可以凭借自学完成的知识,学生不解之处、文本深入之点,我甚少挖掘,也几乎不去涉略,故课堂是满满的低阶思维的滑行,是看似热闹实则无味的低效的语文活动,是随口可答的不需思考的伪问题的堆砌。偶尔也会反思,然畏于备课之苦,便将深度学习的想法弃之一隅,因循旧路,不思改善。
因而,此时忽见此文字,不禁悚然了,十数年而来,我所进行的便是如此浅薄空虚的语文教学,汗涔涔而下。浅,则思惰;薄,则积弱。国积贫积弱,必无强大竞争力,教学亦然。误人子弟,非空谈。
此背景下,整本书阅读的出现无疑给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于教师而言,单文解读尚成问题,何以读整本书?文本解读无突破,设计自然平平。长此以往,平庸成自然。李老师谈及自己的教学探索经验,梳理下来,让我汗颜不已。
关于备课。针对学生怕文言文、周树人、写作文的“三怕”,李老师给自己定下要求:古诗文须背诵如流,不依赖教科书和幻灯片上课;熟读《鲁迅全集》,做好批注,整理与高中课文有关的内容,随时取用;讲作文,须10分钟内构思并口述一篇一类文。为达成此目标,李老师要付出多少心力呢?他有时讲一篇课文要读几十篇学术论文,讲一篇作文要从十几个角度设计构思。与之比照,我的备课简直无法称为备课,看看教参,读读课文,想想书后题,然后一概“拿来主义”,从书上搬到课堂,教师毫无自己思考,又如何引发学生走入思维深处?现在思之,有多少时间就如此浪费,学生毫无收获,教师亦毫无成长。
关于设计。李老师把政策、理论和教学实际结合起来,要求自己“一课一主题”“一课一设计”“一课一文章”,提出四个关键词:情境、问题、任务、活动,以此作为自己进行教学设计的核心。如“以诗解诗”“唱词悟词”“看戏演戏”“为别里科夫画像”“绘制《项链》的情节曲线”“《登高》的样本研究”“解读《前赤壁赋》的密码”等,此中包含的思维活动众多,而多样的设计形式也成为深度备课的有力载体。每一个情境的创设、每一个问题的设计、每一个任务的提出和每一次活动的开展都有意识地在教学设计的千变中寻找教学规律,提升课堂活力,发展学生思维。以此观之,我的课堂似乎乏味而至于无味了。
然而,李老师继续思考,在看似热闹的“设计”背后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设计再出色,也只限于此篇,学生收获有限,如何让学生系统地学习一个作家或者读一本书?如何让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如何在学课文、写作文之外找到更多的学习语言的价值?这就关乎专题。
专题选修。李老师开始了专题研究的实践。《论语》《红楼梦》等名著纷纷出场,“史传文学与史论写作”“鲁迅小说中的爱恨情仇”等专题迅速出炉,这种尝试不仅关乎教学,更是一种课程开发。作为选修课程,以更丰富、更深邃、更广阔的姿态成为必修课程的有力补充,然而,由于课程设置多,学生无法投入大量精力,导致选修专题课难以系统实施。因而,李老师得出结论,专题选修可以在正课上,要改变以知识为纲、以内容为纲的语文教学,不需通过模块累加,不需靠量变引发质变,于是,他又开始了新的实践探索,并发现了一种整合必修与选修、链接课内与课外、打通阅读与写作、兼顾成绩与素养的语文教学改革的新路径——专题教学,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正式提上日程,李老师开始大幅压缩必修课的单篇教学,进行不同类型的专题教学。
整本书阅读有专题教学、项目式学习、混合式学习、主题情境教学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而专题教学门槛最高,其核心在于对整本书做专门的研究。要做好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教师不仅自己要会读书,而且要会教学生读书,不仅自己会做研究,而且要会教学生做研究,这是一项极大的挑战,且专题教学研究不可一蹴而就,须有单篇文本的深入、长期解读为根,方可逐渐尝试在此基础上的整本书阅读的专题研究。
李老师在第一节便引用孙绍振老师的话:“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此段话给我的震撼不可谓不大,细思极恐。
回首自己的课堂教学之路,似乎大半时光都在讲学生完全可以凭借自学完成的知识,学生不解之处、文本深入之点,我甚少挖掘,也几乎不去涉略,故课堂是满满的低阶思维的滑行,是看似热闹实则无味的低效的语文活动,是随口可答的不需思考的伪问题的堆砌。偶尔也会反思,然畏于备课之苦,便将深度学习的想法弃之一隅,因循旧路,不思改善。
因而,此时忽见此文字,不禁悚然了,十数年而来,我所进行的便是如此浅薄空虚的语文教学,汗涔涔而下。浅,则思惰;薄,则积弱。国积贫积弱,必无强大竞争力,教学亦然。误人子弟,非空谈。
此背景下,整本书阅读的出现无疑给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于教师而言,单文解读尚成问题,何以读整本书?文本解读无突破,设计自然平平。长此以往,平庸成自然。李老师谈及自己的教学探索经验,梳理下来,让我汗颜不已。
关于备课。针对学生怕文言文、周树人、写作文的“三怕”,李老师给自己定下要求:古诗文须背诵如流,不依赖教科书和幻灯片上课;熟读《鲁迅全集》,做好批注,整理与高中课文有关的内容,随时取用;讲作文,须10分钟内构思并口述一篇一类文。为达成此目标,李老师要付出多少心力呢?他有时讲一篇课文要读几十篇学术论文,讲一篇作文要从十几个角度设计构思。与之比照,我的备课简直无法称为备课,看看教参,读读课文,想想书后题,然后一概“拿来主义”,从书上搬到课堂,教师毫无自己思考,又如何引发学生走入思维深处?现在思之,有多少时间就如此浪费,学生毫无收获,教师亦毫无成长。
关于设计。李老师把政策、理论和教学实际结合起来,要求自己“一课一主题”“一课一设计”“一课一文章”,提出四个关键词:情境、问题、任务、活动,以此作为自己进行教学设计的核心。如“以诗解诗”“唱词悟词”“看戏演戏”“为别里科夫画像”“绘制《项链》的情节曲线”“《登高》的样本研究”“解读《前赤壁赋》的密码”等,此中包含的思维活动众多,而多样的设计形式也成为深度备课的有力载体。每一个情境的创设、每一个问题的设计、每一个任务的提出和每一次活动的开展都有意识地在教学设计的千变中寻找教学规律,提升课堂活力,发展学生思维。以此观之,我的课堂似乎乏味而至于无味了。
然而,李老师继续思考,在看似热闹的“设计”背后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设计再出色,也只限于此篇,学生收获有限,如何让学生系统地学习一个作家或者读一本书?如何让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如何在学课文、写作文之外找到更多的学习语言的价值?这就关乎专题。
专题选修。李老师开始了专题研究的实践。《论语》《红楼梦》等名著纷纷出场,“史传文学与史论写作”“鲁迅小说中的爱恨情仇”等专题迅速出炉,这种尝试不仅关乎教学,更是一种课程开发。作为选修课程,以更丰富、更深邃、更广阔的姿态成为必修课程的有力补充,然而,由于课程设置多,学生无法投入大量精力,导致选修专题课难以系统实施。因而,李老师得出结论,专题选修可以在正课上,要改变以知识为纲、以内容为纲的语文教学,不需通过模块累加,不需靠量变引发质变,于是,他又开始了新的实践探索,并发现了一种整合必修与选修、链接课内与课外、打通阅读与写作、兼顾成绩与素养的语文教学改革的新路径——专题教学,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正式提上日程,李老师开始大幅压缩必修课的单篇教学,进行不同类型的专题教学。
整本书阅读有专题教学、项目式学习、混合式学习、主题情境教学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而专题教学门槛最高,其核心在于对整本书做专门的研究。要做好整本书阅读专题教学,教师不仅自己要会读书,而且要会教学生读书,不仅自己会做研究,而且要会教学生做研究,这是一项极大的挑战,且专题教学研究不可一蹴而就,须有单篇文本的深入、长期解读为根,方可逐渐尝试在此基础上的整本书阅读的专题研究。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