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我来答
玩乐星

2022-04-14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1万
采纳率:89%
帮助的人:1807万
展开全部
自我认知不清,定位不准

大学生之所以就业困难,大部分原因在于眼高手低、自我认识不清。面对众多的就业机会,大学生找不到自己理想的职业,大多数毕业生都有一种焦急、无奈和迷惘的心态。虽然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都会花时间、精力主动寻求就业机会,但是在求职的整个过程中会遇到这种情况:在校期间屡次面试失败,甚至在离校毕业后面对诸多选择,经过权衡利弊之后还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岗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其面对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岗位感觉无所适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找不到与自身职业发展相匹配的单位、以及对自身认识的不足,这主要是由于前期没有做好职业规划所造成的。
不重视第一份工作,初期选择处于混沌状态

有人说,毕业后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养活自己,不是职业,更不是事业,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第一份工作对于一个人的职业来说非常重要,除非这个人具备做高级白领和职业经理人的天才或者运气和机遇非常好,否则一个人一旦工作之后,未来将在多大的圈子里面流动,基本上从第一份工作开始划圈。大学生刚刚踏入社会,第一份工作为你带来的是一种职业习惯的养成。因此,大学生选择工作的时候,不能抱着暂时养活自己的心态,也不能说今天干的不是自己的事业,也不是职业,所以先就业才是根本,冷静,谨慎认真的选择才是根本。

跟风现象严重,缺乏自主择业目标

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在不少招聘会上,大学生求职都出现了盲目跟风现象,一些知名企业或者是热门是热门岗位,受到了大多数专业学生的青睐,不少学生不论自己的职业理想是否与.这些热门门企业相一致,条件是否符合那些热门岗位的需求,常常是一窝蜂地前去应聘。尽管大学生们非常重视和追求兴趣爱好与个人才能的发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2-04-14
展开全部
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二、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 。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三、高校专业设置错位。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四、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要达到这一要求,只能是大学生个人和家庭承担,而如果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去完成的话,在时间和金钱上都将是非常不经济的。

五、学生仍然期望过高。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15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3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

六、 学生缺乏求职技巧。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而这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啵啵1kowa

2022-04-14 · 超过1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23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9万
展开全部
一、学生就业渠道不畅。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二、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 。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坐看云起时yyds

2022-04-14 · TA获得超过24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477
采纳率:31%
帮助的人:37.3万
展开全部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歧视现象主要表现在地域歧视、性别歧视、学校歧视、学历歧视等方面。 长期以来,户籍制度已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障碍。大学毕业生跨省市、跨地域就业的难度很大。在同等条件甚至是一些条件相差较大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优先考虑的是本地生源。2007 年《中国青年报》有一期报道提到,北京市 2007年将严控“双外生”(指外地生源或外地高校毕业生)进京,朝阳区更是“原则上不审批”。对于部分“双外生”进京,相关部门设置了一系列条件,比如要求学士学位以上,严格限制专业,成绩不能有不及格科目,非外语专业的学生要求外语必须通过四级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互信互助互爱
高能答主

2022-04-14 ·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说给你听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万
采纳率:78%
帮助的人:1384万
展开全部
1.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逐年走低

自从高等教育并轨后,大学生就业由计划分配就业模式转向了市场自主就业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和转型期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 1999 年以来的高校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一年比一年低。自 2001 年以后,大学毕业生数量连续每年以30%左右的比例递增的同时,却面临着“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约为70%,……大学生待就业的人数将会逐渐增加”,以及“当前失业率已达到 7%”的现实。 尽管各高校和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也无法阻止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下滑,由于当年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有人把这种现象叫“毕业即失业”现象。

文章图片2

频繁跳槽

2.大学毕业生就业稳定性较低

相当部分毕业生尽管在当年找到了一份差事,但却相当不稳定,随时有下岗失业的可能。一半是来自学生自己的原因,他们遵照“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先投身于社会锻炼,而放弃了自己的专业、爱好、特长,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扎根工作的打算,随时有放弃现有工作去寻找新工作的可能,常常会引起用人单位的不满。另一半是来自用人单位的原因,他们出于行业的特点,出于生产和经营的季节性的原因,出于对大学毕业生的潜能不甚了解,出于获取最大利益的原则,用人单位随时有可能解雇大学毕业生。这部分大学生属隐性失业者群体。

3.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理想化就业

按理说,按照“先择业,后就业”的模式找到的工作一般都比较理想,而按照“先就业,后择业”的模式找到的工作,相当多的则是和自己理想有着较大差异。在当前就业市场为买方市场的条件下,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只能从实际出发,采取“先就业,后择业”的方式,这种方式尽管减少了自愿性失业,但却是以牺牲自己的理想为代价的,其中隐含了许多隐性失业者。一般来讲,理想工作的标准应该是:一是相对于自己的智力投资成本来讲,要找到符合价值规律的劳动力价格;二是所找工作要符合自己兴趣、爱好;三是要符合自己专业特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