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

 我来答
冰藕不知天下知4475
2022-07-20 · TA获得超过746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121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338万
展开全部
一、人为什么会抑郁?

1、不能允许自己拥有愤怒感,转而责怪自我。

抑郁是一种指向内部的愤怒,是一种自我攻击。

个体无法对外表达愤怒,只能把这种能量转向自身,这让抑郁者分裂成两个“我”,一个是“指责的我”,一个是“被指责的我”。

“指责的我”贬低、攻击“被指责的我”,“指责的我”愤怒、暴躁,“被指责的我”选择消沉、逃避,这两者让抑郁者备受矛盾和冲突的折磨。

适当表达愤怒,学会不要逃避问题和责任。

这种指向自身的愤怒本质上是过于严厉的超我要求造成的,超我相当于内在的评价和监控部分,可以被理解为个人的道德,严厉的超我将外界的丧失和失败都归罪于自身,因此会产生自责、自我贬低,认为自己没有改变的能力因而对未来失去希望的表现。

从这个角度来说,允许自己感到愤怒,建立自我边界,学会说“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抑郁。

2、消极的思维方式

认知学派认为:与抑郁相关的情绪、行为和生理症状是由认知异常造成的,抑郁的解读聚焦于抑郁者习惯性的消极思维倾向。

认知主义理论家Aron Beck提出与抑郁症形成有关的三个机制:

第一是负向思维的认知三角,包括对自己的消极看法(我很失败、很没用);对世界的消极看法(人们很无情、我的问题是无解的);对未来的消极看法(我永远是老样子、事情永远不会变好了),抑郁者会自动化的、自发地产生这些消极看法。

第二,抑郁者对自我有一整套极其消极悲观的信念和期望,这种图式可能是由于童年时期的创伤事件引发的(比如家人、兄弟姐妹的死亡;父母的拒绝、批评、过度保护、忽略或虐待;在学校被欺负、排挤等经历)。

第三,抑郁者可能会采取一些错误的信息处理思维,比如选择性地关注最糟糕的部分、放大问题、把消极事件归因为自己性格的问题、认为任何事情非黑即白,这些思维让抑郁者对自我产生十分消极的评价。

3、满足需求的愿望受到阻碍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温饱、维持生命的因素)、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归属与爱)、尊重需求(自尊、被他人尊重)、自我实现(道德、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控制感等)。该理论认为,任何阻挡人满足个人需求的因素,都有可能使人产生抑郁情绪。比方说,父母给“爱”加上了条件(只有考第一名才会获得父母的关注)使孩子对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恶劣的人际关系无法满足人对社交的需求、枯燥死板的工作阻止了人对创造力的需求,这些都有可能使人产生抑郁的情绪。

4、生理因素

研究者发现,抑郁的许多症状与大脑神经递质系统的运作水平有关,比如5-羟色胺的缺乏会导致丧失意志力和积极性、难以集中精力和深入思考的症状。多巴胺的分泌异常会导致坏习惯的形成和乐趣感缺失。除了神经递质以外,其他神经化学物质,例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会通过促进神经元生长而影响大脑健康。另外,这些神经递质的分泌是神经环路(可以理解为不同大脑区域之间构成的交通网路)中多种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任意一种神经递质的分泌改变都能改变整个神经环路的状态,从而增加或减少抑郁的状态。

例如,晒太阳有利于5-羟色胺的合成,并促进褪黑素的释放,帮助你拥有好的睡眠。锻炼同样可以激发5-羟色胺的活性,而5-羟色胺又会刺激BDNF的产生,BDNF反过来又增强了5-羟色胺的功能,此外,锻炼还可以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帮助人们调节情绪。如此看来,坚持锻炼促使大脑的神经递质分泌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

二、抑郁怎么办?

1、消极情绪不等于抑郁

首先,我们要学会识别抑郁情绪。有时你可能经历了一些不愉快的情绪,让你怀疑自己可能出现了“抑郁症状”,不用担心,消极的情绪不等于抑郁。

我们提供了一些方法帮助你区分抑郁和消极情绪:

抑郁带来的症状主要有情绪感受、行为活动和身体反应三个方面。在情绪感受上,你可能会体验到情绪低落、绝望、烦躁易怒和自我厌恶感;在行为活动上,你会丧失对生活的兴趣,回避日常活动和社交生活,无法集中精力,感到乏力、疲惫;在身体反应上,可能会伴有失眠、饮食障碍和疼痛不适等生理反应。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并持续两个星期以上,并且这些症状已经对你的生活工作造成了影响,那么就建议你去专业的精神科机构进行评估和诊断。

如果仅仅是某些方面的症状(比如只是失眠、心情不好),并在短时间内可以得到缓解,就大概率不归属“抑郁”。此时的消极情绪或症状是人们对于负面事物的正常反应,是健康的,不需要担心。

另外,消极情绪的产生也是有积极作用的:如果你感到焦虑,那么它可能是在提醒你要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和目标,平衡你目前的能力和期望,关注你能做的部分;如果经历过分离、丧失,那么悲伤失落的情绪是一种哀悼仪式,帮助我们处理丧失带来的不稳定感。

2、生活中的变化会带来“丧失感”,允许自己进行哀悼和告别

人们面对“丧失”的时候,都会体验到不同程度的“抑郁感”。请允许自己对于失去的部分哀悼和告别。

人们经历变化的时候,无论变化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都会经历“丧失感”。比如失去亲密关系、失去工作等等;或者更换工作、更换身份;人在心理上迎接新的秩序、新的身份、新的知识,都会体验丧失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一段时间来哀悼并回忆那些关于“失去”的事情,将自己与失去的人(或物)分离开来。这个过程是必要的,它们也会帮助你进行新的生活。

在面对“丧失”时,你可以试试用书写的方式记录下你的经历,把你自己当做故事的读者,这能让你用新的视角看待过去的事情。

很多人会误以为,不让自己产生负面情绪就能避免抑郁,因此会避免体验悲伤、痛苦等情绪。实际上,一个健康的情绪状态是可以自如的体验任何情绪,压抑负面感受反而容易导致抑郁,因为此时个人的很多精力被用来“压制”、“对抗”自己的真实感受,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自我的活力。

3、调整负面认知

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和消极看法往往会让人产生抑郁的情绪,产生一种“不论做什么都无法改变现状”的绝望感。

我们需要建立起对自己的独立的、准确的评价,才能在应对逆境时,把精力集中在自己能够改变的部分。你可以尝试做一个优点记录本,将日常你收到的夸奖、赞扬、你对于自己感到认可的部分都记录下来,无论它们的大小。

你也可以和信任的好友、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谈谈对自己的看法,试着去探索自我的多样性,从不同角度发现自己的优势。

4、创造自我实现的机会

研究者发现,多参与那些有利于个人成就感,展现自身潜力和能力的活动,有利于帮助自己获得积极情绪,预防抑郁情绪的产生。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留心观察自己感兴趣并擅长的领域和活动,每周花一些时间在这些事情上面,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可操作的计划表,把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这也能提升你的自我掌控感,获得自我价值和个人成就感。

5、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保持健康均衡的饮食,少吃高油、高盐和加工类食品,这类食品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保证规律的睡眠和作息,良好的睡眠可以改善情绪、减轻压力、增强记忆力并且能减缓疼痛,睡眠还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和做出决策。另外,身体锻炼对于提升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都是非常有益的。

最后,祝你总是拥有健康的心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