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遵循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 我来答
dajiang983
2018-06-09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dajiang983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41375 获赞数:31756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根本原则,它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这个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我们要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校要培养“四有”、“两热爱”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必须坚持方向性原则。
  (2)知行统一的原则。
  知行统一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的人。
  (3)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
  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依靠和发扬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限制和克服学生消极落后的一面,长善救失、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优点和缺点、先进和落后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就是这种矛盾斗争转化的结果。德育的规律决定了发扬优点与克服缺点必须同时进行。
  (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把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学生个人的尊重、信任和爱护结合起来,使教师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严格要求是指教育者按照党和国家规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和教育。尊重学生就是热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护和关怀。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他们的自尊心,相信他们的能力。
  (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培养学生集体的过程中,通过集体的形成教育每个学生,又通过每个学生的进步促进集体的巩固和发展,把培养集体与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统一起来。要培养坚强的集体,就要依靠集体,培养、教育和健全学生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关心集体,自觉地为实现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而严格要求自己。通过集体建立全班的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的班风,以影响集体的每一个成员。教师要把集体当作教育的主体,先向集体提出要求。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由与纪律的关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学会处理各种关系。要加强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6)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要向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启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贯彻正面教育和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应做到以下几点: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及时教育指导。
  在德育中要摆事实,讲道德,要以理服人。
  培养典型,树立榜样。
  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7)教育与学生年龄特征相一致的原则。
  教育与学生年龄相一致的原则是指为了达到德育的预期效果,教育者应使教育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等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应,使每个学生品德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中小学生的发展大致经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这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各有特点,教育者必须研究掌握这些特点,特别要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等方面的特点,从而使德育要求、内容和方法在保持系统性的同时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才能使德育取得较好的效果。
  (8)教育影响连续性和一致性的原则。
  教育影响连续性和一致性的原则,是指学校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的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达到前后连贯地进行下去,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学生的品德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长期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这些影响纷繁复杂,不仅相互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对立,而且往往前后并不连贯。如果不加以组织则必将削弱学校德育对学生的影响。尤其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学生活动和交往的范围扩大,通过书、刊、影、视接受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有效地教育学生,必须加强学校对各方面教育影响的控制和调节。以便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确保学生的品德按照社会的要求健康成长。
  (9)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理论对于人们的行动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于理论,即用共产主义思想及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助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的人生观。另外,思想政治工作要从被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工作做到点子上,把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贯彻理论联系实
小小的数老师

2022-01-27 · 小小的数认真解答,专注教育
小小的数老师
采纳数:73 获赞数:159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形成的过程就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

知,即道德认识,它是人们对道德规范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外界道德规范进行评判时所产生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意,即道德意志,它是人们在进行道德行为时自觉做出的努力和自控能力,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行。即道德行为,它是人们在知、情、意的支配下而做出的对外界的反应,所以,行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标志。

(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

在知、情、意、行四个环节中,知是基础,情是内部动力,意是调节,行是关键,四个环节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不可分割,但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因此,四个环节都可以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开端,具有多端性。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但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其中既有校内正式群体的影响,也包括校外等非正式群体的影响,所以,在对学生施加德育教育时,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同时也要注重家、校、社之间的联系。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德育过程具有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其中最基本的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和学生已有的水平之间的矛盾。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提高学生的品德水平,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个体品德的发展与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长期积累,不断在学习和实践中得以实现,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耐心细致施加教育,让学生不断提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