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简答论述题

 我来答
一袭可爱风1718
2022-06-08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458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23.3万
展开全部
1. 教育的概念(辨析题、简答题)

答: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2.简述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答:第一,遗传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

第二,环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第三,教育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主导因素;

第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3.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答: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第二,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简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答:第一,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第二,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第三,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5.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与内容

答:①课程计划又叫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②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培养目标及课时分配;③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④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作用)。

6.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与作用

答:①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②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

③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作用)。

7.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答:①科学思想性。教科书的编写内容上要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②基础性。教科书的编写要强调内容的基础性;③实用性。教科书的编写要注意实用性;④统一性。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性与教学法要求统一;⑤表达确切。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⑥联系性。要兼顾各个学科的关系和各个年级的衔接。

8.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第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第二,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第三,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第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四个统一】

9.简述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答:第一,备课。这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第二,上课。这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第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第四,课外辅导。第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0.简述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答: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直观启发巩固性,因材系统又量力,理论一定联实际,科学思想要统一】

11.简述影响遗忘的的因素

答:①学习材料的性质和数量;②学习材料的位置;③学习程度的大小;④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⑤识记的方法;⑥时间因素;⑦情绪和动机(态度)

12.如何增强记忆效果?

答:①动机—明确记忆的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②意义—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③加工—对材料进行深度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④适当过度学习;

⑤记忆术—合理使用记忆术;

⑥复习—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⑦应用—拓展知识的联系机会,提供知识的实践机会。

13.如何进行有效复习?

答:①及时复习;②经常复习;③交错复习;④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⑤多样复习。

1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答:①问题的特征(问题表征的方式);②已有的知识经验(个体的知识与认知结构);③思维定势(心理定势);④功能固着;⑤原型启发;⑥动机的强度;⑦迁移;⑧个性差异。

15.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答:①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②注重创设个性的塑造;

③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16.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①需要—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②归因—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③自我效能—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④目标—目标导向与环境创设。

17.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①吸引力—增加学习内容本身的吸引力;

②动机水平—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③归因—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④反馈—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18.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答:①学习任务的相似性;②原有的认知结构;③学习的心向与定势;④学习的指导。

19.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答:①学生角度—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

②教学角度—精心设置教学环节;

③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20.简述艾里斯的合理情绪疗法

答:艾里斯的合理情绪疗法是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方法,A 是诱发性事件,B 是个体对该事件的看法,C 是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艾里斯认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人们持有的不合理信念总结起来有三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通过改变不合理信念调整自己的认知,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21.简述性格与气质的主要区别

答:①气质受生理影响较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②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③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④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

22.简述基本的气质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答:①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好冲动,但暴躁易怒,脾气急,热情忽高忽低,喜欢新环境带来刺激的学习;

②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注意力易转移,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

③黏液质。安静稳重踏实,反映性地低,交际适度,自制力强(性格坚韧),话少,适于从事细心、程序化的学习,表现出内倾性;

④抑郁质。行为孤独,不善交往,易多愁善感,反应迟缓、适应能力差,容易疲劳,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23.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答: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关键词是: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在此基础上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①感知运算阶段(0~2 岁)。思维开始萌芽并获得客体永久性;

②前运算阶段(2~7 岁),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思维以自我为中心、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去自我中心的到发展,获得守恒概念;

④形式运算阶段(11~16 岁),思维发展接近成人。

24.简述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

答: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根据上述思想,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还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使得教育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25.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答:①自我中心阶段(前道德阶段)2~5 岁: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

②权威阶段(他律道德阶段)5~8 岁:儿童的主要表现为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故也称为服从阶段。又可分为两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和权威阶段。

③可逆性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0 岁:公正感不再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观念为特征,有了自律的萌芽,开始表现出合作互惠的精神。

④公正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0~12 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出现利他主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