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属于疾病吗?
据统计,中国有约1.5亿人睡觉时打呼噜。30岁以上人群,30%打鼾;40岁以上人群40%打鼾,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会加入打鼾队伍,到65岁之后,一半的人都无鼾不眠。有5.6%的儿童打鼾,打鼾人群中的男女比例为2:1,2/3的人抱怨其配偶打鼾。
人为什么会打鼾?
当气体通过一段通畅的管道时,通常不会发出声音,但如果管道中存在障碍或狭窄时,气体的流动就会受到影响,局部的紊乱气流和由此导致的管壁振动就会产生声音。如果咽腔小、上呼吸道阻塞、上呼吸道狭窄,或是上呼吸道受到了压迫,那气流通过时就会发出声音来。
如何辨别“最危险的鼾声”?
睡眠呼吸暂停有3个特征:
呼噜声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中间有一小段没有声音(发生暂停),随后发出一种怪声。
夜间常被憋醒,常需张口呼吸。
晨起后口干、头晕、头痛,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
打鼾容易盯上这类人群
1
男性
打鼾的男人比女人多,这种差异是男女间不同生理结构造成的。首先,男性的喉头位置比女性低,喉咙中空间更大,睡觉时肥厚的舌头后坠、不自觉的缩到该区域,就可能导致打鼾。
2
老人
年龄越大,发病几率就越高,这可能和口腔黏膜、肌肉的松弛有关。
3
孕妇
可能是由于孕期鼻腔水肿所致。另外,孕妇体重增加、横膈上抬、肺通气功能减弱,都会引起打鼾。
4
绝经后的妇女
女性在绝经期后,该病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这可能和雌激素变化导致的黏膜干燥、松弛有关。
5
儿童
小孩子打鼾是很常见的事,特别是当他们感冒或者过敏时明显,疾病缓解后打鼾减轻或消失。但是有时候,打鼾可能是鼻窦、咽喉、肺部、气道感染或者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
6
肥胖者
肥胖是睡眠大敌,如果体重指数大于28,疾病的发生几率就更大。如果体重指数大于28,发生几率更大。
7
某些疾病
如感冒、过敏性鼻炎、鼻腔感染、鼻腔内长东西(如鼻息肉)、鼻腔发育不正常(如鼻中隔偏曲)、扁桃体肿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8
服用某些药物
如镇静剂、安眠药、肌松剂以及抗抑郁药都可以导致舌头及咽喉部的肌肉松弛从而诱发打鼾。在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免发生危险。
5个诀窍止住打鼾
饮食要清淡
巴西研究者发现,低盐饮食有助控制打鼾。研究者分析,摄入过量食盐易导致体液积聚,躺下后体液会在睡眠时进入脖子,导致上呼吸道变窄,睡眠呼吸暂停危险增加。睡前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最好不要喝牛奶,奶制品可能会使喉部产生过多黏液,阻塞呼吸道,进而引起睡眠呼吸暂停。
适当减肥
健康的身体永远不欢迎肥胖!肥胖者呼吸道周围附着大量脂肪,影响气流通过,因而睡觉时更容易打鼾,控制体重是应对打鼾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减少平躺的几率
拒绝呼噜,从不仰卧做起。因仰卧时舌根后坠,很容易引起打鼾,所以建议常打鼾的人,尤其是肥胖者,不要仰卧,以免造成呼吸道阻塞,可调整为侧卧位。使用抱枕、在睡衣背后缝一个网球或用浴巾卷一个长条放在身后,都可减少翻身平躺的几率。
枕头垫高点,勤更换
用两个枕头支撑头部或在枕头下塞本书将其垫高点,有助于减轻打鼾,但是枕头不能太高,一个拳头的高度即可,能保持下颌稍微扬起,缓解打鼾。
枕头易积灰、滋生螨虫,这些过敏原会诱发或加重鼻腔堵塞,导致或加重打鼾。如果白天不觉得鼻塞,但晚上症状特别明显,那么很有可能是这个原因导致的。
如果枕头使用超过半年,建议换新枕头,枕套和床单每周都要用热水清洗以除螨。硬芯枕头不易引发打鼾,但不能过硬,推荐使用软硬适度的荞麦枕。
多喝水
当身体缺水时,鼻腔和咽部的分泌物会比较粘稠,增加打鼾的症状。成年人每天应该喝 1.5~2 升水,大概就是普通矿泉水瓶2~3 瓶的样子。
而且更严重的是,在睡眠障碍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俗称打鼾)则是最凶险的情况,全世界每天有3000人因为打鼾导致死亡,每年就超过10万人因此而丧命。在很多有关打鼾的流行病学调查中都可以发现,体重超重的人在打鼾者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一结果与打鼾症状产生的原因密不可分。
在呼吸的过程中,空气从鼻子到口腔后部,再经咽喉和气管进入肺部,而后再排出。在这一过程反复进行中,如果气道变得狭窄或一些部位出现了堵塞,致使气道阻力增加和吸气费力,都有可能在主气流中产生小型的湍流,进而与
些组织发生共振,产生十分恼人的噪声。
通过核磁共振证实,肥胖者的咽部气道附近多有脂肪沉积增加,尤其是软腭及其气道后两侧的脂肪沉积更明显。这些沉积的脂肪会挤压气道,导致上气道狭窄。一些中心型肥胖症者处于卧位时,气道重量负荷显著提高,这增加了睡眠期间气道阻塞的可能性。除此之外,肥胖者肺功能会减弱,而且还可引起一些神经活动的异常。这些都可促使肥胖者更易罹患睡眠呼吸综合征。而且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胖友,常常伴随着睡眠缺陷、白天打盹、疲劳,以及心动过缓或心律失常和脑电图觉醒状态,晚上睡不好,白天就感觉疲劳、困倦、没精神、晨起头痛、迟钝,以及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和警觉力下降。可出现抑郁、焦虑、口干、性欲减退和高血压等。
打鼾不是小事,一定要注意!
2020-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