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ve live lively living都是什么词性?形容词还是副词?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1. alive,形容词:活着的,活泼的,有生气的
例句: Lily's mother is still alive after an accident.
莉莉的妈妈在事故中生还。
2. live,形容词:活的,生动的;
动词:活,居住,生存
例句: Where do you live?你住在哪里?
3. lively,形容词:活泼的,生动的,真实的,生气勃勃的
例句: Everyone had fun at the lively party.
在那个生动有趣的聚会上,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4. living:形容词:活的,现存的,活跃的, 逼真的
名词:生活,生存,生计
动词:生活,居住(live 的ing形式)
例句:He will not have to worry about making a living.
他将不会为生活发愁了。
alive,live二者词形相近,区别:
alive常放在名词后作表语,
live作形容词时常作定语。
例句:This is a bird alive. 这是一只活着的鸟。
This is a live bird. 这是一只活鸟。
lively是形容词,常作定语,而living通常用于词组
She is a lively girl,everyone likes her.
她是个活泼的女孩,每个人都喜欢她。
living room,客厅,simple living,简单生活
例句: Lily's mother is still alive after an accident.
莉莉的妈妈在事故中生还。
2. live,形容词:活的,生动的;
动词:活,居住,生存
例句: Where do you live?你住在哪里?
3. lively,形容词:活泼的,生动的,真实的,生气勃勃的
例句: Everyone had fun at the lively party.
在那个生动有趣的聚会上,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4. living:形容词:活的,现存的,活跃的, 逼真的
名词:生活,生存,生计
动词:生活,居住(live 的ing形式)
例句:He will not have to worry about making a living.
他将不会为生活发愁了。
alive,live二者词形相近,区别:
alive常放在名词后作表语,
live作形容词时常作定语。
例句:This is a bird alive. 这是一只活着的鸟。
This is a live bird. 这是一只活鸟。
lively是形容词,常作定语,而living通常用于词组
She is a lively girl,everyone likes her.
她是个活泼的女孩,每个人都喜欢她。
living room,客厅,simple living,简单生活
展开全部
形容词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全都是形容词吗?
追答
不是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5-01-15
展开全部
单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5-01-14
展开全部
1、名词
名词,从意义上看,都表示事物。所谓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例如:
学生 老虎 桌子 报纸 水 汽油 空气 氧气……
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例如:
思想 作风 规则 友谊 风格 品德 文学 艺术……
也可以指时间、处所、方位,例如:
今天 去年 上午 刚才 星期一……
上海 东京 王府井 西单 新街口……
上面 下边 前头 后方 左 右 东 南 西 北 东北 西南……
一般将专门表示时间的名词称为“时间词”,将专门表示处所的名词称为“处所词”,将专门表示方位的名词称为“方位词”。
从语法功能上看,名词经常作主语、宾语,例如:
孩子已经长大了 啤酒不买了 风格很高 [黑体的就是作主语的名词]
我在看报纸 不买电视 增强信心 [黑体的就是作宾语的名词]
也常常带定语。例如:
好孩子 干净衣服 绿油油的庄稼 冰凉的手 [黑体的就是带定语的名词]
汉语名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可以直接受另一个名词修饰,也可以直接修饰另一个名词,例如:
中国孩子 日本啤酒 今天报纸 音乐电视 [黑体的就是带名词定语的名词]
孩子家长 啤酒质量 报纸版面 电视节目 [黑体的就是作定语的名词]
名词一般不能作谓语,不能作状语或补语,也不能带宾语或补语;名词不能受“不”或“很”的修饰,我们既不能说“*不孩子”、“*不啤酒”、“*不报纸”、“*不电视”,也不能说“*很孩子”、“*很啤酒”、“*很报纸”、“*很电视”。
2、动词
从意义上看,动词表示行为动作。可以是具体的动作,例如:
走 笑 吃 写……
可以是某种行为,例如:
学习 研究 参观 分析……
可以是某种心理感觉活动,例如:
想 考虑 爱 讨厌 觉得 认为 同意 反对……
可以是意愿,例如:
愿意 能够 可以 应该……
一般将表示意愿的动词称为“能愿动词”(也有人称为“助动词”)。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也可以是一种存在变化,例如::
有 是 在 变成 成为……
从语法功能上看,动词能作谓语,例如:
我看 他吃 你喝 她喜欢 [黑体的就是作所说的句法成分的名词,下同]
能作述语,后面或能带宾语,或能带补语。例如:
看书 吃生鱼片 喝啤酒 喜欢京剧 喜欢游泳
看清楚 吃完 喝下去 喜欢得不得了
能受“不”的修饰。例如:
不看 不吃 不喝 不喜欢 [黑体的就是受“不”修饰的动词]
汉语里的动词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作主语、宾语,例如:
游泳有好处 抽烟不好
喜欢游泳 禁止抽烟
有一部分动词能重叠,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8226;A”(第二个音节读轻音),如“看看”、“想想”、“听听”、“走走”等;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BAB”,如“研究研究”、“考虑考虑”、“商量商量”等。
一般根据能不能带宾语,将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小类——能带宾语的是及物动词,如“看”(看书)、“吃”(吃面条)、“喜欢”(喜欢京剧)等;绝对不能带宾语的是不及物动词,如“游泳”、“合作”、“咳嗽”等。
3、形容词
从意义上看,形容词都表示事物的性质。
从语法功能上看,形容词最大的特点是,能受“很”的修饰,而在受“很”修饰的同时不能带宾语。例如“干净”能受“很”修饰(如“很干净”),但不能同时带宾语,不能说“*很干净衣服”,所以“干净”是形容词。有一些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如“喜欢”、“爱”等,也能受“很”修饰(如“很喜欢”、“很爱”),但同时能带宾语(如“很喜欢京剧”、“很爱他”),所以“喜欢”、“爱”等仍是动词,不是形容词。有一些词,如“团结”、“丰富”、“方便”等,能受“很” 修饰(如“很团结”、“很丰富”、“很方便”),有时也能带宾语(如“团结多数人”、“丰富精神生活”、“方便顾客”),但不能同时既受“很”修饰又带宾语,我们不说“*很团结群众”、“*很丰富文娱生活”。像“团结”、“丰富”这些词,一般把它们看作形容词兼动词——当它们带宾语时是动词,其它场合都是形容词。
形容词也能作谓语。例如:
个儿高 眼睛大 这苹果甜 那衣服干净 态度认真
能带补语,例如:
高极了 大得很 甜得不得了 干净极了 认真多了
能作补语。例如:
抬高 放大 变甜 洗得干净 看得认真
一般都能受“不”的修饰。例如:
不高 不大 不甜 不干净 不认真
汉语里的形容词,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作主语、宾语。例如:
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虚伪不好
爱干净 喜欢安静 要虚心 以为好
有一部分形容词能重叠,单音节形容词有两种重叠形式:如果重叠后不儿化,形式是“AA”(第二个音节念本调),如“好好”、“大大”、“高高”、“慢慢” 等;如果重叠后儿化,形式是“AA儿”(第二个儿化音节念阴平),如“好好儿”、“大大儿”、“高高儿”、“慢慢儿”等。
补充:
4、副词
1.副词的意义和种类
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表示程度:很、非常、极、十分、最、顶、太、更、挺、极其、格外、分外、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几乎、过于、尤其
表示范围:都、全、总、总共、共、统统、仅仅、只、光、净、一概、一律、一齐、单、单单
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正、正在、就、就要、将、将要、曾、刚、才、在、马上、立刻、、渐渐、早晚、从来、终于、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往往、永、赶紧、仍然、还是、屡次、依然、重新、还、再、再三、偶尔、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
表示处所:到处、处处、随处、四处
表示肯定、否定:不、没、没有、不用(甭)、必、必须、必定、准、的确、未、别、莫、勿、是否、不必、不曾
表示情态、方式:忽然、猛然、公然、特意、亲自、大肆、肆意、悄悄、连忙、赶紧、暗暗
表示语气:难道、决、岂、反正、也许、大约、大概、果然、居然、竟然、究竟、幸而、幸亏、偏偏、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索性、简直、就、可、难怪、反倒、何尝、何必
同一小类的副词,语义和用法不一定都相同,有的差别还相当大。所以,同类副词在用法上的差别值得注意:
举例来说,“都、只”都表示范围,但是“都”表示总括全部,一般是总括它前面的词语,而“只”表示限制,限制它后面的词语的范围。例如
“中文(1)(2)(3)(4)班的同学都去了,只中文(5)班的同学没去。”
这一句的“都”所总括的对象是前面的“中文(1)(2)(3)(4)班的同学”,而“只”所限制的范围是后面的“中文(5)班的同学”。当然,“都”在疑问句里也可限制后面的词语。例如:在美国这么些年,你都去过哪些地方?你都点了哪些莱?
即使同样是总括它前面的词语,情况也很复杂。比如:
这些书我都看过了。(“都”总括它前面的“这些书”)
这本书我们都看过了。(“都”总括它前面的“我们”)
这些书我们都看过了。(脱离语境是有歧义的,“都”可以同时总括它前面的“这些书”和“我们”,也可以只总括它前面的“这些书”和“我们”中的一项。)
使用副词须要注意副词的语义指向。语义指向的不同,也常常会引起歧义,须要认真分辨。比如:
小东东最喜欢大熊猫。
副总理分别会见了两个工商界团体的代表和当地的一些新闻记者。
“最”指向“小东东”指的是在所有的小朋友中,指向“大熊猫”指的是在所有的动物中。“分别”指向“两个工商界团体,”会见一共是三次,指向“两个工商界团体的代表和当地的一些新闻记者,”会见总共是两次。当然,在一定的语境中歧义往往可以自行消除。
同样是否定“去”,“不去”是说话人就自己的意愿说的。“没去”是说这种行为尚未成为现实。“别去”是对别人的行为进行禁止和劝阻。
再比如“还”和“更”都可以表示程度,但“更”的比较项可以隐含。试比较:
我这支钢笔还不如那支呢。我这支钢笔更不如那支呢。
前句是两项比较(这支和那支);后句是三项比较,等于说“(你这支钢笔不如那支)我这支钢笔〔比你这支〕更不如那支呢。”〔〕中的内容隐含了。“他果然迟到了”和“他居然迟到了”是预设不同,前句的预设是“他会迟到”,后句的预设是“他不会迟到”。
对副词的分类,是大致的粗略的,有的副词用法很多,如“也、才、就、还……”虽是同一个副词,也可能属不同的小类。
试以“就”为例。
“我一会儿就去。”,“就”表示事情短期内即将发生,表时间;
“我就两张了,怎么能给你呢!”,“就”表示范围,“只”之意;
“他就不听你的,你能怎么办?”,“就”表示语气,相当于“偏”。
再看“还”:
“还好、还行、还可以”,“还”表示程度,有比较而言不错之意;
“怎么还不来!”“还”表示时间,有“老也不来”之意;
“二十年了,你还那样”,“还”表示情态,有“依然”之意;
“还要怎么样”,“还”表示语气,有“究竟”之意。
可见,一个副词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往往须结合全句语境仔细体会。
2.副词的语法特征
(1)副词都能作状语。程度副词“很、极”还可以作补语。例如:
他〔马上〕吩咐小王倒水。(表时间)
牛娃〔从来〕〔都〕〔很〕犟。(分别从时间、范围、程度三个角度修饰形容词谓语)
“很”作补语,前头要加“得”如“糟糕得很”。“极”作补语时后头要加“了”,如“伤心极了”。
作状语时,单音双音副词都可在谓语中心之前主语之后,双音副词里有一些还可以放到主语之前,例如:“也许她已经走到半路上。难道这种产品还会受欢迎吗?”,“已经”、“还”修饰句中谓语,“也许”、“难道”是句首状语,修饰全句。两种表述语用场合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在句子里,有一些副词既可以用来修饰谓词,也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性成分。用来修饰名词主语的副词不多,有“就、仅、仅仅、只、光、单、单单、几乎”等等,表示限制人或事物的范围。例如:“只这几个牌子过硬,你看要哪个?”(表示限制品牌的范围);“今天就我倒霉”(表示限制人的范围);“光轿车就有十几辆”(表示限制轿车的范围);“仅这一点理由就充分了”(表示限制理由的范围,只一点就可以了)。“才、就、好、仅、大概、已经、不过、将近、恰好”等词可以修饰数量短语,这些带有数量义的结构可以做多种句法成分,例如:“做了恰好三十天;一家伙来了好几十个;近40人困在井下;用了才八个小时;结婚已经六年了;没找到工作的就四个人”。这种副词用来表明说话人对数量的一种看法,这种句子所叙述的事情都是已经成为事实的。
(2)副词一般不能单说,附着性较强,只有“不、别、没有、马上、也许、大概、一点儿、有点儿、当然、何必、刚好、刚刚、的确”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说。例如:
“味道怎么样?”只能回答说“好”或“很好,”不能说“很”。
“什么时候出发?”“马上。”“你去吗?”“不,我不去。”
(3)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有单用的,有成对使用的,例如:
1)单用:说了又说、打不赢就走、说清楚再走、不去也可以、这样更没有道理
2)合用:又白又胖、不偏不倚、越忙越乱、既聋又哑、也好也不好、非去不可
3)和连词配合使用:
不但……还、只有……才、既然……就、除非……才、如果……就、即使……也、虽然……却、不论……都
“白”、“怪”、“老”、“净”、“直”、“挺”、“光”等都是同音同形。这些词修饰名词时是形容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时是副词。例如:
形容词 副词
白鞋(表性质) 白忙了一阵(白等于空,表方式)
怪人(表性质) 怪不好意思的(怪等于很,表程度)
净水(表性质) 书本上净是尘(净等于全,表范围)
老年(表性质) 老也不来(老等于一直,表时间)
直线(表性质) 痛得直哭(等于一直,表时间)
裤子很挺(表性质) 挺沉的(等于十分,表程度)
面子很光(表性质) 光吃不做(等于只,表范围)
两个“白”、“怪”、“老”、“净”、“直”、“挺”、“光”等是同一个字,但它是两类词,因语义和语法性质都不同,两者意义上已经失去了联系,应该认为是同音词,不是形容词兼副词。同音同形与兼类的区别在于同音同形不但功能不同,而且在语义上也相差很远,而兼类仅仅是功能不同,在语义上是有比较密切的关系的。
有些形容词和副词意思很接近,都可以做状语,但副词只能做状语,形容词还可以做定语、谓语。我们要细心分辨:凡是能作谓语、谓语中心,又能作定语或补语的是形容词,否则是副词,试看下面的例子:
“忽然下起雨来了”和“突然下起雨来了”(作状语)都可以说,但还可以说“这个消息太突然了”、“突然事件”。
“偶然也去看场电影”和“偶尔也去看场电影”看似一样(作状语),但还可以说“这次事故完全是偶然的(作谓语)”、“这完全是偶然事故(作定语)”。
所以,“突然”、“偶然”是形容词。
“没有”(没)是副词又是动词,是兼类词。动词“没有”、“没”和副词“没有”、“没”的区别是用在谓词(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用在体词(名词、代词)前是动词。例如: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否定动作或性状的曾经发生或存在,是副词,这样用时是当状语)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没有”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对事物的领有,这时是动词,谓语中心)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前一个“没有”为副词,后一个“没有”为动词)
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有时也混淆,要注意区别,它们的相似点是都可做状语,但是副词不能做主语、宾语、定语,而时间名词可以。比如“曾经”、“通常”是副词,“过去”、“往常”是时间名词,尽管都可以充当状语,但时间名词还可以充当主语或宾语。试比较:
他曾经去过北京—他过去去过北京。过去的事情就别提了—曾经的事情就别提了。
你往常/通常不肯吃请,今天怎么一请就应了呢?一今天因为有事,所以比往常(通常)回来晚些。
从来、从前:从来如此——从前如此(今后不能);
从前有个和尚。(主语)从前的事情。(定语)。
刚刚、刚才:操场上刚刚发生了一件事——操场上刚才发生了一件事;
这件事发生在刚才。刚才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前者与介词组合构成介词短语,是名词,做补语。后者做定语)
名词,从意义上看,都表示事物。所谓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例如:
学生 老虎 桌子 报纸 水 汽油 空气 氧气……
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例如:
思想 作风 规则 友谊 风格 品德 文学 艺术……
也可以指时间、处所、方位,例如:
今天 去年 上午 刚才 星期一……
上海 东京 王府井 西单 新街口……
上面 下边 前头 后方 左 右 东 南 西 北 东北 西南……
一般将专门表示时间的名词称为“时间词”,将专门表示处所的名词称为“处所词”,将专门表示方位的名词称为“方位词”。
从语法功能上看,名词经常作主语、宾语,例如:
孩子已经长大了 啤酒不买了 风格很高 [黑体的就是作主语的名词]
我在看报纸 不买电视 增强信心 [黑体的就是作宾语的名词]
也常常带定语。例如:
好孩子 干净衣服 绿油油的庄稼 冰凉的手 [黑体的就是带定语的名词]
汉语名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可以直接受另一个名词修饰,也可以直接修饰另一个名词,例如:
中国孩子 日本啤酒 今天报纸 音乐电视 [黑体的就是带名词定语的名词]
孩子家长 啤酒质量 报纸版面 电视节目 [黑体的就是作定语的名词]
名词一般不能作谓语,不能作状语或补语,也不能带宾语或补语;名词不能受“不”或“很”的修饰,我们既不能说“*不孩子”、“*不啤酒”、“*不报纸”、“*不电视”,也不能说“*很孩子”、“*很啤酒”、“*很报纸”、“*很电视”。
2、动词
从意义上看,动词表示行为动作。可以是具体的动作,例如:
走 笑 吃 写……
可以是某种行为,例如:
学习 研究 参观 分析……
可以是某种心理感觉活动,例如:
想 考虑 爱 讨厌 觉得 认为 同意 反对……
可以是意愿,例如:
愿意 能够 可以 应该……
一般将表示意愿的动词称为“能愿动词”(也有人称为“助动词”)。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也可以是一种存在变化,例如::
有 是 在 变成 成为……
从语法功能上看,动词能作谓语,例如:
我看 他吃 你喝 她喜欢 [黑体的就是作所说的句法成分的名词,下同]
能作述语,后面或能带宾语,或能带补语。例如:
看书 吃生鱼片 喝啤酒 喜欢京剧 喜欢游泳
看清楚 吃完 喝下去 喜欢得不得了
能受“不”的修饰。例如:
不看 不吃 不喝 不喜欢 [黑体的就是受“不”修饰的动词]
汉语里的动词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作主语、宾语,例如:
游泳有好处 抽烟不好
喜欢游泳 禁止抽烟
有一部分动词能重叠,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8226;A”(第二个音节读轻音),如“看看”、“想想”、“听听”、“走走”等;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BAB”,如“研究研究”、“考虑考虑”、“商量商量”等。
一般根据能不能带宾语,将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小类——能带宾语的是及物动词,如“看”(看书)、“吃”(吃面条)、“喜欢”(喜欢京剧)等;绝对不能带宾语的是不及物动词,如“游泳”、“合作”、“咳嗽”等。
3、形容词
从意义上看,形容词都表示事物的性质。
从语法功能上看,形容词最大的特点是,能受“很”的修饰,而在受“很”修饰的同时不能带宾语。例如“干净”能受“很”修饰(如“很干净”),但不能同时带宾语,不能说“*很干净衣服”,所以“干净”是形容词。有一些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如“喜欢”、“爱”等,也能受“很”修饰(如“很喜欢”、“很爱”),但同时能带宾语(如“很喜欢京剧”、“很爱他”),所以“喜欢”、“爱”等仍是动词,不是形容词。有一些词,如“团结”、“丰富”、“方便”等,能受“很” 修饰(如“很团结”、“很丰富”、“很方便”),有时也能带宾语(如“团结多数人”、“丰富精神生活”、“方便顾客”),但不能同时既受“很”修饰又带宾语,我们不说“*很团结群众”、“*很丰富文娱生活”。像“团结”、“丰富”这些词,一般把它们看作形容词兼动词——当它们带宾语时是动词,其它场合都是形容词。
形容词也能作谓语。例如:
个儿高 眼睛大 这苹果甜 那衣服干净 态度认真
能带补语,例如:
高极了 大得很 甜得不得了 干净极了 认真多了
能作补语。例如:
抬高 放大 变甜 洗得干净 看得认真
一般都能受“不”的修饰。例如:
不高 不大 不甜 不干净 不认真
汉语里的形容词,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作主语、宾语。例如:
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虚伪不好
爱干净 喜欢安静 要虚心 以为好
有一部分形容词能重叠,单音节形容词有两种重叠形式:如果重叠后不儿化,形式是“AA”(第二个音节念本调),如“好好”、“大大”、“高高”、“慢慢” 等;如果重叠后儿化,形式是“AA儿”(第二个儿化音节念阴平),如“好好儿”、“大大儿”、“高高儿”、“慢慢儿”等。
补充:
4、副词
1.副词的意义和种类
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表示程度:很、非常、极、十分、最、顶、太、更、挺、极其、格外、分外、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几乎、过于、尤其
表示范围:都、全、总、总共、共、统统、仅仅、只、光、净、一概、一律、一齐、单、单单
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正、正在、就、就要、将、将要、曾、刚、才、在、马上、立刻、、渐渐、早晚、从来、终于、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往往、永、赶紧、仍然、还是、屡次、依然、重新、还、再、再三、偶尔、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
表示处所:到处、处处、随处、四处
表示肯定、否定:不、没、没有、不用(甭)、必、必须、必定、准、的确、未、别、莫、勿、是否、不必、不曾
表示情态、方式:忽然、猛然、公然、特意、亲自、大肆、肆意、悄悄、连忙、赶紧、暗暗
表示语气:难道、决、岂、反正、也许、大约、大概、果然、居然、竟然、究竟、幸而、幸亏、偏偏、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索性、简直、就、可、难怪、反倒、何尝、何必
同一小类的副词,语义和用法不一定都相同,有的差别还相当大。所以,同类副词在用法上的差别值得注意:
举例来说,“都、只”都表示范围,但是“都”表示总括全部,一般是总括它前面的词语,而“只”表示限制,限制它后面的词语的范围。例如
“中文(1)(2)(3)(4)班的同学都去了,只中文(5)班的同学没去。”
这一句的“都”所总括的对象是前面的“中文(1)(2)(3)(4)班的同学”,而“只”所限制的范围是后面的“中文(5)班的同学”。当然,“都”在疑问句里也可限制后面的词语。例如:在美国这么些年,你都去过哪些地方?你都点了哪些莱?
即使同样是总括它前面的词语,情况也很复杂。比如:
这些书我都看过了。(“都”总括它前面的“这些书”)
这本书我们都看过了。(“都”总括它前面的“我们”)
这些书我们都看过了。(脱离语境是有歧义的,“都”可以同时总括它前面的“这些书”和“我们”,也可以只总括它前面的“这些书”和“我们”中的一项。)
使用副词须要注意副词的语义指向。语义指向的不同,也常常会引起歧义,须要认真分辨。比如:
小东东最喜欢大熊猫。
副总理分别会见了两个工商界团体的代表和当地的一些新闻记者。
“最”指向“小东东”指的是在所有的小朋友中,指向“大熊猫”指的是在所有的动物中。“分别”指向“两个工商界团体,”会见一共是三次,指向“两个工商界团体的代表和当地的一些新闻记者,”会见总共是两次。当然,在一定的语境中歧义往往可以自行消除。
同样是否定“去”,“不去”是说话人就自己的意愿说的。“没去”是说这种行为尚未成为现实。“别去”是对别人的行为进行禁止和劝阻。
再比如“还”和“更”都可以表示程度,但“更”的比较项可以隐含。试比较:
我这支钢笔还不如那支呢。我这支钢笔更不如那支呢。
前句是两项比较(这支和那支);后句是三项比较,等于说“(你这支钢笔不如那支)我这支钢笔〔比你这支〕更不如那支呢。”〔〕中的内容隐含了。“他果然迟到了”和“他居然迟到了”是预设不同,前句的预设是“他会迟到”,后句的预设是“他不会迟到”。
对副词的分类,是大致的粗略的,有的副词用法很多,如“也、才、就、还……”虽是同一个副词,也可能属不同的小类。
试以“就”为例。
“我一会儿就去。”,“就”表示事情短期内即将发生,表时间;
“我就两张了,怎么能给你呢!”,“就”表示范围,“只”之意;
“他就不听你的,你能怎么办?”,“就”表示语气,相当于“偏”。
再看“还”:
“还好、还行、还可以”,“还”表示程度,有比较而言不错之意;
“怎么还不来!”“还”表示时间,有“老也不来”之意;
“二十年了,你还那样”,“还”表示情态,有“依然”之意;
“还要怎么样”,“还”表示语气,有“究竟”之意。
可见,一个副词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往往须结合全句语境仔细体会。
2.副词的语法特征
(1)副词都能作状语。程度副词“很、极”还可以作补语。例如:
他〔马上〕吩咐小王倒水。(表时间)
牛娃〔从来〕〔都〕〔很〕犟。(分别从时间、范围、程度三个角度修饰形容词谓语)
“很”作补语,前头要加“得”如“糟糕得很”。“极”作补语时后头要加“了”,如“伤心极了”。
作状语时,单音双音副词都可在谓语中心之前主语之后,双音副词里有一些还可以放到主语之前,例如:“也许她已经走到半路上。难道这种产品还会受欢迎吗?”,“已经”、“还”修饰句中谓语,“也许”、“难道”是句首状语,修饰全句。两种表述语用场合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在句子里,有一些副词既可以用来修饰谓词,也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性成分。用来修饰名词主语的副词不多,有“就、仅、仅仅、只、光、单、单单、几乎”等等,表示限制人或事物的范围。例如:“只这几个牌子过硬,你看要哪个?”(表示限制品牌的范围);“今天就我倒霉”(表示限制人的范围);“光轿车就有十几辆”(表示限制轿车的范围);“仅这一点理由就充分了”(表示限制理由的范围,只一点就可以了)。“才、就、好、仅、大概、已经、不过、将近、恰好”等词可以修饰数量短语,这些带有数量义的结构可以做多种句法成分,例如:“做了恰好三十天;一家伙来了好几十个;近40人困在井下;用了才八个小时;结婚已经六年了;没找到工作的就四个人”。这种副词用来表明说话人对数量的一种看法,这种句子所叙述的事情都是已经成为事实的。
(2)副词一般不能单说,附着性较强,只有“不、别、没有、马上、也许、大概、一点儿、有点儿、当然、何必、刚好、刚刚、的确”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说。例如:
“味道怎么样?”只能回答说“好”或“很好,”不能说“很”。
“什么时候出发?”“马上。”“你去吗?”“不,我不去。”
(3)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有单用的,有成对使用的,例如:
1)单用:说了又说、打不赢就走、说清楚再走、不去也可以、这样更没有道理
2)合用:又白又胖、不偏不倚、越忙越乱、既聋又哑、也好也不好、非去不可
3)和连词配合使用:
不但……还、只有……才、既然……就、除非……才、如果……就、即使……也、虽然……却、不论……都
“白”、“怪”、“老”、“净”、“直”、“挺”、“光”等都是同音同形。这些词修饰名词时是形容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时是副词。例如:
形容词 副词
白鞋(表性质) 白忙了一阵(白等于空,表方式)
怪人(表性质) 怪不好意思的(怪等于很,表程度)
净水(表性质) 书本上净是尘(净等于全,表范围)
老年(表性质) 老也不来(老等于一直,表时间)
直线(表性质) 痛得直哭(等于一直,表时间)
裤子很挺(表性质) 挺沉的(等于十分,表程度)
面子很光(表性质) 光吃不做(等于只,表范围)
两个“白”、“怪”、“老”、“净”、“直”、“挺”、“光”等是同一个字,但它是两类词,因语义和语法性质都不同,两者意义上已经失去了联系,应该认为是同音词,不是形容词兼副词。同音同形与兼类的区别在于同音同形不但功能不同,而且在语义上也相差很远,而兼类仅仅是功能不同,在语义上是有比较密切的关系的。
有些形容词和副词意思很接近,都可以做状语,但副词只能做状语,形容词还可以做定语、谓语。我们要细心分辨:凡是能作谓语、谓语中心,又能作定语或补语的是形容词,否则是副词,试看下面的例子:
“忽然下起雨来了”和“突然下起雨来了”(作状语)都可以说,但还可以说“这个消息太突然了”、“突然事件”。
“偶然也去看场电影”和“偶尔也去看场电影”看似一样(作状语),但还可以说“这次事故完全是偶然的(作谓语)”、“这完全是偶然事故(作定语)”。
所以,“突然”、“偶然”是形容词。
“没有”(没)是副词又是动词,是兼类词。动词“没有”、“没”和副词“没有”、“没”的区别是用在谓词(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用在体词(名词、代词)前是动词。例如: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否定动作或性状的曾经发生或存在,是副词,这样用时是当状语)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没有”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对事物的领有,这时是动词,谓语中心)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前一个“没有”为副词,后一个“没有”为动词)
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有时也混淆,要注意区别,它们的相似点是都可做状语,但是副词不能做主语、宾语、定语,而时间名词可以。比如“曾经”、“通常”是副词,“过去”、“往常”是时间名词,尽管都可以充当状语,但时间名词还可以充当主语或宾语。试比较:
他曾经去过北京—他过去去过北京。过去的事情就别提了—曾经的事情就别提了。
你往常/通常不肯吃请,今天怎么一请就应了呢?一今天因为有事,所以比往常(通常)回来晚些。
从来、从前:从来如此——从前如此(今后不能);
从前有个和尚。(主语)从前的事情。(定语)。
刚刚、刚才:操场上刚刚发生了一件事——操场上刚才发生了一件事;
这件事发生在刚才。刚才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前者与介词组合构成介词短语,是名词,做补语。后者做定语)
追问
我的意思是我问的那几个单词都是什么词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