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长江中下游铁(铜、金)矿成矿带

 我来答
中地数媒
2020-01-20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铁铜矿产基地,在大地构造上主要属于下扬子台褶带,位于扬子地台的东北端,靠近中朝地台东南部,为一向南突出的弧形断裂坳陷带。铁铜矿床大致沿江分布,西起湖北大冶,东到镇江附近,在江苏海门附近还有铁矿产出。全带铁矿床储量30.7亿吨,占全国总量的5.9%,其中富铁矿也占一定比重。

本区变质岩基底为早前寒武时期的大别群和宿松群及与其相当的中、深变质岩系,可能还有晚前寒武的浅变质岩系。矿床赋存围岩主要是晚古生代和三叠纪的碳酸盐岩建造和中生代的火山岩及火山-沉积岩建造。

区域内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褶皱轴主体为北东和近东西向。燕山早期以来,在原来的东西向构造为主的基础上,发育了一系列断层和断陷盆地(图2-14),其中北北东和北东向断裂是深切地幔的大断裂,是控制燕山构造-岩浆成矿带的主干构造,在它和近东西向、北西向构造的交汇处,是中生代岩浆侵入、火山喷发和铁铜金属成矿的主要场所。

本区岩浆活动以钙碱系列的基性到中酸性为主。不同时代和类型的岩浆岩,其伴生金属矿床的类型和组合也不相同。鄂东南等地区夕卡岩型铁(铜、金)矿形成时间较早,与成矿有关的主要是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等,多呈岩株状复合式岩体产出。据已有同位素年龄资料,成岩时间为95~165 Ma,伴生的铁(铜、金)矿化为90~140 Ma。岩体侵位深度相对较大(≤2 km)。围岩主要为中下三叠统碳酸盐岩,也有一些砂页岩,在大冶灵乡地区,岩体也侵入于基本上属同一浅成岩浆活动期的陆相中、酸性火山岩系。长江下游地区与陆相火山 侵入岩有关的“玢岩铁矿”,其成矿母岩辉长闪长玢岩及其伴生铁矿床的形成时间相对较晚,岩体的同位素年龄为90~131 Ma,具潜火山岩特征。其围岩主要为侏罗系—白垩系安山质火山岩及三叠系和侏罗系砂页岩,局部为灰岩。

图2-14 长江中下游铁矿床分布略图

在下扬子坳陷中由武汉到镇江的沿江地段,从早古生代开始到早中三叠世,普遍为坳陷沉降带,中三叠世后各地普遍隆起。到中侏罗世,沉降区只限于庐江-枞阳、繁昌-南陵和宁芜三个盆地以及大冶西部。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上述不同地段的地质构造演化特点,对铁铜矿床的分布也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即相对的沉降区以铁为主,相对的隆起区以铜(金)为主。宁芜、繁昌、南陵和庐江-枞阳盆地在侏罗—白垩纪属沉降区。在断陷盆地中,沉降幅度较大,岩浆喷出地表,形成一套安山质火山-侵入杂岩,并伴生一组“玢岩铁矿”。

安徽铜陵地区和江西九江到湖北阳新一带,为相对隆起区。在中酸性侵入岩体同石炭—二叠纪、中下三叠统碳酸盐岩围岩的接触带,有大量夕卡岩型铜(金)矿床产出,如安徽的狮子山、铜官山、铜山、江西武山等。在超浅成岩体中及其接触带,有铜山口、封山洞、城门山等夕卡岩和斑岩复合型铜(金)矿床产出,在碳酸盐岩围岩中还有热液型铜矿床,构成成矿系列。在坳陷区和相对隆起区的过渡带(如大冶地区),在闪长岩类、石英二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与三叠纪碳酸盐岩石的接触带,有夕卡岩型铁(铜、金)矿床分布(见图2-14)。

综上所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分布有两个类型的铁矿床,即夕卡岩型铁(铜、金)矿床和“玢岩铁矿”,这两组铁矿床之间有一定内在联系,并常相互过渡,因此从大的区域内考虑,两者在实质上构成了一个统一的铁矿床成矿系列和或系列组合,但它们在空间分布、成岩成矿时代、产出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作用特点等方面,又有较明显的差别,因此可把它们分别划为两个成矿系列来考虑(程裕淇等,198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