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中,赵括做了些什么?

 我来答
武器百事通
2023-06-25
知道答主
回答量:99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8万
展开全部

长平之战,赵面临的是七国最强,没有败绩的秦国。并且是主动招惹,虎口夺食。

首先,从心理上,赵国肯定是很怂的,对面可是把韩魏打的妈都不认识的主儿,秦公认当时最强。假如赵国能调动的超过四十万,肯定会全部调过来防守,为什么是秦四十万,赵国也是四十万,秦国认为四十万足够灭赵国了,赵国是因为我只有四十万,想多派没有。

其次,如果赵国撤十万回去,那剩下的三十万一个个都是人,和我们一样,会玩会浪的人,他们也会害怕,他们也会有私心,谁都不想死,谁都不想去打仗,谁都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没撤之前勉强和秦势均力敌,少了四分之一的人,剩下的人,是不是会害怕,战争双方,一旦谁先怂,大概率会输。

再者,秦会看着你撤走四分之一的人,而无动于衷,也许当你正在撤退的时候,秦就趁乱杀过来了。秦为了胜,为了面子,为了荣誉,还有一丝丝的担心,战场上,撤退是大忌。秦也不可能撤,双方只能僵持。

赵括有经验,但统全国尚少资历,若胜秦,立盖世之功,括之亡父老母亦可重奖,无需多虑,若括败绩,已劝说赵王不可用赵括,无损赵奢威名,自己也因先见之明而再无追究之理。功成则会议决策自己只是善意提醒防范问题,失败则已表态反对,自己无责,赵括居高位不作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根本原因还是赵王缺乏打持久战的准备,丢掉上党,就好比让敌人站在自家屋顶上,压力强的不可接受,上党一定要争的,但如何去争,争到什么程度,赵王心理没数,缺乏经验而又气浮气躁,面对的对手异乎寻常的强大,完全没想到败的这么彻底。不败在已,胜在敌。赵国作战目的不清晰,如果是守住地盘就不应该投入战斗;如果是战略决战,那在国力不如对方外交孤立无援时,就更要用奇用险寻求破局,而不能一味防守打持久战。

长平之战是秦国当时是秦昭襄王的中期,秦国经历了商鞅变法,秦国是功爵制进行最彻底的国家,东方六国完全没有进行功爵制,到了秦昭襄王中期粮食产量,比其他国家高出了很多。有四川天府之国的粮草作为大后方,是当时最肥沃的土地,赵国换赵括为主将是因为廉颇坚守不出,国力已经耗不住三年的战争。赵括只是为赵王实行意图的一个人,想结束战争,还有赵括是自家人,是贵族,赵括也是挺厉害的,只是没有作战经验而已。

战争讲解员L
2023-06-15 · 超过129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2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4.2万
展开全部

长平之战,赵军面临的是七国最强军队,没有败绩(八年前小败赵国一次)的秦国军队。

首先,从心理上,赵国肯定是很怂的,对面可是把韩魏打的妈都不认识的主儿,秦军公认当时最强军。

其次,如果赵国撤十万回去,士兵的心里也是要考虑到的,他们也会害怕,他们也会有私心。没撤之前勉强和秦军势均力敌,少了四分之一的人,剩下的人,是不是会害怕。

再者,秦军会看着你撤走四分之一的人,而无动于衷,也许当你正在撤退的时候,秦军就过来了。秦军为了胜,为了面子,为了荣誉,还有一丝丝的担心,撤退是兵家大忌。秦军也不可能撤,双方只能僵持。

我认为赵母聪明,赵括若胜秦,立盖世之功,括之亡父老母亦可重奖,无需多虑,若括败绩,已劝说赵王不可用赵括,无损赵奢威名,自己也因先见之明而再无追究之理。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根本原因还是赵王缺乏准备。不败在已,胜在敌。赵国作战目的不清晰

长平之战是秦国当时是秦昭襄王的中期,秦国经历了商鞅变法,赵括只是为赵王实行意图的一个人,还有赵括是自家人,赵括也是挺厉害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