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的哲学思想

 我来答
盖子龙年龄水瓶
推荐于2016-11-26 · TA获得超过7689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377
采纳率:61%
帮助的人:2845万
展开全部
声明一下,以下是借鉴其他网友的回答。

李小龙哲学思想:简单一点,可作如下概括:突破传统与形式,不迷信权威,将思想从既定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让它自由的流动,认识自我,追求自我,张扬个性,认真刻苦地锻炼完善自我,真实地表达自我,在奋斗中实现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大胆的去发挥,及其锻炼自己的长处来完善自己,并迫使自己创新。与老子比较:老子之“道”与李小龙截拳道之“道”可以说本质上是一致的,那就是自然性,试举几例。 李小龙:“什么是截拳道?我(李小龙)第一个承认:要把截拳道具体化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与其费力去解释截拳道‘是’什么,还不如从反面来证明截拳道 ‘不是’什么那就比较清楚了”;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往往不说道是什么,而说道不是什么,而事实上还是在说道是什么,只是直接是说不容易,这和李小龙是一样的。 李小龙:“人应该同自然规律保持一致,而不能违抗,这意味着我们做任何事都应顺其自然而不可强求,不要任何情况都强力去做。比如庖丁解牛,他一把刀用了二十年而不换,就是源于他掌握了规律,并顺应规律。”;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51章)”,二都讲究顺应自然。自然是“道”终极本质和最高原则,“道”就是要不违背自然规律,不破坏自然(妄作)。 编辑本段与周易比较 周易是中国智慧的源头,核心理念是“阴阳”。 李小龙曾在其武学著述中写道:“阴阳学说不仅与拳术理论、武术锻炼密切相关,就是在技击对抗中,也无不内含阴阳学说。在截拳道之中,无论是防守,还是攻击,都离不开阴阳变化。况且拳为运动之道、健身之方,术为取人之法、胜人之妙。然而妙从何来?术从何得呢?就在于阴阳的互易变化之间。欲求艺术之途,必循阴阳之路,此乃妙诀的新生之源。" 阴阳归于太极,“太极”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术语,是指派生万物的本源。拳家认为太极虽有,但两仪未分,故此“有”而无形,认为有意无形的内动外静之态就是太极。而内意的运转,能领气行,能导形动,产生出千姿百态的拳式。据说李小龙的“讲求无形”与“以无法为有法”的拳理即源出于此。与禅宗比较:李小龙在《武道释义》第一部分就进行了“论禅”。佛是智慧与慈悲的象征;禅是指静坐,佛祖释迦牟尼就是在坐禅中思惟,根据其所悟所证创立了佛教,而“戒、定、慧”三学中因(禅)定而生慧也说明了禅与智慧的关系,所以说禅就代表着智慧。 禅宗中的智慧与深意可以用一个字的来概括:“空”。李小龙有几句是这样说的:“虚空恰恰站在这与那之间。而虚空是什么都包括,没有对立的——没有不属于它的或是与之相反的。存在的虚空系一切形式的源头。虚空充塞在生命中、权力中甚而爱欲中”;“倾空你的杯子,方可再行注满,空无以求全”,可见李小龙对空的理解相当深入。 与尼采比较:李小龙的截拳道哲学中一部分来自尼采——重视自我,认识自我,追求自由解放自我,突破传统不为现有的理论与形式与束缚,而李小龙本人也真正体现了“ 意志”与“超人”。李小龙对传统武术的否定无异于尼采的“上帝死了”,也因此遭到了众多武师的不满;李小龙对武术的狂热追求和实践,为电影的不懈奋斗让成了世界瞩目的“超人”。 李小龙尼采哲学的吸纳并非机械地照搬,如果他永远成为不了伟大的武术家。李小龙接受了尼采反传统注重自我的思想,将他反对传统道德束缚合理运用为突破传统武术形式的束缚,不违抗自然规律,如水能顺应任何容器一样自然自由地表达自我。李小龙并没有尼采那种主宰他人主宰世界的“ 超人”意识,李的权利意志(权利意志只是一个形而上的名词,请正确理解)也只是用于自我的突破,做到以无限为在限,他不会像尼采那样认为是少数超人创造了人类历史。 与克里希那穆提比较:事实上,李小龙的哲学思想与克里希那穆提最接近。因为在当代,克里希那穆提是真正的心灵自由导师,李小龙在读了克里希那穆提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自由》一书后,深刻领悟了那种无人无我、自由自在。李小龙得以从前人的巢穴中逃出,到达“没什么要教给他人”的境界,心灵真正自由。“每个人必须寻求真理,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这一主题贯穿于他的整个思想中。 李小龙最常见的教导方式是格言,说的都是个人的感想,表达自己对武学和生命的感悟,他的格言大大胜过了复杂的西方哲学思想,使读者一目了然。李小龙的哲学思想,不只是武术哲学,更是人生哲学,如果真的可以把这官名为“李小龙哲学”的话(据称:目前美国部分大学已将“李小龙哲学”设为独立的哲学专业研究课题),那么它有三大特点: 第一:集成综合。李小龙善于取众家之长于一身。打破各学派界限,汲取古今中外各种哲学思想精华,摒弃错误,突破局限,顺应规律,积极进取,个性张扬而尊重科学,探求智慧而入世创业。李小龙他虽然没有写出哲学专著,但在他的笔记中已经可以看出,他的哲学思想已经渐成体系。这使得李小龙能够将各哲学观点的精华如海纳百川般汇于其中、融为一体,而决不是简单地将各种观点强扭在一起。 第二:实践实证。李小龙以自身的实践来不断修正自己的哲学,并最终以自身的成功来验证自己的哲学。李小龙的哲学理论与实践并重。与其他哲学家不同,他以武术为自己的现实事业;与其他武术家不同,他以哲学为研究武术的理论武器。他研究哲学是为了发展自己的事业,同时在发展事业的过程中验证自己的哲学。他用哲学来指导武术,再以武术来完善哲学。他在武术方面的成功有赖于在哲学方面的领悟,而他在哲学上取得的成就,也离不开他的武术实践。最终,李小龙在事业上取得辉煌的成功,又反过来成为自己哲学的最佳注解。 第三:开放和不断发展。李小龙哲学提供了一种不断发展的开放性体系。李小龙绝没有任何抬高自己和截拳道的企图,他谦逊地称:“在截拳道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有的只是前人早已提出过的观点而已。截拳道哲学只是一个全新的“体系”,而非全新的“内容”。李小龙认为,“截拳道的真义,早已在阴阳合一时就已经存在了”,一切并非他个人的天才发明,而只不过是对前人的哲学思想加以分析整理、去伪存真,将原本对立的各派学说有机地结合、融为一体、成为统一的真理罢了。李小龙从不以什么“权威”自居。他只希望对后人有所启发、有所帮助,“并无一成不变的教法,我所能给予的,亦只有适切的药石以治疗某种特殊的失调罢了 ”。他最担心的恰恰是后人将他当作权威,而丧失了独立自主的思考精神。 那么这种“李小龙哲学”到底有些什么内容呢? ⑴生命的意义 李小龙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有三重含义:①人应该积极奋斗,把握自己的命运。②奋斗的目标是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③仅有奉献精神是不够的,一个人必须知道自己的长处,选择最适合的工作,方能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自己的价值。李小龙曾说过:“这是一个巨烈变动的时代,一个激情奔放的时代!我们永远无法适应全新的事物,但我们必须证明自己的价值,肯定自我的存在,无时无日不是如此。”“正是因为有人独立自主,奋发地了解自我,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这个世界才有了可歌可泣的事迹、伟大的文学、不朽的艺术,科技也不断地发展前进。正是这些人为了对自我存在的价值作出肯定,为了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才播下了文明的种子,奠定了今日世界的基石”。 李小龙用他自己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电影:他是第一位进入好莱坞担任主角的东方巨星,曾荣获美国政府颁发的终身成就奖。他为世界电影创造了功夫片这一片种。他在银幕上塑造了热情、善良、勇敢、不畏强暴的中国人形象,他的英雄气概使全世界为之折服。尽管他在电影中痛击曰本侵略者,但直到今日,李小龙仍被曰本人尊为武之圣者。 武术:他创立了对当代世界武坛产生深远影响的截拳道,并两度被权威机构列入“世界七大武术家”。被中国武协授予“杰出贡献奖”,其弟子包括多名世界冠军,再传弟子亦进入中、美、法等国的特种部队任格斗教官。 哲学:他博采众家之精华融为己用,并以自己的成功之道为验证,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指引着后人去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取得人生的辉煌成功。 ⑵生命的智慧 若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的价值”,就必须正确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表达自我”。 李小龙正是因为能始终清醒地认识自己,才使他集中全部生命于自己的理想,才在短短30年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①认识自我。每个人都有某种天赋,但又各不相同;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功,但不可能在任何领域都取得成功。人生最重要的关键在于选择好自己最适合的道路奋斗才会有结果。故,认识自己,是迈向成功人生的第一步。 李小龙对武术有着天生的爱好,13岁拜师之后,练武更到了疯狂地步。18岁赴美后仍苦练不辍,读武术书籍,交武林朋友,不断发展创新,24岁开设武馆,27岁创立截拳道,成为一代宗师。 童年李小龙特别喜欢模仿电影中的各种人物。他上学时总是懒洋洋的,但如果要拍电影,就会精神抖搂,极富敬业精神。赴美后,他不断研究电影,始终寻找和创造打入好莱坞的机会,短短七年后便成为第一位进入好莱坞的东方巨星。 李小龙自幼喜欢沉思,对人生充满疑问,对禅、道等东方哲学充满兴趣。赴美后,他毅然选择哲学这一很难就业的冷门专业,一心探求人生的真谛。 ②发展自我。李小龙的发展自我充分地体现在他的空而守中的思想中。他说:倾空你的杯子,方可再行注满,空无以求全。李小龙认为“一个人必须消除他自己精神上的一切障碍,否则是无法进步的,必须使心灵处在空无一物的状态,甚至忘掉原先所学的技巧。”他还认为,“让内心无任何固守僵结,则外在的一切自会开敞出现,移动时如流水,静止时如镜子,反映恰似回声一般。” ③表达自我。所谓表达自我就是用实际行动来展示自己的能力,用具体工作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用现实成就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李小龙说:“截拳道研究如何表现真正的自我,它是存在而真实的。”如果说发展自我是从外至内的吸收与学习,则表达自我便是从内至外的行动与努力。此时个人影响着世界,世界又同时影响着个人。人们的遭遇其主要矛盾便是个人主观努力与环境客观限制的矛盾。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其秘诀就在于:以最好的个人状态来适应任何环境。 李小龙认为人应该象水一样去适应环境:水随容器而改变形状,而本质却始终不变。人也应该如此,不断调整自己与环境和谐,同时保持自己的原则、道德、理想不变。水一遇缝隙即会迅速钻入其中,人也应该善于把握机会如水渗隙般敏捷。水滴石穿,人也应该在面对困难时有足够的决心和耐心,永不轻言放弃。 适应环境,就需要自由无拘地运用自己的各项技能。抛弃不必要的限制,甚至忘却无谓的自我意识。李小龙有一句极富哲理的话,很具代表性:“自我的表达是无法以形式化的练习来完成的,而形式的练习都是表达的一部分。无形的形并非意味真无形。无形之形是由形进化至更高深更完美的自我表达的境界。”他又说:“忘却你已获得的知识与技巧,使自己完全处于空灵之中而一无障碍。学习固然重要,但决不可成为其奴隶。任何技巧,无论多好多有价值,倘若心神为之所困,亦可能变为一病。” ⑶生命的意志 李小龙的勤奋是举世皆知的。他对武术的迷恋几乎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他每天坚持长跑6.4公里,终日勤练不辍,即便吃饭时也要用拳击打坐椅以提高拳头的硬度。此外,李小龙更是爱书如命,他所谓的逛街只有一个含义,那就是逛书店。他个人收藏了上千册专业书籍,经常携书在身,分秒必争地读书,有时,他一边伸臂屈腿,一边聚精会神地读书,即便孩子哭闹、房门砰然开关、人进人出,他也丝毫不受影响,仿佛置身于无人之境正因为他对时间的利用效率高得惊人,才得以在27岁时便获得巨大的成功,成为一代宗师。 李小龙在最后的岁月,构思摄制影片《死亡游戏》。故事叙述一名截拳道武师为取一件稀世瑰宝而独闯七级佛塔。每一层都有一名代表不同武术门派的绝顶高手把守,武师九死一生打败最后一名镇塔高手,激动而又虔诚地打开藏宝的匣子,却发现里面仅有一张纸片,写有一句蕴含着深邃人生哲理的话:“生是一个等待死亡的历程。”这句话过早地应验在李小龙身上。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