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起义为什么失败了
黄巢起义为什么失败了
唐朝末年,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其中,黄巢王仙芝起义是声势最大的一支起义部队,鼎盛时期,总人数多达五十万大军,但是,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黄巢的造反,完全属于那种“想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的类型。
他们从起兵到败死,一直没有彻底推翻唐王朝的想法。黄巢甚至在打进长安的两年多中间,也并没有追击唐王朝残余势力的想法,而是只顾自己在长安享乐,也就是在和唐王朝和平共处,坐等唐王朝发动反攻,才被动地狼狈逃出长安。
黄巢自公元875年起兵响应王仙芝,到880年攻人长安登上大齐皇帝的宝座,前后五年间曾经五次向唐王朝乞降求官,平均每年一次。
黄巢先后五次的乞降求官活动,公私记载都很不少,铁证如山,无可掩盖。现按时间顺序,扼要列举如下:
第一次,876年年底,王、黄两人与唐朝的薪州地方官共同商量投降条件。王仙芝得到了一个“左神策军押牙”的小官,准备接受,黄巢一无所获,大闹起来,谈判破裂,他们纵兵大掠薪州,呼啸而去。
第二次,878年初,王仙芝败死。黄巢向唐天平军乞降,唐廷准备给一个右卫将军(从三品)的虚衔。正谈判中,黄巢得到南方空虚的消息,乘机南下,准备袭取重要的城市,作为谈判求官的资本。
第三次,878年底,黄巢乘虚袭取福州,自以为有了本钱,随即写信给唐浙东观察使崔谬与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请他们向唐廷多说好话,给自己一个节度使的职位。
第四次,879年,黄巢听说广州繁华,以与李迢进行投降谈判为借口,突然袭取广州,并强迫李迢上奏唐廷,保举他为广州节度使,被李迢断然拒绝。黄巢只好亲自上书唐廷,乞求广州节度使一官。唐廷的答复是“不许”,只同意他在投降后,封一个“率府率”的小官(皇太子属官、四品)。
双方讨价还价,颇费时日。因为他们在广州杀人太多,瘟疫流行,(据外国人当时记载,黄巢在广州杀回教徒、基督教徒、犹太人等共十二万余人)全军多病。黄巢决定北返,绕道广西、湖南,屯兵江西,伺机过江北上。
第五次,880年夏,黄巢在江西信州,又遇瘟疫,士兵疲病不能作战。他又写信给唐准南节度使高骄乞降,仍然希望得到节度使职位。因为久未得到答复,他乘机北上,袭取东都(洛阳)。以后竟然进了长安,自己做了大齐皇帝,也就用不着再乞降求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